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政矛與法盾(第3/5頁)

而很早之前,古人就發現這一點,但由於技術不夠,只能任由河水漫遊,生成天然的沃土,而如今北宋已經掌握非常嫻熟得技術,可以動用工程,針對某一地區進行淤灌,人為的制造大面積良田,同時減輕黃河裏面的淤泥。

這也是宋神宗和王安石極力推薦的,程昉在這方面其實也是有很大用功績,只不過相比起他耗費的人力、物力,這些就不夠看,王安石就是要吸取這一點教訓。

呂惠卿見王安石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要繼續幹下去,思索片刻後,道:“若說到淤灌,侯叔獻自然是最佳人選,他當初治理汴水,就灌溉出兩萬頃淤田。”

王安石眼中一亮,點頭道:“不錯,侯叔獻的確是最佳人選,當初治理汴水時,如呂誨、劉述等人,還誣告其破壞京城風水,最終侯叔獻利用豐富的治水經驗,令那些人顏面盡失,而且還得到官家的獎賞。如今我們啟用他來建設水利學府,也足以證明,我們並沒有放棄興修水利的計劃,同時以技術為重。”

呂惠卿問道:“恩師,那你是打算繼續維護東流,還是要改選北流?”

王安石稍稍皺眉,思索片刻後,才道:“如今已經開浚二股河,要是再回北流的話,那豈不是告訴百姓,朝廷在浪費人力物力,此事不可輕易改變。”

呂惠卿擔憂道:“但此事可得慎重,到底韓相公和巡河卒的話,官家可都聽著的,如果我們不做改善,真出問題,我們是難辭其咎啊!”

王安石搖搖頭道:“他們說得也不一定是對的,而且非常片面,要論治水,我不比歐陽相公和韓相公差。我也親自去視察過,那北流到底是新河道,不確定性太大,而且還需要放棄無數良田,為新河道讓路,萬一北流發生水患,到時我們將會承擔更大的責任。

而河北可是預防契丹的關鍵地區,目前我們正在全力拓邊西北,河北是不容有失,財政更是至關重要。這一回我們多派幾個經驗豐富的水利官,全面勘察河防工事,看看如何預防水患,至於說東流,還是北流,咱們先不論及,一切都以事實為準,若能維持東流,自然還是維持東流的好。”

張斐只是創造出一個悄悄改道的機會,但是就事論事,能不改,自然還是不改的好。

東流計劃,之所以一直有市場,無論失敗多少回,肯定是有它的原因。一來,可以禦遼,二來,不會破壞安定。

因為新河道一定會占據很多良田,而那些良田本就是百姓的,這百姓心裏能爽嗎?肯定會鬧事的,走故道的話,那就不會有這問題。

……

此番結果,對於公檢法而言,可謂是大獲成功,但此時檢察院是完全沒有喜悅的氛圍,而是有一種死裏逃生的感覺。

“可算是結束了。”

齊濟長松一口氣,癱倒在椅子上,“每回查案,真是如同渡劫一般啊!”

張斐呵呵笑道:“齊督察是否還有一句忘了說了。”

齊濟錯愕地道:“什麽話?”

張斐呵呵笑道:“就是自從我來了以後。”

齊濟一愣,旋即呵呵笑幾聲,又覺不妥,擺擺手道:“絕無此意,絕無此意。”

“本來就是,咱們檢察院得就事論事。”

張斐笑呵呵道。

他其實很能體會他們的想法,因為在這個封建社會,推行公檢法,本就是一件非常難得事,抱怨是不會停止的。

齊濟是真不知道該怎麽接這話。

因為這就是事實啊!

張斐又道:“雖這是我造成的,但我也沒有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我唯一能夠告訴你們的,就是堅守正義和法律,我們不至於會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最多也就是讓我們滾。如果我們因畏懼,而去選擇徇私枉法,濫用職權,那絕對就是死路一條。”

“張檢控言之有理,只要我們問心無愧,依法辦事,大不了也就是被貶出朝堂。”

王鞏點點頭,又道:“雖然是有些艱難,但若是能夠成功,我們自也會得到高官厚祿,這其實也是很公平的,多少人想入仕,一展抱負,還無門可入。”

齊濟稍稍點頭,“這倒也是,如今朝廷又決定在河北推行公檢法,到時說不定還會讓咱們去州府當檢察長。”

張斐笑道:“不是說不定,而是一定會,目前咱們檢察院是無人可用啊!”

正當這時,一個檢察員來到屋內,“張檢控,富相公和司馬學士來了。”

齊濟道:“不會又出什麽事了吧?”

張斐笑道:“善後。”

……

也不怪富弼、司馬光這麽著急趕來找張斐,因為他們也知道,王安石是肯定不會停止興修水利,這得趕緊完善相關制度和法律,避免再發生此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