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晁卿辭帝都(第3/20頁)

濃霧隱隱,走出了十來名男子,人人左腰佩了一柄長刀,襟口處可見「懷紙」,當先那人正是來自伊予國的河野家武士,排名第二的劍術高手:「河野洋雄」。

「河野黨」不是拿來玩笑的。昔年忽必烈征日,曾以萬余水師登陸鷹島,當時便曾遭遇河野武士奮勇抵抗。雙方短兵相接下,河野家臣固然死傷慘重,舉世無敵的蒙古大軍卻也片甲不留。足見「河野黨」殺人之勇,連蒙古軍也不得不畏其三分。

眾武士呼吸加促,眼看主公闖到了「夢海」之中,「河野洋雄」卻又率眾現身了,諸人彼此互望一眼,心頭都有不安之意。

天色晦暗,大海黑沈,「河野洋雄」的嗓音也極冰冷,聽他靜靜說道:「大內君,海圖帶來了麽?」大內良臣點了點頭,道:「當然。」解開了外衣,從貼肉處取出一只油紙包,小心解開,但見裏頭有張殘破絲絹,色做七彩,頗見古舊。

河野洋雄微微一笑,道:「大內君,你這張圖是怎麽來的?可以說說麽?」大內良臣道:「這是先伯祖傳下的。」河野洋雄笑道:「令伯祖?便是兵敗切腹的那位大內義弘麽?」「無禮!」

大內家武士驚怒交迸,全數拔出了佩刀,河野黨早已有備,霎時閃電出刀,雙方怒目而視,相互對峙。

河野洋雄笑了笑,說道:「大內君,請你的家臣退下,我不想生試七胴。」聞得「生試七胴」幾個字,眾武士臉色劇變,持握刀柄的手掌竟是微微發抖。

東瀛工匠鑄成新刀之後,必當測試刀鋒剛銳與否,測法可分「生試」、「死試」兩種。其中「死試」便是將死屍堆積而起,以刀劈擊,若能斬斷一具屍體,可稱「一胴」,次為「二胴」、「三胴」,依次而上,面前這位「河野洋雄」曾經一刀斬斷七具屍首,遂自稱「七胴王」。至於他口中的「生試七胴」,不消說,正是以活人試刀。

看這河野黨殘酷嗜殺,斬擊活體之術更是天下無雙。據說鷹島上有一位絕頂高手,曾一刀斬斷十四胴,足見刀法雄烈。相形之下,大內家的武士則因長於貿易航海,氣質較近商賈,雙方若要真刀硬槍地打上一場,生死強弱,一目了然。

大內良臣自知不敵,只得吩咐下屬:「大家先退下,莫傷了和氣。」眾家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慢慢向後退開幾步。

甲板上霧氣彌漫,情勢亦是不明,究竟主上為何來到「夢海」,無人可知,只是眾人忌憚「河野黨」劍法高超,仍舊緊握佩刀,不敢放松。大內良臣深深吸了口氣,道:「洋雄君,我的海圖已經帶到了,你的那份是不是該拿出來了?」

河野洋雄嘿嘿一笑,當即舉起右手,直探入懷,大內眾家臣吃了一驚,急忙道:「慢點!用左手!」日本武士隨身佩刀,若是出外訪友,必以右手提刀,表明並無敵意。誰又知洋雄衣襟裏是否暗藏「懷劍」?

「哈哈哈哈哈!」河野洋雄仰天大笑,似在嘲笑對方的小氣,只見他把手使勁向外一抽,從懷裏拉出一條黑布,豪邁地抖了抖,徑自在地下展開。

眾武士微微一凜,凝目來看,只見那黑布五尺長寬,形做正方,正下方黏貼了一塊七彩絲絹,其狀殘缺,上頭以金線繡刺兩字,字體頗似漢字,卻又難以辨識。

大內眾武士微微一凜,低聲問道:「這……這是漢字麽?」河野洋雄微笑道:「這是古漢字,稱作小篆。」諸人茫然相顧,卻也說不出所以然,自問主上道::「主公,這……這兩個字是何意思?」大內良臣咳了一聲,道:「夢海。」眾武士微微一凜,覆述道:「夢海?」大內良臣輕聲道:「是。這就是『夢海』的古海圖。我等若想闖進夢海,便得拼出這張圖。」「什麽?」

聽得此言,眾武士不由大吃一驚,顫聲道:「主公,您……您要闖進鬼海?」面前的海域變幻莫測,幾可說是有去無回,所以各國官府諄諄告誡,都要子民莫要擅闖,誰知大內良臣竟想闖將進去?他想做什麽?真是要去地獄裏一探究竟?還是要去獵捕朝鮮傳說中的那只「謎海白蛇」?

眾武士瞠目結舌,久久說不出話來。大內良臣淡淡又道:「實不相瞞,先伯祖義弘公在世時有個心願,便是要我輩子孫尋訪出這張海圖的下落,將之拼湊完整,以入夢海,一探究竟。」河野洋雄笑道:「可惜啦,令伯祖切腹自殺,沒能完成遺願。」河野家眾聞得此言,莫不哈哈大笑起來。

聽得對方連番譏刺,大內眾人莫不面現怒容,大內良臣搖了搖頭,示意下屬不必犯沖,道:「洋雄君,我手中這張圖是祖上所傳,卻不知你的東西是從何而來?」河野洋雄微笑道:「你猜一猜。」大內良臣微微沈吟,道:「是你越智氏祖上所傳?」越智氏便是河野家的祖先,號稱瀨戶內海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