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巴巴羅薩[126](第2/8頁)

奇怪的是,因為意大利的原因,這場歐洲戰爭已經演變成了一場世界大戰。1940年夏,意大利想把整個地中海變成自己的領海,而且他們對法國在北非的主導地位怨恨已久。此外,意大利還要把英國人從埃及趕出去。隨著英軍和法軍節節敗退,意大利人想要吞掉希臘,建立一個巴爾幹帝國。他們已經拿下了阿爾巴尼亞和愛琴海的島嶼。墨索裏尼對他的外交部部長加萊亞佐·齊亞諾[136](也是墨索裏尼的女婿)說,現在是與希特勒並肩作戰的時候了。10月,墨索裏尼進攻希臘,大敗而歸。希臘人懂得如何在巴爾幹山區作戰,但意大利人不懂,他們又凍又餓,只能輸掉戰爭。意軍在進攻埃及的時候再一次一敗塗地。丘吉爾把英軍剩余的坦克派到了埃及,這也許意味著,他並不害怕德國人入侵英國。9月,超過20萬意大利士兵向東進發,被傑出的英軍將領理查德·奧康納[137]將軍擊敗。他熟諳坦克戰術,正當意大利士兵因為衛生問題而出現大面積腹瀉甚至死亡時,他從沙漠迂回到意軍西側,給了他們致命的一擊。在11月的塔蘭托戰役當中,另一位傑出的英軍將領安德魯·坎寧安[138]用飛機襲擊了意軍軍艦,摧毀了意大利海軍半數的主要艦只。到目前為止,英軍的進展一帆風順。但是與此同時,希特勒也被拖進了巴爾幹和埃及戰場。希特勒對埃及並不感興趣,但他還是派了他最得力的將領埃爾溫·隆美爾率領兩個裝甲師來到北非戰場。隆美爾趁英軍薄弱之際發動進攻,首戰告捷。隨後,英軍將領奧康納意外被俘,而其他軍官難堪大任,於是隆美爾一路奏凱。更糟的是,英國決定兵援希臘,導致力量分散。一開始,希特勒根本不關心希臘那個遠在東南角的小戰事,但現在,他不得不重視那裏。這首先是因為,德軍非常依賴羅馬尼亞的石油。而且,希特勒已經在1940年10月向羅馬尼亞派出了一支軍隊,以防蘇聯或英國入侵那裏。1941年4月,希特勒與保加利亞聯合進兵南斯拉夫,並從那裏攻入希臘。為此,英國暫停了北非的軍事行動來援助希臘。然而,英軍仍然沒有擺脫厄運的襲擾。英國皇家空軍主要駐守在本土,而德國空軍則在地中海地區部署了1 500架戰機。5月,德國傘兵部隊在克裏特島實施空降作戰,導致1.3萬名英軍士兵被俘。

在地中海戰事的背景下,希特勒展開了他最大膽的行動——進攻蘇聯。一旦他不再下大力氣考慮北非的戰事,他就可以重新執行他一開始的計劃。1940年和1941年之交,蘇德兩國之間爆發了很多爭吵,迫切需要雙方做出澄清。1940年9月,德國與日本簽訂了一份協議,此舉促使日本進一步放開手腳侵占遠東的土地。由於英法等國正在敗退,它們在遠東的殖民地就成了大塊的肥肉。但是,日本和蘇聯在中國東北邊境發生了沖突。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希特勒邀請蘇聯負責外交事務的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139]於1940年11月趕到柏林。希特勒提供的方案類似於拿破侖曾經向沙皇亞歷山大一世[140]所提出的方案——蘇聯與意大利(計劃占據非洲)、德國(計劃占據歐洲)和日本(計劃占據東亞)結盟,將來可以占據伊朗和印度。但是莫洛托夫想要黑海通往地中海的海峽和土耳其的水域,而且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欺騙。莫洛托夫對德國幹涉芬蘭和羅馬尼亞表示了不滿,因為這兩個國家是蘇聯的鄰邦,而且都與蘇聯不和(羅馬尼亞已經發生法西斯政變),所以斯大林對這兩個國家極為敏感。當上述討論正在進行的時候,英國對德國進行了一次轟炸(丘吉爾打趣說,這是針對希特勒沒有邀請他而采取的報復行動),而且,希特勒一直說戰爭實際上已經結束,結果莫洛托夫針鋒相對地問道:“如果戰爭已經結束,那我們現在為什麽還坐在隱蔽工事裏?”他對希特勒提出的方案毫無興趣,兩眼只盯著土耳其。莫洛托夫是一個非常容易惹人憤怒的談判者,“不行”是他的口頭禪。如果他能在希特勒的勸誘下做出讓步,接受印度而非土耳其,後面的進展或許就將大不相同。總之,莫洛托夫一離開,希特勒就下令開始準備對蘇聯發起全面進攻。這一行動的代號是巴巴羅薩,巴巴羅薩是中世紀一位發動了十字軍東征的皇帝[141]。

希特勒認識到,時局對他並不有利。相反,美國正在調動無比強大的經濟力量,而且,他們已經開始在北大西洋對抗德國潛艇。在短期內,德國最佳的選擇是加強與日本的聯系。因為在1929年的全球大蕭條之後,奉行軍國主義的半獨裁日本正急需原材料和市場。從1931年起,日本逐漸侵占了中國的沿海地區,而美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的保護國,所以日本與美國摩擦不斷。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的各國一直未能發展成為有效的同盟關系。但是如果希特勒征服了歐洲,他所能提供的東西自然就比以往更多了,比如荷蘭和法國在東亞的殖民地。日本需要石油,他們可以從荷屬東印度[142]得到。於是在1940年9月,德意日3國簽署了一份三方協議[143],互相保證在盟國受到攻擊的時候向攻擊國宣戰。希特勒不希望日本幫忙對付蘇聯,而是希望他的這位新盟友能把美國穩住。於是,日本遵循了這一思路,與莫斯科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144]。隨後,日本對中國實施了無情的轟炸,並且準備進犯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