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活死人(第3/9頁)

北方傳統

但是,在北方的波羅的海諸國,人們也強烈相信亡靈歸來,但相比起墨西哥傳統的歡慶節日,這裏的情況有點不同。在墨西哥,人們認為,死者會在一年中的特定時期從墳墓裏歸來;在愛沙尼亞共和國,死者在指定的四個時期歸來:米迦勒節(12月29日)、聖馬丁節(11月10日)、聖凱瑟琳節(11月25日)和聖誕節(12月25日)。在某些情況下,死者會在聖馬丁節(傳統上,這是凱爾特歷的重要節日)和聖凱瑟琳節之間頻繁在路上遊蕩。這些不是鬼魂,而是僵屍(與意為亡靈或影子的鬼神相反),他們有時會傷害碰到的人。

在立陶宛,這些遊蕩的鬼魂頗具攻擊性,能在人群中散播疾病。1710—1711年發生了一場大瘟疫,這場瘟疫殺死三分之一的人口,人們把責任推到鬼魂。在古代的立陶宛和愛沙尼亞共和國東南部(塞特斯民族的要塞),這些亡魂的“保護神”是爾汀女神,一般被認為是死亡女神。她外形上與墨西哥的“骷髏女神”大致相對應,她帶著鐮刀,一身黑衣;但是,在立陶宛其他地方,她是一身白衣的女子,有時候帶著骷髏的面容;在一些描述中,她有垂下的尖舌頭,有點類似印度教女神卡莉,舌頭裏有毒和各種疾病;在南部立陶宛地區,她形象如貓頭鷹,掌管著生死大權,讓許可屍體回到凡間的也正是她。

正如在墨西哥,當死者從墳墓裏起來,他們受到生者的歡迎和安撫。如果人們不這樣做,他們會遭遇厄運,疾病也會纏身。古老的塞特斯人的信仰認為,人死後六周,死者屍體會流連於生前的家門口,這時候家屬成員必須關心他們、喂養他們、娛樂他們。波羅的語族有一句可能來自愛沙尼亞東南部地區的古諺語:“靈魂饑渴,田地就會荒蕪”。意思是,如果靈魂沒有得到安撫,僵屍毫無避免地都會在醒來時帶來疾病和饑荒。在立陶宛,14世紀末,對僵屍的信仰,似乎是當時最強烈的信念。這可能是因為1387年,大公約蓋拉與波蘭公主結婚後,頒發了一項法典,要求人們包容一切宗教和信仰,包括很多異教觀點。

後來,路德教會強行壓制和禁止這些傳統。但是,在更偏遠的村落,僵屍信仰依然興盛。在一些地區,這些信仰成為圍繞萬聖節和萬聖節前夕正統基督觀點的部分內容。11月1日,據說,在這一天,亡靈回到生前的家中,要求親人為他們祈禱,付錢讓當地牧師以他們的名義舉行正式禱告。當然,這讓當地的牧師在當時可能貧困的時節,也有金錢收入。

在某些方面,考杜凱加類似斯堪的納維亞的第拉烏戈。兩者都不會安分地在墳墓裏安歇—雖然前者只是在一年中的某些時候出現—被激怒後,兩者都會變得很暴力,特別是對他們自己的親人。的確,一年中某些夜晚,愛沙尼亞和立陶宛人都會在夜幕降臨後留在家裏,不敢外出,擔心在路上碰到鬼魂或不經意間冒犯了他們。

中國的信仰

在中國,人們同樣害怕鬼魂和亡魂,用相似的方式安撫他們。當亡魂從墳墓回到凡間,人們也試圖逃避鬼魂。事實上,偉大的中國哲學家孔夫子強調了“敬鬼神而遠之”的重要性。很多中國的“鬼魂”都被認為是具有肉身形式,似乎對活著的人帶著極大的惡意。正如眾多其他文化一樣,死者需要安撫。因此,中國有很多鬼節,反映了中國人信仰的眾多流派。

最出名的兩大節日是中國鬼節和盂蘭盆或普度節,前者源自古代的道教,後者更多地受到佛教傳統和信仰的影響。這些是在農歷7月15日(農歷7月被稱為鬼月)—大概是在年中—西方人叫7月中旬。這個時候,據認為,好兄弟—那些按照合適的儀式下葬的人,因此並未與魔鬼結交—從下三界回到人間,與他們的家人團聚。有些人不會以人的樣子出現,而是有很多掩飾,例如小鳥、貓,甚至爬行物,而有些以奇形怪狀的形式出現。

甚至有些看起來像人的死者,沒有腳板,有時候沒有腿,如日本鬼魂一樣。這時候,道士和佛教高僧能通過不同的禱告和儀式免除死者在來世的苦難和不便。有時候,人們相信,有罪的死者,或者曾經犯罪或冒犯社會的人,以及那些未妥善下葬的人,可能會回到人間,受到寬恕和赦免。越南也有相似節日,叫中秋節(越南的中秋節),這是越南的祭鬼節。在這個節日,人們祭奠祖先、掃墓、安撫現任,這樣他們就不會在人間造成大破壞。有時候,也會進行宗教遊行—一種鬼魂隊伍—通常帶著墨西哥鬼節的意味。中國香港也舉行這種節日,在中國香港這已經成為公共假期。

有時候,一些帶著強烈復仇心理的屍體可能會從墳墓裏醒來。這些充滿敵意的先人有肉體,可以變得異常暴力。因此,人們需要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安撫他們。他們的節日是餓鬼的節日。這個節日也是在中國香港,通常在8月或9月舉行。這個時期,不得安寧、憤怒的鬼魂在遙遠村落的街道上遊行,在其所到之處,尋找可淩辱的人類。當地的人留在家裏,在門口放下一些食物,讓路過的鬼魂和屍體吃,以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路邊,你可以看到人們放下一些水果和鮮花或燒假錢,送給行走的鬼魂,希望亡魂經過時放過他們。在中國香港,這個節日成為非常重大的慶典,甚至可作為城市的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