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衣錦還鄉:對鳳陽鄉親的特殊照顧(第3/8頁)

  在離開家鄉前,朱元璋命人從外面采買食物,請鄉親父老痛痛快快吃了一頓。史載朱元璋在宴會上向鄉親們發表了如下重要講話:“吾與諸父老不相見久矣。今還故鄉,念父老鄉人罹兵難以來,未遂生息,吾甚憫焉。”並囑咐道:“鄉人耕作交易,且令無遠出,濱淮諸郡尚有寇兵,恐為所抄掠。父老等亦自愛,以樂高年。”據說鄉親們異口同聲答道:“久苦兵爭,莫獲寧居。今賴主上威德,各得安息,勞主上憂念。”

窮鄉僻壤差點成為首都

  朱元璋對家鄉的情感確實非常深厚。他就是鳳陽這片土地上長出來的一棵植物。在戎馬倥傯之中,他時刻感受著人性的冷酷,但是一旦回到這貧瘠的故鄉,他馬上感覺一切都是那麽熨帖,那麽踏實。故鄉那熟悉的一草一木和鄉親們對他的真摯情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自然“子宮”,讓他在這裏感覺最安全、最舒服。

  洪武元年,大明開國,定都應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然而不久之後,朱元璋就提出一個令大臣們十分震驚的計劃:把帝國的首都設在老家鳳陽。

  開國前後,關於新帝國的首都,君臣們進行過多次討論,因為南京在全國的位置偏於東南,所以大臣們提出過長安、洛陽、開封和北平等方案。這四座城池都是歷史名城巨鎮,各有優勢,當得起首都之任:“或言關中(指長安)險固金城,天府之國;或言洛陽天地之中,四方朝貢,道裏適均;汴梁亦宋之舊京,漕運方便;又或言北平元之宮室完備,就之可省民力者。”

  沒想到朱元璋卻提出,在鳳陽建設中都。他說,南京“去中原頗遠,控制(北方)良難”,而“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頑”(《高皇帝禦制文集》卷十七,《中都告祭天地祝文》)。鳳陽則離中原很近,而且“前江後淮,以險可恃,以水可漕”(《實錄》卷四五),以之作為中都,可以補救定都南京的不足。

  除了淮西籍的功臣們贊同外,其他大臣們都面面相覷。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窮鄉僻壤小地方定為首都,這實在有點太匪夷所思了吧?鳳陽經濟落後,又“平曠無險可守”,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是定都之地。性格耿直的劉基直接對定都鳳陽表示反對,說:“中都曼衍,非天子居也。”

  然而朱元璋聽不進去。大家也就罷了,他們深知他說一不二的性格,主子定了的事情,除了服從,還有什麽選擇呢?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羅列論證了那麽多,其實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聖心思念帝鄉,欲久居鳳陽”。

  於是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九月,朱元璋正式下詔在臨濠營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在朱元璋的設想中,自己的故鄉將成為未來的正式首都,南京將降為陪都。農民雖然生活節儉,但修宅院總是不惜血本。同樣,朱元璋一貫做事節儉,這一次卻不惜血本,他要傾全國之力,高標準嚴要求,要把中都建造成萬年不易的金湯之地。所以中都從設計之初就務求雄壯華麗,他要求選取最好的材料,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

  經過百萬民工六年日夜不停的建設,一座座雄偉的宮闕相繼拔地而起。

  朱元璋的要求在各個環節都得到了很好的貫徹。考古學家後來在中都遺址中發現,中都殘存石構件的數量、品種、質量都遠超過元大都。大殿蟠龍石礎每塊都是2.7米左右見方、面積超過7平方米的龐然大物,其氣派遠勝過歷代首都。後來明成祖修建北京城,金鑾殿上的石礎體量只有中都的三分之一。

  現在中都石構部件的所有外露部分,全都精雕細刻,花費了巨量人工。

  歷史上一直默默無聞的小城鳳陽一時成了明帝國最大的城市。這座城市有裏外三道城垣,三城相套,布局奢侈宏闊。宮城(大內)城垣“周六裏”“高三丈九尺五寸,女墻高五尺九寸五分,共高四丈五尺四寸五分”。皇城周長“十有四裏”,磚石修壘,“高二丈”。最外面的中都城城垣“周五十裏零四百四十三步”,用土夯築,“丈高三”(當為“高三丈”),氣勢極為雄偉。為了使這座城池垂之萬世,朱元璋還要求在城墻關鍵部位灌注熔化的鐵水,比如“城河壩磚腳五尺,以生鐵熔灌之”(《實錄》卷八三)。

  洪武八年,工程基本完竣,朱元璋又一次親臨鳳陽,驗收工程質量,“驗功賞勞”。然而在參觀完這座耗盡了全國物力的雄偉新都之後,朱元璋卻又作出了一個讓全國驚掉下巴的重大決定:廢棄中都!

  原來,在這次驗收中,朱元璋聽到了一個意外的消息:因為勞動太苦,又不給工錢,那些被迫調來興工的匠人心懷不滿,實施了“厭勝法”,也就是我們說的“下鎮物”,在宮殿的一些關鍵部位,埋下了咒符、泥人、木人、弓箭、剪刀、紙人等東西,據說這樣將給居住者帶來噩運。建築已經完成,要想清理出這些鎮物,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