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活死人(第2/9頁)

祖先崇拜

這是很多在來世關注人間的祖先,尋找回到人間,涉及凡間瑣事的方式。活著的人通常會意識到,地獄世界的故人會對他們的事情感興趣。的確,有時候,在世的人會歡迎死者,並對先他們而去的死者表示敬意。這就是“祭祖”—崇敬先人,希望他們回到凡間,或他們可在凡間做一些實在而有益的事情。

如今,祭祖並不普及,即使在欠發達社會也不普遍。19世紀末的人類學思想家—愛德華·泰勒、赫伯特·斯賓塞和法蘭克·傑文斯—把這些信仰看做是應對看不見的鬼魂、推崇世代相傳傳統之“原始”方法。但在這些科學解釋之下,人們依然懼怕死人—現在人類學家承認了這方面。古代祭祖是十分矛盾的信仰。我們已經知道,古代民族如何向死者尋求指引和庇護—但是,他們也懼怕死人回歸。死人有心的話,可能會搞破壞、殺人、傳播疾病,在很多文化中,死人是極其難以捉摸的。因此,祭祖至少有一個目的是安撫死者,預防他們傷害活人。這種撫慰可能是回歸亡魂能夠參與的節日。人們相信,亡魂會以肉身形式參與其中。有時候,亡魂會附在活人身上,有時,屍體本身會與活人交往。

在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地方,教會也制裁此類亡魂回歸,這讓教會處於尷尬的境地:雖然教會不許可此類崇拜的異教元素,但否認這點,也意味著否認來世的存在。因此,宣布一個死者回歸的齋日或節日,會是更好的做法,教會也可在某種程度上控制亡魂回歸。這些節日和齋日也會強調人們對靈魂永生的信仰,這對基督信條很重要。同樣地,這也稱為其他宗教信仰的一部分,例如伊斯蘭教,雖然程度可能不一樣。

鬼節

這樣一個陰陽兩界參與的節日很可能最初源自著名的“鬼之節目”—即法語ElDiadelosMuertos,這個節日在墨西哥十一月份的第一天(古時歐洲的萬聖節也在這一天)舉行。雖然據說這是基督教的節日,根據薩爾瓦多萬聖節和萬聖節(10月31日和11月1日,通常延續至11月2日)。其根源更傾向於異教,可追溯到美洲。一些考古學家認為,這是集中在死亡女神節,這個節日有著各種各樣的形式和不同的叫法,由古代的奧爾梅克人、米斯特克人和塔拉斯坎民族慶祝。死亡女神是米克特卡西瓦特爾的妻子—他是統治陰間(某種阿芝特克來世,位於北方)的死亡之神。

他們可能從這裏觀望著自己鄰裏發生的事情,但並不真的幹涉。但是,有一天—死亡女神的齋日—他們可進入凡間,參與慶典。死亡女神本人主持這些狂歡節,被稱為“死亡女士”或“骷髏女士”。她有能力讓屍體恢復生命,使之復活一天,在這一天結束之際,她的能力消失,死者回到墳墓中。有時候,他也被稱為死之之神—死神—並被描述成為猙獰的鐮刀收割者,戴著沙漏和釤鐮,雖然基督教會一直爭辯她的名字和形象。

在墨西哥部分地區,鬼節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11月1日,這就是天使之節(小天使之節),在這一天,小孩子的屍體從墳墓起來。這時候,他們與父母、親友和生前好友相聚,他們甚至可以得到蜜餞(通常是糖頭顱的形狀)。第二部分是(通常在11月2日)是死亡之日(死人之日),這時所有死去的人都回到世上—據說有些為了承認骷髏女士,他們以骷髏的形式回魂。

雖然當墳墓打開時,這本是一個讓人肅然的時刻,但死者受到貴賓一樣的款待,人們對亡魂歸來興高采烈。人們歡天喜地,喝下很多龍舌蘭酒,麥斯卡爾酒和普爾奇龍舌蘭酒,慶祝節日,小孩子會得到糖果頭顱。的確,在這一天,到處都充滿了嘉年華狂歡的氣息,人們穿上奇裝異服,戴上骷髏面具。很多人都喬裝成歸來的亡靈,很多女子都戴上骷髏面具,像卡特裏娜那樣款款地四處走動。這個女性形象類似於西班牙的卡特琳和丹迪(這是來自1913年畫家何塞·瓜達盧佩·波薩達的繪畫作品《卡翠娜骷髏頭》)。這幅繪畫,描繪了死亡和僵屍更加搞笑的一面。很多都拿著橙色的金盞花,人們習慣地認為,這種花能召喚亡魂歸來。

為了娛樂歸來的亡靈,人們會專門寫一些詩歌—也被稱為骷髏詩。這些詩大部分以死亡為主題,帶著幽默觀點,其主要目的是“讓亡靈心情愉快”,這樣他們就不會對活著的人動粗。他們也會讓亡魂欣賞一些專門繪制的圖畫,這些圖通常畫著穿得非常堂皇或者姿態搞笑的骷髏。為了讓亡靈心情輕松,這是一個輕浮的節日,深深紮根於遠古,是人們應對亡魂信仰的一種方式。墨西哥的死者之日全球皆知,也是讓人們慶祝和娛樂的盛大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