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勒格蘭僵屍(第4/12頁)

拉達和佩德羅

讓人更加迷惑的是,海地存在兩種類型的伏都教。第一種是根據上述的信仰系統,叫拉達。這個名字可能是阿拉達的墮落之名,阿拉達是達荷美的一個地區,很多奴隸都從這裏販賣出去,而且這裏有埃維人、豐人和相關民族的信仰。拉達主要是關於療傷和驅魔,而且在很多方面,它反映了伏都理念的積極方面。這個流派嚴重依賴島內的法國傳統,沿用了很多法語詞匯和概念去解釋拉達實質。第二個流派叫彼得或佩德羅伏都,有時也被稱為“西班牙伏都”。這一流派更加黑暗,進攻性更強,而且就其起源,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雖然海地大部分屬於法國,但最初它屬於西班牙,依然保留著很多西班牙的影響。例如,島內有一些西班牙種植園,進口奴隸,讓他們在甘蔗園內工作。傳說中,有一次,一位名叫唐·佩德羅的奴隸喝了大量混有火藥的朗姆酒(這可不是著名海盜船長愛德華·蒂奇—“黑胡子”—他喜歡類似的烈酒),然後他開始了狂舞,把黑暗的洛阿召回他身邊。

唐·彼得羅後來成為一位偉大的巫師,從事黑魔術。他的《唐·彼德羅之舞》風靡一時,人們用它來呼喚不完整的鬼魂和死人,讓其按照魔術師的意旨辦事。彼得伏都有時候也被稱為剛果伏都,這可能反映了剛果流域不同奴隸的信仰。很多西方人通過閱讀聳人聽聞的書籍,看恐怖電影,了解到了這種彼得伏都教。

雖然彼得信仰與拉達傳統在很多方面相同,但它們之間也有輕微的不同,彼得信仰有更多的神靈和洛阿。其中值得注意的有一位(或幾位)是向導蓋德或教宗蓋德。這是讓人迷惑的個體或一系列個體(取決於信仰哪一流派),此個體被轉移到新奧爾良伏都教裏,成為彼得傳統的核心理念。有人解釋這種信仰時,認為蓋德是一與死人緊密相連並負責(由達姆巴拉或波恩帝任命)將死人護送到幾內亞的一群洛阿。雖然在純粹的海地伏都教中,它們無名無姓、模棱兩可,但它們能附在活人身上,或占有死者軀殼,讓人感覺到它們的存在—這就是僵屍故事的精髓。

在其他傳統中,蓋德或教宗蓋德是一單個實體,與爸爸力巴的職責相同,事實上,在伏都教徒心中,這兩者有時是可互相替代的。教宗蓋德掌控著生死大權,與復活以及讓死人從墓地起來等概念緊密相連。他很黑暗,有著又毒又壞的心腸,只有用大量朗姆酒和金錢才能讓他安撫下來。蓋德對一切歐洲的事物都抱著強烈的敵意,而且據說,他經常守候在岔路口,看到白人經過時,就對他們做惡作劇。據說,他也是第一位死去的黑人的靈魂,人們認為這位黑人是一位健壯的矮個子,戴著一頂高帽子,抽著大雪茄,左手拿著一個蘋果。

在這兩種流派中,彼得伏都教可能最有政治性。1791年8月,海地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奴隸起義,導火線就是他們殺死了一頭黑豬祭奠厄卒裏·丹特(EziliDantor)的洛阿—好些種植園的人都崇拜的一位女神。她是彼得教裏的母親之女神,而且有時候被尊稱為“克裏奧爾人的麥當娜”。祭禮由一位德高望重的洪剛——達特·博克曼(DuttyBoukman)執行,他後來被法國政府送上了砍頭台,他自己也成為洛阿。起義中的暴行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於人們喝了未經處理的酒。原酒從種植園裏生長的甘蔗提取而成,是彼得信仰的主要內容。當時,兩大流派的信徒同時發生了暴亂和起義,使島內伏都教兩流派統一觀點。革命斷斷續續持續到1803年,專門針對種植園主以及“普通白人”或者影響力沒那麽大的白人—包括商店老板、船運代理等。這個時期流傳著很多極其虛假的故事。

比如,有很多故事說,本地的洪剛用死人去顛覆敵人的軍隊,有一些信徒奉行食人主義。當然,這些故事,都是為了讓人對克裏奧爾人產生反感,讓人對他們警惕起來,以至派更多軍隊去鎮壓起義。但是,這的確使加勒比地區的伏都教與巫術和幻術等聯系起來。起義一直持續到1804年1月1日,當時的奴隸首領和將帥讓·雅克·德薩林宣布海地成為獨立的共和國。法國人失去了殖民地,新成立的海地政府和法國人需要向失去物產的種植園主支付大量賠償,這讓法國人在加勒比地區的利益深受重創。面對如此災難,殖民地當局四處搜羅他們失敗的借口。他們認為,奴隸們向古代的野蠻神靈求助了。

這些信仰給奴隸的行為煽風點火,讓他們對虔誠的基督徒施加了“恐怖、非基督教式的暴行”。他們也用“死人”或“僵屍”充當起義部隊。無論這指示的是行走屍體,抑或知覺被神秘手法奪去的普通人,我們無從所知,但法國人(以及其他地方的人)的確相信這些奇聞逸事,並把這歸因於“當地魔術”,賦予伏都教更黑暗的名字。雖然德薩林(他變成了新成立海地共和國的總統),或者之前的奴隸首領杜桑·盧維都爾,並非如某些作家(例如邁克爾·拉蓋爾)所提出,不可能屬於伏都洪剛,或有能力讓死人復活,但毫無疑問,在其政治表面下,伏都教依然殘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