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衣錦還鄉:對鳳陽鄉親的特殊照顧(第4/8頁)

  《明史》卷一三八對這件事是這樣記載的:“時造鳳陽宮殿,帝坐殿中,若有人持兵鬥殿脊者。太師李善長奏諸工匠有厭鎮法。”

  也就是說,在驗收工程的時候,朱元璋坐在新修成的宮殿中,卻隱隱約約聽到似乎有人在殿脊上拿著刀槍打仗。他詢問怎麽回事,李善長奏報說,有人對這座宮殿“下了鎮物”。

  朱元璋的反應是我們可以想見的。明史說他“將盡殺之”,也就是把修造宮殿的所有幾千名工匠全部殺掉。工部尚書薜祥冒死進言,說只有木匠才能下鎮物,鐵匠和石匠沒有責任,“活者千數”,一句求情,救活了一千多人。

  就因為這一件偶發之事,導致了中都城全部作廢。今天看來不可思議,在大明王朝卻是天經地義:天下者,帝王之天下也。他的意志,是國土內唯一的意志。難道你以為他會為了珍惜一百萬工匠六年的勞動,而生活在將造成自己心理障礙的建築中嗎?

朱元璋的報恩方式

  生活在老家的想法破滅了,但是朱元璋對自己的老鄉,卻從來不改親愛之情。對別人,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是殺人如麻的魔鬼,但是對老鄉,他卻始終是那個講義氣、重感情的“重八”。

  開國不久,他正式任命劉大、曹秀為從仕郎,專門守護皇陵。還特意為他們改了名。劉大之名當然不能進入詔旨,他特別改為劉英。曹秀則連名帶姓一起改了,叫做汪文。

  何以把姓也改了呢?原來汪大娘有子三人,為了報恩,朱元璋特令曹秀改姓為汪,以示對汪大娘的紀念。其他二子,繼承曹氏香火,依然姓曹。所以鳳陽民間至今有“洪武改姓,曹汪一家”之說。六百多年過去了,鳳陽曹汪二姓之間,仍有不能通婚的習俗。

  洪武七年元月,朱元璋專門設立皇陵祠祭署,於是汪文、劉英的官名又改為了“皇陵祠祭署署丞”和“署令”。汪大娘的另兩個兒子,一個被安排為祠祭署中層官員,另一個被封為衛所指揮。汪大娘地下有知,當可含笑了。

  這一年六月,朱元璋又特意把恩人的第三代,汪文的兒子汪倫,劉英的兒子劉鑒,送到南京國子監讀書,“日給糈脯,冬夏給衣布等物”(《鳳陽新書》卷二),照顧十分周到。

  及至洪武十一年五月皇陵完工之時,朱元璋又宣布,將劉繼祖追封為義惠侯,特命將劉繼祖夫婦、汪大娘,還有村中一位朱元璋小時候叫幹娘的趙氏神主配在父母陵寢,享受皇家煙火祭祀。這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

  洪武年間,別的大臣見了朱元璋,都如同老鼠見了貓,大氣都不敢出,只有他的老鄉們,在朱元璋面前一直大大咧咧,不拿自己當外人。洪武中期,劉英有一次從家鄉跑到南京來看望朱元璋。朱元璋因有事在身,三天之後才召見,官員卻找不到劉英了。找了好幾天,才知道劉英不耐煩等著,已經回鳳陽了。朱元璋請劉英再進京,不料劉英覺得朱元璋擺架子,不高興,居然一直沒動身。如果是別人敢這樣做,朱元璋一定會滅了他九族,但是對劉英,朱元璋卻感覺很抱歉。只想著怎麽把劉英請來,卻傳來消息,劉英突然病故。朱元璋深感悲慟,特意寫下了《祭署令劉英》:

  昔者朕寓居是方,存亡者感英父子之恩,至今猶存情懷,未嘗有所忘也。

  前者英赴京來,朕為機務浩繁,兼壽有年,失顧問於英,三日復覺,令人覓英所在,莫知所之。稽於金川之門守者,報無知英之出入。

  復於京內物色數日,乃知英還矣。命召復勞再見,久未至。再命召之,告者乃雲英亡。

  嗚呼!感恩之道常懷,感恩之禮未終,英遽然長逝,朕思昔恩,不勝嗟悼。特以牲醴之奠祭之。英其不昧,饗之!(《高皇帝禦制文集》卷十八)

  朱元璋的禦制文集,篇數本不太多,關於汪劉兩家的聖旨,竟然多達五篇,可謂絕無僅有。朱元璋的開國功臣,後來被他殺戮殆盡,只有汪劉二姓,不但洪武一朝享盡榮華,甚至終明之世,都世襲為官,朱元璋的報答,可謂情深義重了。

大明帝國的一個特殊群體

  朱元璋回鄉所見到的二十戶老鄉,後來成了大明帝國的一個特殊群體。

  他們被朱元璋立為陵戶,不用下地幹活兒,坐享國家補助,並且子孫世襲。

  朱元璋在制定了天下各階層禮儀制度後,還特別規定,這二十戶陵戶建房,可以用官員用的紅色。所謂“無貧富,皆賜朱戶復其家”。數代之後,有的陵戶家庭破敗下來,住進了“茅屋柴扉”,然而“上猶施朱”(沈士謙《明良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