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基礎與原理遠程作戰與海上遠征(第4/10頁)

上述實例實為罕見,海上要沖的威力同陸上的相似,只是程度稍弱而已。拿破侖占領埃及和馬耳他證明了這一點,法國掌握了西方通向東方的鑰匙,卻未能加以利用,最後反而被敵國奪走。掌握了道路交叉點是好事,如果不利用這些道路,又無法阻止敵人利用它們,又有何意義呢?

可見,先發制人[1]攻占目標,在尚未建立起海軍優勢以控制與本土的交通線,以及控制這個位置附近的那些重要通路之前的征服,是不穩固的。征服可使敵人失去一個必需的基地和一部分艦船,建立起優勢。更為常見的則是艦隊數量和質量優於敵人而出現優勢。顯然,對於那些早在戰爭爆發前掌握的位置,也是如此。例如,巴拿馬運河地區和夏威夷,只有依賴艦隊的力量以保存。請牢記,門羅主義並非軍事力量,而是美國的一項政治宣言。

如果決定性優勢並不存在,就應該做好海戰的準備,這一戰將決定新取得位置的最後命運。東鄉平八郎對對馬海峽外的艦隊疾呼“敵國興亡全賴今日一戰”,盡管主要是為了激勵將士的愛國熱忱,也不失為對這條原理的運用。日本人準備充分、技能純熟、行動迅速果斷,搶先將本國部隊派至海外。它已經在朝鮮和中國東北實現控制,並取得了旅順口。如果東鄉艦隊戰敗,則前功盡棄,就如納爾遜斷送拿破侖的戰績一樣。羅日傑斯特文斯基率領艦隊以相同的方式迫近其渴望取得的位置,遠程作戰的俄國艦隊滿載煤炭並伴有護航船隊同行,然而,在其接近到達點的一戰中,俄國艦隊、煤炭和護航船隊全部覆滅。

這場戰鬥如果能在旅順口陷落之前進行,則其效果可能更好。如果一方遠征軍向虛弱無力的陸上進攻,而敵方艦隊與遠征軍艦隊大體相當,則敵方艦隊必定會在港口一定距離處發起進攻,遠征軍艦隊由於必須照管運輸和補給艦船而受到拖累。如果敵方艦隊是向本土港口移動,遠征軍艦隊的目的就是對其阻截,如東鄉平八郎對付羅日傑斯特文斯基那樣。

假如1798年納爾遜追上拿破侖,他就應該立刻發起進攻,因為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如果他的進攻成功了,便能阻斷拿破侖的遠征。1759年,當法國已經做好入侵英國的準備時,以及1795年打算從土倫派遣1.8萬人的部隊再度征伐科西嘉島時,法國當局認為法國艦隊應當首先同英國艦隊會戰,這正是因為雙方海軍等,必須將英國艦隊除掉才能確保航道安全。不過,法國海軍將領能力和士兵技能都不如英國,這也是法國海軍部長極力主張這樣做的原因之一。

聯合遠征中,究竟艦隊和護航艦隊同行,還是取得制海權後護航艦船才活動,這個問題一直存在著爭議。顯而易見,問題取決於目標的距離。1759年和1803—1805年,法國都試圖入侵英國,這種入侵,因為目標和預想的海戰地點都很近,能夠快速獲得戰果,可立即運送陸上部隊乘勝擴大戰果,而敵方則沒有時間重新組織抵抗。所以,陸軍完全可以不用事先暴露,避免遭受艦隊一旦失敗所致的損失。因此,拿破侖在1805年將陸軍部隊部署在布洛涅,就是等待其艦隊出現在海峽取得他希望的六個小時的制海權。

如果距離遙遠,如埃及之於法國,巴拿馬之於美國,夏威夷之於太平洋海岸,則應該在海戰勝利後,立刻登陸,以免敵人獲得喘息機會。在這種情況下,乘勝追擊則是非常重要的,追擊的部隊應該盡可能地接近。也就是說,陸軍部隊應當跟隨艦隊,其數量應該保證攻占一個位置並固守以等待援兵到達。這和敵前強渡的方法一致。渡海就是規模擴大的渡江。其隨行陸軍部隊的數量要同固守位置以待援兵的任務相稱,數量主要屬於細節問題,並非原則問題,它受到許多其他細節的影響。決定性的細節是不過多地暴露部隊,以免戰艦戰敗時被俘。

近距離入侵可分為:大規模的主力戰和佯攻性質的牽制戰。牽制戰所承擔的風險要大於大規模主力戰。用一艘艇就可以承擔的風險,就不宜動用一支艦隊。在戰略上,牽制戰的勝利對於戰爭的勝利有突出作用,但卻不如大規模主力軍所獲得的勝利那樣重要。大規模遠征,具有牢固持久的特點,既要速戰速決,又要穩紮穩打,必須嚴謹地配合,每一步都需要各方面緊密銜接。從整體上看,它是一次持久的連續作戰,就如1870年德法戰爭一樣。牽制戰尤其是海上牽制戰,一切作戰手段必須能隨時運用,以便全軍達到目的地點能即時展開,這就意味著陸軍部隊必須伴隨艦隊同行。英國陸軍部隊伴隨艦隊同行的實例很多,諸如多次對西印度群島的遠征,1762年遠征哈瓦那,都是海軍同陸軍一起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