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兩次大戰之間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時年29歲的阿道夫·希特勒[9]還是一名德國陸軍下士。當時,他正在德國北部的一家陸軍醫院養傷。此前,他受到毒氣攻擊,雙眼暫時失明。聽到德國戰敗的消息,希特勒痛不欲生。德國已經打了4年半的仗,勝利在望。即便臨近戰敗,德國仍然占據著歐洲西部和俄國西部的大部分土地。然而,在1918年11月,德意志帝國的軍隊卻在一瞬間土崩瓦解。醉酒的水兵和喧鬧的罷工者引發了暴亂。倉皇中,德國皇帝逃往國外,並將權力留給了新的統治者——左翼和他們的盟友。11月11日,新政府與協約國代表簽訂停戰協議,“一戰”結束。據希特勒回憶,他當時流下了痛苦的眼淚,因為戰爭本可以打勝。他說,如果不是因為高層統帥那幫傻瓜和陰險狡詐的猶太人,還有左派勢力和那些感情用事的學者搞破壞,勝利早已經是囊中之物了。現在,一切努力都已徒勞。部隊必須退回萊茵河,放棄俄國西部的土地。而那裏正在被共產主義者所占據。

流下痛苦眼淚的不僅僅是希特勒,因為11月的停戰並不是痛苦的終結。由於英國的封鎖,德國的城市正陷於饑餓當中。此後,封鎖仍將繼續。由於缺乏維生素D,維也納的很多兒童都得了佝僂病,導致兩腿成為X形或O形。由於法國不依不饒,協約國軍隊隨後占領了萊茵河西岸的萊茵蘭地區,這裏是德國的前哨陣地。法國人提出天價索賠,美其名曰“戰爭賠款”,數額高達1 320億金馬克[10],到2010年才支付完畢。這些賠款意在摧毀德國經濟,以防德國重整軍備,甚至防止德國經濟得到恢復。

對戰爭的記憶讓中歐痛苦了20年。1919年,取得勝利的同盟國齊集巴黎,擬定和平條約。據很多人描述,當時的氣氛非常反常。習慣道德說教的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11]一心想建立某種世界新秩序,一時間被捧到了天上,身邊總是圍繞著歡呼的人群。此時的美國財大氣粗,盟友都欠它很多錢,所以美國遠比從前更有能力改變這個世界。然而縱觀整體,當時的美國並沒有做到這一點。不像在“二戰”後,美國憑借馬歇爾計劃等一系列舉措主導了戰後經濟的恢復。美國為國際貿易提供資金,鼓勵歐洲國家放棄貿易保護主義,最終締造了法國所說的“30年的繁榮”(因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機和經濟“滯脹”而終止)。在官方照片中,“一戰”的勝利者們看著惱怒的德國代表烏爾裏希·馮·布羅克多夫–蘭曹[12]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那場面恰似總統山[13]的諷刺漫畫。大英帝國在它廣闊領土上又增加了幾百萬英畝[14]的土地,其中一部分甚至一度是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領土的中東地區。此外,英國也沒收了阻礙其貿易活動的德國艦只。法國也在中東地區獲得了一塊土地,並且期望在未來的幾十年裏獲得戰爭賠款。美國則在是否介入舊世界[15]的問題上分作了兩派。威爾遜總統有一個設想,他想讓這次大戰成為終止戰爭的戰爭。他大力宣揚民主和民族自決,然而美國的民主是三權分立,參議院[16]不負責執行條約條款。美國人,至少是主要的共和黨參議員甚至不願意讓美國加入聯合國的雛形組織——國際聯盟。這一機構是為了方便美國總統威爾遜向各國布道而特別設立的。一位法國將軍看著眼前發生的這一切,說了一句話:“這不是和平條約,而是為期20年的停戰條約。”一語成讖。

《凡爾賽和約》需要德國的配合來執行,這是和約中最不穩定的因素。1918年11月,為了爭取美國的同情,德國人使盡渾身解數來把自己打扮成為一個議會民主國家。他們趕走了威廉二世[17],並於翌年2月在德國小城魏瑪起草了共和憲法,趕在了《凡爾賽和約》簽訂之前(《凡爾賽和約》簽訂於1919年6月)。這部憲法反映了日耳曼民族一板一眼的做事風格。所有階層的公民都可以參選;選舉采用比例代表制;婦女也有選舉權(在當時的法國,婦女沒有選舉權);實行聯邦制;只要有足夠的國會議員簽名同意,國家就可以舉行全民投票。這樣一來,在處理重大事件的時候,名為國民議會的國會就有可能陷入癱瘓,於是總統只能依靠緊急法令來治國。聯合政府對於和約條款的執行搖擺不定,一旦執行得多了,政府就將失去信任。最後,法國終於認識到,他們無法再要求天價的賠償。美國也進來插了一腳,向德國提供了一筆貸款。於是,在隨後的幾年當中,德國回歸了伍德羅·威爾遜繼任者沃倫·哈丁[18]所稱的“常態”。[19]

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希特勒在整個德國獲得了右派煽動家的名號。當時,軍方雇用希特勒在慕尼黑做間諜工作。有一天,希特勒偶然混進了一個小團體的會議,這個小團體名為民族(其實是“排外”)社會主義(其實是“竊取”)德國(其實是“反猶太”)工人(其實是“中下階層”)黨。在那裏,他發現了自己的傑出天賦——公眾演說。一般來說,德國人並不擅長這一點,他們只會教訓人,或者大喊大叫。希特勒是一位出色的模仿者,而且擅長表演,他能把語言運用得出神入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20]、卡爾·克勞斯[21]、弗朗茨·韋費爾[22],還有布拉格的弗朗茨·卡夫卡[23]都有這種本事)。而且,希特勒碰巧是一個反猶太主義者。在當時的經濟困難時期,猶太人的生活比德國人和奧地利人更好,所以反猶思想比較盛行。猶太人掌握巨額財富和自由派媒體,也開辦時髦的美術館。不過,他們所推銷的繪畫卻被自詡為藝術家的希特勒所憎惡。在演說當中,希特勒大肆宣揚要進行一場報復性的戰爭,並鼓吹成立民族主義政府,解散腐敗的國會。他的偶像是一個意大利人——貝尼托·墨索裏尼[24]。墨索裏尼曾經是一位記者,他在報紙上發表了很多文章鼓吹戰爭。後來,他建立了法西斯政黨(法西斯原本指19世紀末西西裏島反對資本家的農民和工人建立的勞動者法西斯組織),並於1922年奪取了權力。1923年,希特勒也想在德國奪取權力,但條件並不成熟,就連他的一些黨徒也疏遠了他。他在獄中待了幾個月,其間口述了《我的奮鬥》(Mein Kampf)一書。在這本書裏,希特勒不僅分析了德國的形勢,而且也為未來的德國描繪了一幅壯美的藍圖。希特勒表示,德國必須避免再犯兩線作戰的錯誤;蘇聯是真正的敵人,德國要在東部與蘇聯爭奪生存空間和原材料。他還說,共產主義者是猶太人。他這樣寫道:他們把所有的事情都搞壞了。在魏瑪共和國[25]的黃金時代裏,希特勒並沒有得勢。巴伐利亞的主教們也拒絕接受反猶太主義,因為這樣做會嚇走旅遊者。此時的希特勒無足輕重,甚至顯得滑稽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