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巴巴羅薩[126]

法國投降後,希特勒興奮至極。在返回德國的路上,他路過了阿爾薩斯省[127]的首府斯特拉斯堡。阿爾薩斯又一次回到了德國的懷抱,在那裏,希特勒受到了極為熱烈的歡迎。德國人躲過了一場他們本以為會非常漫長的戰爭,而傷亡也遠遠小於預期,只犧牲了不到3萬人。如今,德國在歐洲大陸已經沒有了敵手。從地緣政治來說,過去的1918年是希特勒的起點。在這一年,俄羅斯帝國解體。當年3月,蘇德兩國簽署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128],德國的將軍們提出條款,打算在東歐建立一個帝國,首都設在柏林。後來,希特勒正是根據這些先前的條款重建了柏林。希特勒通常把集中營設在采石場附近,囚犯像奴隸一樣被迫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生產建築材料,以便為未來的巨大建築添磚加瓦。德國總理府已經建成,上面裝飾著一只帶有納粹十字標志的老鷹,它的爪子正抓著地球。此外,希特勒還打算修建一條橫貫德國東西的大道,以便使強大的部隊能夠通過快速車隊迅速轉移。在9個月的時間裏,希特勒所取得的戰績超過了德國歷史上的所有統治者。這時,他可以繼續他原先的計劃——《我的奮鬥》[129]這本書了。受《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的啟發,希特勒要統治廣大的歐洲,現在該對蘇聯下手了。

不過,要入侵蘇聯,希特勒就得同英國締結和約。但是英國人不同意,他們對希特勒提出的停戰建議完全不予理睬,當時是1940年7月。隨後,英國人進行了反擊,把希特勒的注意力從蘇聯轉移到了南線和西線。希特勒必須與蘇聯合作,而斯大林則巴不得這樣。斯大林畢竟剛剛鎮壓了他所認為的一場大規模的軍事叛變,3.5萬名高級軍官被降職、監禁和殺害,其中包括3名元帥和眾多最優秀的軍事將領。由於剩下的軍官不足以抵禦德國的閃電戰,於是斯大林想收買希特勒。隨後,200萬噸石油、14萬噸錳、2.6萬噸鉻和其他各種工業原料源源不斷地通過蘇德邊境進入了德國,而德國卻沒有忠實履行向蘇聯出口武器的承諾。這時,雙方使出了許多荒誕不經的外交手段。例如,斯大林命令謝爾蓋·愛森斯坦[130]導演理查德·瓦格納[131]的歌劇作品《女武神》(Die Walküre),並把它搬上了莫斯科大劇院。1938年上映的反德歷史巨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正是由他執導的。在波蘭占領區,蘇德兩國的關系非常友好。與此同時,蓋世太保也開始與蘇聯的秘密警察機構內務人民委員部交流情報,舉辦滑雪比賽。為了慶祝希特勒的51歲生日,斯大林還移交給他50名德國共產黨員作為禮物,其中一位名叫瑪格麗特·布伯–諾伊曼[132]。她後來寫了一本回憶錄,描述了她在蘇聯集中營和德國集中營中的生活(她說,蘇聯的集中營有時候還有些人性,而德國的集中營更注重效率,一點人性也沒有)。當然,蘇德兩國也有利益沖突,但還不至於兵戎相見。希特勒還有別的事情要做。

丘吉爾和希特勒想盡辦法來打擊對方。在不列顛空戰後的6個月裏,德國對英國城市的轟炸仍然在繼續,並且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到1941年5月,英國有350萬幢房屋受損或被毀,其中包括下議院和倫敦的眾多建築,3萬人喪生。但是,英國的工業生產和士氣都沒有出現下降。另外,盡管英國人熱衷於轟炸德國,但是他們的技術並不嫻熟,每投10噸炸彈就得損失一架轟炸機。按照這一損失比例,英國人的行動是無法持續下去的,而且,他們對德國造成的破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英國在海上的形勢也不樂觀。由於德國U型潛艇可以使用法國港口,所以它們可以更加方便地在大西洋實施攻擊。1941年4月,U型潛艇擊沉了總噸位將近70萬噸的英美輪船,致使兩國無法在短期內恢復海上運輸能力。但是,德國潛艇數量太少,而且由於英國人已經破譯了德國人的密碼,所以他們知道德國潛艇所在的位置。在1940年到1941年,盟軍的輪船開始有組織地在護航下航行,沉船得以顯著減少(這一點與1917年的情況非常相似)。此外,美國開始保護冰島以外的航線,使海上運輸的安全性得到了顯著增加。希特勒曾經考慮進攻地中海地區的英國基地,並向西班牙的佛朗哥征求意見。佛朗哥非常高傲,他不想讓希特勒把西班牙當作德國的衛星國來對待。不過,內戰後的西班牙已經非常虛弱,而且佛朗哥還在不斷地進行報復性的攻擊。佛朗哥要求蓋世太保從巴黎引渡加泰羅尼亞[133]前領導人路易·孔帕尼斯[134],隨後將他殺害。英國大使曾用1 000萬英鎊賄賂西班牙將領,以防他們卷入“二戰”支持德國。不過,西班牙並不願意介入。佛朗哥非常謹慎,希特勒也不願意花力氣去平衡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需求。為了尋求支持,納粹間諜走遍了中東地區,但是一無所獲。納粹確實獲得了一些同情(包括一位叫作賈邁勒·阿蔔杜·納賽爾[135]的年輕軍官),但是沒有獲得實質性的幫助。不過,這一努力卻產生了其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