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沉沒的國度 7(第5/15頁)

大家像被冰凍僵了一樣,呆立在顯示裝置的周圍。

只剩下短短的十個月……

幸長感到自己體內的血液,都在往足下倒流,不禁一陣惡心,似乎地板也正在不斷地被融化。——再有十個月,就要開始了。如果這一切是真的……十個月又究竟能幹什麽呢?

中田仰頭望著黑板,抱著胳膊像木頭杆子一樣呆立在那裏。過了一會兒,他猛下決心似的突然拿起了電話。

幸長問:“你要叫醒長官嗎?”

“是叫首相……”中田生硬地這樣說著,同時按著電話鍵。

“你真是的……”真下副教授膽怯地小聲叫了出來,“你把順序弄反了。首先,你不再研究一下這個模型,就……”

“已經顧不上再講什麽順序,和進行模型的推敲啦。如今只有考慮最壞的結果了。”中田不為所動,專心聽著話筒裏的呼叫聲。

“這個時候,會給你轉電話嗎?”幸長嘟噥道。

中田呆望著空中說:“我有首相床邊熱線電話的號碼……”

幸長有些尷尬,悄悄地離開大家,去了唯一的窗戶邊。

在厚厚的擋光窗簾外面,死寂的夜空,一部分已經露出了灰白。


清晨七點如此早的時間,各大報社、通信社的社長和社論主筆、東京都內電視台的社長及節目編輯局長,紛紛集中到了位於永田町的喜來登飯店。這裏沒有擺放公司的旗幟,完全像是參加早餐會一樣的隨意氣氛,大家在大廳裏碰了面,似乎也不怎麽打招呼。

在飯店靠裏邊的貴賓廳,年輕的秘書們和內閣的官房次長,把社長們迎接進去。東京大地震時,這裏曾受到很嚴重的損害,但現在幾乎已經全部修復了。

一位秘書說:“首相和官房長官馬上就到。內閣會議稍微延長了些,不過我想那邊馬上就會結束了……”

“內閣會議?”一位社長皺起了眉頭,“在這樣一大早召開?”

“是啊……”秘書回頭瞧了一眼次官後回答道,“今天早上五點鐘,大家就被召集起來了……”

圍在桌子邊的人不由得面面相覷。

“田中先生……”一位社論主筆向次官招呼著,“事態相當緊迫了嗎?”

“的確……”平常既能幹又開朗的次官,表情陰郁地說,“讓我們也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最後再問一遍……”首相環視了一下集結在官邸的閣僚們之後說,“公開發表,定在這兩個星期之內,根據形勢需要也可能提前……這一點沒問題吧?”

內閣官僚中,外務、大藏、防衛三位大臣,面露難色地抱著胳膊坐在那裏。其余的成員則低著頭,既不表示贊成也不表示反對。

大藏大臣摸著下巴,輕聲地嘆息說:“事態變得如此糟糕啊!到災難降臨所剩的時間,一下子就少了一半多……”

“一個月……至少給我三個星期的緩沖時間,行不行?”通商產業大臣還不肯放棄,希望再爭取些時間。

“我與財界的一部分人士,已經內部交流過。對他們來說,要謀求對策並形成方案的話,兩個星期也是不可能的。在這些工作還沒完成之前,人們聽了公告就陷入大混亂的話……”

“總之,混亂是避免不了的啦!”官房長官說,“到了這種地步,倒是要警惕外國突然把消息走漏出去。”

運輸大臣問:“這種可能性有多大?是不是有外國的學術團體會發表什麽?”

總理府長官回答說:“總部的人說這種可能性很大。現階段,雖然還不清楚究竟哪些國家,多大程度地掌握了情報,但最近在日本列島周圍調查的外國船只、飛機和人造衛星,卻突然開始增加了。當然,這也與我國開始秘密向四處派遣密使試探移民問題有關。所以,有些國家的政府首腦,雖然現階段還沒向外披露,但卻是知情的。”

防衛廳長官說:“我認為還是先別公開,把消息封鎖到最後階段比較好。參謀總部的人也是同樣的意見。在社會上沒傳開之前,要徹底保密,利用這段期間來全力做準備。否則,結果可能無法收拾。”

“在我看來,兩個星期比較妥當……”大藏大臣終於這樣說道,松開了抱著的雙臂。“在國際金融投資方面,日元已經被大量拋出,外債中也出現了即將拋售的苗頭。本以為是大地震災難造成的影響,可是股票市場在年底曾經一度出現買進而停止下降,在剛才談到過的派遣特使以後,又逐漸開始出現拋出的苗頭了。在歐洲,停止過一段時間的、面向日本進行的結算,又開始出現。……似乎可以判斷,在我們派去過特使的地方,情報已開始被泄露了。有鑒於此,我們還是先爭取主動比較好。兩個星期為限,也許比較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