第三章 天下第一档案庫(第4/6頁)

後湖黃冊庫的落成年代不詳,但肯定是在洪武十四年到洪武二十四年之間。也就是說,朱元璋忙完第一期攢造黃冊,就開始責令工部籌備庫房建設了。到了洪武二十四年,朝廷已有明文要求各地黃冊並魚鱗圖冊要“俱送戶部,轉送後湖收架”,可見其已正式投入運營。

黃冊庫最初的規模並不算大,只在梁洲之上修起了三十六間庫房。其中九間庫房存放洪武十四年档案,一共用了三十五座架閣;洪武二十四年則用了庫房二十五間、架閣一百座。

從此,隨著每十年大造黃冊,後湖黃冊庫一直在擴建。

到了永樂帝,大明把都城遷到了北京。本來永樂應該把後湖档案也遷過去,可是北京周邊找不出像玄武湖這麽天造地設的湖泊——有也沒用,冬天湖面一上凍,任何人都能闖進去。後湖黃冊庫遂留在了南京,由南京戶部代管。

這麽決定的另外一層考慮是,江南是天下稅賦重地,幹系重大,黃冊庫設在這裏,能更好地為其服務。

於是從永樂開始,每期黃冊造完,除了總冊需要進呈北京之外,其他裏冊仍舊存放在這裏,一直持續到明末。

從洪武十四年到崇禎十五年(1642年),這裏的庫房數量擴張到了七百八十七間,架閣三千零八十六座,其中收藏的黃冊數量,接近兩百萬冊。無怪乎時人評價:“天下黃冊,該載戶籍、事產,實國家重務,億萬載無疆之根本也。”

如此規模的档案庫房,光是堆放不管是不成的,還得配備管理團隊。

在洪武年間,黃冊庫的最高長官是由戶部侍郎代理。那會兒官員人手不夠,個個身兼數職。後來到了宣德年間,才專門增設了一個戶科給事中的崗位,專管後湖冊籍事。

這個安排,其中頗有奧妙。

明代的官職裏,有一個“六科給事中”,分別負責監察禮、吏、戶、工、刑、兵六部,相當於現在中央各部委的紀委。這個紀委是獨立運作,不歸部委管轄,直接向皇帝負責。他們和都察院禦史一樣,同屬言官序列。

“六科給事中”的最高長官是都給事中,正七品,其他給事中都是從七品。品位不高,可權柄與威懾力卻不低。像是廷推、廷議之類的高級官員會議,這些七品小官,同樣有權參加。

區區一個档案庫,長官居然是戶科給事中,可以說是高配了。

不過再細一琢磨,這並不算啥高配。

因為這個戶科給事中,前頭還有倆字:南京。

靖難之後,永樂帝把首都從南京遷到北京,從此大明擁有兩套中樞班子。北京一套,南京也有一套,官職配置完全一樣。不過可以想象,南京的這套班子,除了戶部有點權力,可以統籌江南賦稅之外,其他多半是有銜無差的閑職。一個南京戶科給事中,來負責後湖黃冊庫,只能算是名義上給足了面子。

除了給事中之外,管理後湖的還有一位戶部廣西清吏司主事。

這個配置,就更有意思了。

戶部一共有十三個清吏司,負責各個地區的具體事務。這些分司的名字很正常,比如浙江清吏司、廣西清吏司、福建清吏司等等——但千萬不要被名字迷惑,誤導性太大。

其實這些分司除了掌管本區事務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工作叫“帶管”。比如浙江清吏司負責京城七衛和神機營的俸祿、糧餉;福建清吏司,要帶管順天府、北直隸等地事務;廣西清吏司,要帶管太常寺、光祿寺、太倉銀庫、馬房倉、各象房、牛房倉,京府各草場等官衙的俸祿發放。

可以看到,廣西清吏司的帶管業務,和倉儲密切相關。從該司調派主事一人來監管黃冊庫,也算專業對口。雖然清吏司主事是正六品,級別比戶科給事中高,地位卻不如彼。

他們兩位,一位是監督戶部辦事的,一位是戶部辦事的,職務上彼此牽制。一個品低地位高,一個品高地位低,位階上互為制衡。

除去這兩人之外,黃冊庫管理層的第三順位,叫守備太監,司掌關鑰津卡之事,直接向南京守備太監負責——也算是大明獨有的特色吧。

這套不分軒輊的配置陣容,倒也符合档案庫這種特別重要的冷衙門定位。

除卻這幾位大員之外,還有五十名監生、三十名小吏和一百多名匠役負責日常晾曬黃冊。匠役從應天府所屬的兩個縣裏征招,要求還不低。這些人得粗通文字,否則晾曬完黃冊之後,都沒法正確放回去。

除此之外,還有京城東、北二城兵馬指揮司和沈陽左衛牧馬千戶所,三個軍事單位各出一批歇操衛兵,晝夜沿湖巡視,驅趕閑雜人等。每五十步就要設一哨,嚴加防範。

戶部十三司還輪流調撥小吏四名,在湖面定期巡邏。可謂是戒備森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