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以死恐嚇(第2/6頁)

“怎麽說?”

“因為繼承遺產的這些人,並不像外界所想的對史邁利的遺產分配心存不滿啊!一開始宣布遺囑的時候並沒有人提出異議,詹姆士把自己擁有的技術看得比金錢更有價值;威廉雖然需要錢投資戲劇,但他繼承的金額用在這上頭是綽綽有余的了。潔西卡和弗雷德這對夫婦,也沒聽說他們特別貪財;而就莫妮卡而言,她是個不需要萬惡金錢來妨礙自己修行的人。負債最多的人就屬約翰了,不過據說他繼承的金額還超出負債呢!不是家族成員也分到好處的人,就是馬利阿諾神父、瑪莎還有我自己。我們都已經得到太多了,我在想,大家真的都這麽愛錢嗎?嗯,或許這其中有什麽不為人知的秘密。”

“可是爺爺曾宣布說要修改遺囑。”

“哦,是沒錯啦!可是根據哈定的說法,這是史邁利一貫的整人伎倆,更改遺囑內容什麽的根本就不存在,也有可能因為這種不存在的事而引發殺機啦!但史邁利愛捉弄人的怪癖,大家應該早就見怪不怪了……”

“可是約翰不是很害怕自己會從繼承名單上被剔除嗎?”

“嗯,這麽說來,史邁利被人下毒害死這件事,是約翰幹的啰?巧克力和密室的謎都還沒解開,偏偏知道內情的約翰又被人殺死了。”

在史邁利被毒殺身亡的案件上無法突破瓶頸的葛林,又把話題繞回了恐嚇信。

“恐嚇信上的文句我們先不去管它,那上面的數字代表什麽意思呢?”哈斯瞪大眼睛,盯著恐嚇信端詳了半晌。“嗯。11:24、2:11。是什麽意思呢?好像是時間之類的吧!”

“難不成是預告要殺人的時間?”

“呵呵!若是偵探小說迷崔西,肯定會贊成這種說法,十一點二十四分?的確,根據監視錄影帶拍到的畫面,命案是在近十一點左右犯下的,難道兇手稍稍將預定犯案的時間挪早了?那2:11又是什麽呢?兩點十一分?二月十一日?還是十一月二日?二日那天有發生什麽事嗎?”

葛林拼了命地回想。

“一日是舉辦茶會的日子,我是在那天死掉的,隔天我和赤夏去十字路口咖啡館,回來後……對了,爺爺發表了臨終宣言。”

“……然後,那一天半夜史邁利就被人下毒害死了。嗯,這和第二個死人的恐嚇信有什麽關聯嗎?這種數字怎麽解釋都行,根本就毫無頭緒,就像那個八點十八分的廣告之謎一樣。”

“八點十八分的廣告之謎?”

“你不知道嗎?目錄或櫥窗裏的時鐘,大多都顯示這個時間。有人說這是林肯總統死亡的時間。”

“難道不是嗎?”哈斯博士得意洋洋地說:“林肯的死亡時間是上午七點二十二分。”

像這種沒營養的知識,葛林知道的也不少。

“雖然和恐嚇信上的兩點十一分不一樣,但還有一個兩點四十五分的典故,你知道嗎?”

沒有印象的哈斯博士一臉遺憾地搖搖頭。

這回換葛林得意了。“在‘最後安全’ (Safety Last)這部電影中,吊掛著哈樂德?羅伊德(注:【45】哈樂德?羅伊德(Harold Lloyd,一八九三——一九七一),美國電影演員兼制片。在默片時代,代表美國中產階級樂天派的他,被尊為與卓別林和巴士達?基頓並列的三大諧星之一。)的大樓時鐘上面所指的時間就是兩點四十五分。”

走火入魔的兩人湊在一起閑嗑牙並無傷大雅。但如果崔西也在場的話,他一定會一邊搔頭一邊大叫:“這到底是怎麽回事?”葛林自己也馬上意識到他倆在講廢話,這種找碴遊戲再玩下去,就更難發現真相了。哈斯大概也察覺到了這點,所以將話題拉回來。

“……對了,說到時間,我就想到——約翰那只壞了的懷表,你怎麽看呢?”

“那個有點奇怪,我總懷疑那是人為的,就是懷表破掉的事。我覺得那是兇手在故布疑陣,這麽做應該是為了要嫁禍給十點半左右拿刀進來的伊莎貝拉吧?”

“可是,是她自己主動拿刀過去的。兇手怎麽料想得到呢?她和威廉都說接到約翰來電時,被指名拿刀前去的人是威廉呀!”

“也許兇手猜不到,但他有眼睛可以看呀!如果‘面罩人’從‘升天閣’的門縫裏看到伊莎貝拉在那個時間拿刀子過來,那麽他殺了約翰後也許會想到可以把時間往前調,好嫁禍給伊莎貝拉。懷表上有指紋嗎?”

“沒有,一點指紋也沒有,因為‘面罩人’也戴著手套,所以想從那上頭找線索算是沒指望了。在偵查會議上的討論也是傾向你剛講的方向,不過我試著更深入一層去想。”

“是什麽?”

“從約翰在‘黃金寢宮’的舉止看來,我認為他應該知道真正的兇手是誰,為了讓真正的兇手——也就是法林頓擺脫嫌疑,他故意把懷表弄壞,將懷表上命案發生的時間調了一下,來誤導發現的人。可是,伊莎貝拉碰巧在那個造假的時間點上拿刀過來,變成了嫌疑犯,所以約翰當時才會那麽著急,極力澄清伊莎貝拉的涉案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