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5/7頁)

不過就算沒有這精怪提示,或早或晚,莫驚春都會讓人去查。

畢竟這實在是太詭異。

傳聞沒有言明皇帝的宿疾是什麽,卻生造出一種恐怖詭異的氣氛。

不管幕後主使是誰,他都必然知道陛下的情況,至少是猜出來幾分。而這些傳聞若是廣為流傳,最終自下而上反卷,動搖帝位……於誰有利?

可想而知。

必然是那幾位皇子。

“夫子率性入宮,可曾想過,你也在懷疑的名冊上?”公冶啟挑眉,將毛筆撇開,手裏頭的奏折丟給劉昊,懶洋洋地靠在椅背上說道,“畢竟這世上,該知道內情的人,唯太後,張家三人,劉昊,與你。”

莫驚春猛地擡頭,眼底滿是驚訝。

他原以為柳存劍等人也該是知道的,更別說當日公冶啟曾經意有所指地提起許伯衡勸諫永寧帝的事情……他原以為……

莫驚春苦笑,原來他處處露出馬腳。

公冶啟狡黠地說道:“許伯衡之所以會動了心思,乃是因為他覺得寡人殘暴冷酷,不當人子。”

莫驚春:“……”那許首輔也確實很果敢,看透了當時太子的本質後就敢直接和永寧帝杆上。

之前他還以為禁足閉門是多嚴重的罪責,如今看來當初永寧帝實在是輕輕放過了。

莫驚春抹了把臉,無奈地說道:“那臣可真是罪該萬死了。”

公冶啟朗聲大笑,像是看到了什麽有趣的事情。

劉昊才真真是木然站在邊上,怨不得陛下最近半年多待莫驚春總是有種古怪的親熱。這種感覺有點像是陛下將莫驚春劃入到自己的範圍中來。

劉昊自然也在那範圍內。

當年因著太子的喜愛饒過一命,此後劉昊對公冶啟便是死心塌地。

他也是唯一一個知道內情還活下來的宮人。

除此之外,就連柳存劍也只是隱約感覺到公冶啟有著殘暴的一面,卻萬萬不知道詳情。

劉昊驀然想到這些年莫驚春一直枯守翰林院,可以他的才智敏銳,那全然是浪費。

先帝是故意的嗎?

而莫驚春這些年確實平平無奇,從未展露過任何苗頭,直到他成為太子太傅,也從不冒頭。是因為……他從骨子裏就下意識畏懼靠近這份真相?

劉昊也不蠢,各種順藤摸瓜,立刻便猜出七八分。

若是如此,當年莫驚春能活下來,真是千幸萬幸,才饒得一線生機。

畢竟這些年東宮無聲無息消失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

七月中,科舉放榜。

幾家歡喜幾家愁,袁鶴鳴就是愁的那家。

好消息是考上了。

壞消息是名次排後,殿試或許拿不到個好成績。

莫驚春聽到消息時,讓人去送了份禮,而他對著手頭送上來的要文實在是頭疼。

這份是劉懷王要嫁女的陳文,說是這一次科舉榜下捉婿,瞧上了一名會試排名三十幾的學子。

劉懷王是這一次進京的老王爺之一,他所提及的小郡主也與他同行,正是劉懷王府上最受寵的明珠。原本這嫁娶也是各自意願,送到宗正寺的時候基本上就是最後章程都走完了,只能入載和賜金雲雲。

可是莫驚春分明記得,這位小郡主已經是第三次請婚。

先前那兩位夫君去哪裏了?

莫驚春摁了摁額頭,尋了左少卿來問。

左少卿倒是有些印象,悄聲說道,因著小郡主很是受寵,所以在封地裏看到喜歡的男子都是強搶入府,直到玩倦了才丟出去。而在封地外,若是看上喜歡的又無法順利討回去,便會用婚姻做筏,強逼人成婚再帶回去,如今不過是故態復萌的第三回 。

莫驚春:“……”實在是彪悍。

他將這份陳文放到一旁去,決定先讓人查查這學子是不是願意的,願意……那再說吧。

他本是打算歇息片刻,卻不料小吏傳來消息,說是府上有人來尋。

莫驚春挑眉,家裏頭沒事怎麽會讓人過來找?

他讓那人進來,卻沒想到居然是墨痕。

墨痕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進來的時候看見莫驚春簡直跟看到救星一般,他待屋內只有自己和郎君後,立刻低聲說道:“郎君,先前您吩咐的事情,小的留意到,有幾個人行蹤可疑,一直徘徊在四處,往往謠言力度最廣的地方都有他們的身影,於是小的順藤摸瓜跟了上去,發現他們最後都歸於張家。”

張家!

莫驚春面色微沉,這不可能。

如果是從前的張家還有膽,現在的張家除非發了瘋,不然絕無可能再碰此事。

有人借著張家動手!

“還有呢?”莫驚春道,“如果只有這些,你沒膽子直接摸上門來。”

墨痕:“郎君真是知道小的,小的在外頭盯著,發現那幾人偷摸著再出來,那模樣像是要往城外去。而且除了小的外,好像還有旁的在盯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