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衣錦還鄉:對鳳陽鄉親的特殊照顧(第6/8頁)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十月,又命皇太子朱標和秦王、晉王、楚王、靖江王等王子“出遊中都,以講武事”。洪武九年二月,因秦王、晉王、燕王即將就藩,朱元璋命皇太子帶他們前往鳳陽,“觀祖宗肇基之地,俾知王業所由興”。十月,又詔秦王、晉王、燕王、吳王(後改封周王)、楚王、齊王練兵鳳陽。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三月,詔秦王、晉王就藩,仍令燕王、周王、楚王“還駐鳳陽”。從此,“諸王之國,皆令詣辭皇陵而後行”,便成為“定例”。為了給皇子提供閱武練兵的場所,朱元璋於洪武十四年特命駙馬都尉黃琛在鳳陽獨山之前開設一個“廣三裏”的演武場,令諸王在這裏操練二三年或六七年,然後就藩。此後,在洪武十八年,遣湘王朱柏、魯王朱檀、澶王朱梓就藩,又命蜀王朱椿還駐鳳陽,“閱武中都”。

  朱元璋還將鳳陽用作囚禁犯罪宗室的地方。朱元璋的從孫、朱文正之子朱守謙,因事被朱元璋廢為庶人,“使居鳳陽力田,冀其知稼穡艱難而思所以保富貴也”。由於這一先例,後來的明朝皇帝,都把犯罪的宗室遣送鳳陽囚禁。到明末,此處共關押過一百一十六批皇族。

  由於以上種種設施,中都雖已罷廢,但這個經濟文化本不發達,交通也並非十分方便的鳳陽,仍然成為淮河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成為大明政局中一個特殊而重要的城市,對明朝的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一直有著重大影響。這一格局延續到明末,波及清代。

朱元璋對家鄉的特殊政策

  如何復興鳳陽這塊“龍飛之鄉”,保護好這塊國家“根本重地”,讓家鄉的經濟發展得快一點,讓鄉親們生活得好一些,朱元璋沒少費腦筋。他為鳳陽提供了許多“特殊政策”。

  第一條是大移民。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四月那次回鄉,給朱元璋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他深深為戰爭對家鄉的破壞而震驚,後來他和大臣們聊起此行的感受說:“田野荒蕪,由兵興以來,人民死亡,或流徙他郡,不得以歸鄉裏。骨肉離散,生業蕩盡,此輩寧無怨嗟?”(《明太祖實錄》卷二十)當時史書也記載,“兩淮以北,大河以南,所在蕭條”,“長淮南北,悉為丘墟”(《元史》卷一八六,《張禎傳》),由於“民多逃亡,城野空虛”(《明太祖實錄》卷三十四),大片土地荒蕪,至洪武改元,鳳陽府已是“十年之間,耕桑之地變為草莽”(《明太祖實錄》卷五十一)。

  在大明開國之際,鳳陽縣的本地居民僅有三千三百二十四戶(《中都志·戶口》,引自陳梧桐《洪武大帝朱元璋傳》),不到一萬六千六百二十人。整個鳳陽府人口不超過十三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裏僅為五人。處處殘垣,村村寥落,這當然讓朱元璋心中十分不舒服。

  要復興經濟,首先得有勞動力,為了迅速改變家鄉面貌,開國之後,朱元璋在鳳陽組織了好幾次大規模的移民。其中最大的一次是洪武七年朱元璋“徙江南民十四萬實中都”。這是明代歷史上,政府用行政手段移民數量最多的一次。

  除了這次外,比較大規模的還有從山西遷來的移民。洪武六年十月,“乃命指揮江文徙其民(山西北部諸地之人)居於中立府,凡八千二百三十八戶,計口三萬九千三百四十九”(《明太祖實錄》卷六十二)。

  總計洪武年間的移民,達到六次之多,數字大概在二十萬到三十萬之間。這麽龐大的數字在明代移民史上乃至中國移民史中,都是極為罕見的。

  除了普通移民外,鳳陽還有龐大的駐軍。據《明史·兵志》記載,洪武年間總計鳳陽府各州縣共駐軍約為六萬四千九百六十人,與家屬合計,則有軍籍移民十八萬八千人。這樣算來,洪武年間鳳陽府接受的移民總數近四十八萬八千人(其中民籍移民三十萬,軍籍移民十八萬八千)。而我們前面提到,洪武之初,鳳陽府人口不過十三萬。外來移民人口是本地人口的三倍有余,共占移民後的鳳陽府人口總數的80%。

  沒多少人想到兔子不拉屎的鳳陽來,朱元璋自有他的辦法。洪武時人胡幹在浙江人吳季可的墓志銘中提到這次移民。吳氏為浙江蘭溪人,“洪武八年春,有旨遣貧民無田者至中都鳳陽養之,遣之者不以道,械系相疾視,皆有難色,獨公所遣,掉臂走道上。公且戒其子,宜體上德意,無以私廢義公臨事有為,類多如此”(胡幹《胡仲子集》,《吳季可墓志銘》)。從這個記載,可見此次移民的強迫性和殘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