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史例述評(二)(第2/5頁)

一般而言,陸戰中總是傾向攻擊敵方戰線的一翼,除非自然地理條件完全不具備任何有利條件。以我個人的理解,主要原因在於,其兩翼之間的距離較之任何一翼距中央遠,因而支援中央比互相支援更為容易。簡單地說就是一個距離問題,或者更為準確地說是個時間問題。還是以黎塞留的戰線為例,我們很容易看出,假如他強攻尼德蘭,則西班牙援兵從意大利趕往尼德蘭,比他攻擊中央時增援萊茵河所耗費時間更多。海軍戰術,猶如陸地戰場的一樣,通常也是依照相同的考慮來確定攻擊的性質。但也有例外,聖維森特角之戰中,英國海軍將領就因為敵人中央太過薄弱而對其實施攻擊,英國艦隊因而插入敵軍兩翼中間並只與其中一翼交鋒,就好像在奧斯特利茨拿破侖對敵人中央進行突破一樣。

戰列線式一直是海軍的戰鬥隊形,艦船一艘接一艘排成縱隊。從火炮排列看,從隊前到隊後,可以面對敵人呈一線展開。在規範海戰中,攻擊這種縱隊的一翼已經成為一條定律。正如通常說的,因為敵艦船是縱列航行,於是不管進攻前隊還是後隊,其實都是在攻擊敵側翼,並且不管選定哪一翼,就必須放棄對另一翼的攻擊,這是因為攻擊另一翼的艦船數量不足,無法堅持攻擊直至最後。帆船時代的最經典戰例特拉法爾加海戰,就是嚴格依照縱列隊形進行攻擊的。納爾遜集中其艦隊主力,集成一支優勢兵力進攻敵艦隊左翼,恰為敵軍後隊,只派少量艦船進攻敵人右翼。對這支較小的非主力部隊,他未曾下達不攻擊或避戰的具體的命令。這不是他一向的風格。他還親自指揮這支小部隊,並根據環境的實際情況相機行事。敵方左翼和中央遭到重創,這就是納爾遜用他的方式和隊形所取得的結果。集中攻擊由副手負責指揮,納爾遜說:“我嘛,就是要使敵人的另一翼不造成幹擾。”主力艦隊突破敵人的中央,依照原計劃對敵軍的左翼持續攻擊,對於右翼,則由納爾遜所率分隊進行牽制。主力艦船按照縱列前進插入敵人的前隊,當敵人前隊戧風轉向或朝另一翼靠攏時,英國戰艦就直接阻擋了敵人的聚攏,所以敵人的救援就失敗了。

納爾遜是一位深謀遠慮、遇事果敢的戰術家,他曾就雙方艦隊本身各自的情況,說明了為何進攻敵軍左翼而不是右翼的理由。一般來說,攻擊敵艦隊後隊較有利,因為前隊無法對其支援,即使是勉強支援,也無法如後隊支援前隊那樣迅速趕到。首先它必須掉轉航向,掉轉航向之前,指揮官必須下定決心,而很少有人能夠果斷地下定這樣的決心,除非他已經預先得出結論。所有這一切都需要時間。此外,攻擊者要攔截沿新航線航行的敵艦隊後隊,比攔截沿原來前進航線轉向支援的前隊更容易。然而,主張攻擊敵軍前隊仍有其他一些理由。1801年,納爾遜曾經說,一旦同俄國艦隊遭遇,他必將攻俄國艦隊前隊,因為其前隊受損勢必造成隊形混亂,而俄國人卻不擅長通過運動恢復隊形。這是一個特殊原因,而非通用理由。納爾遜這時候的說法,是基於環境的考慮,正如陸軍將領對於特殊情況的應對。當法拉格特[3]通過莫爾比河要塞,前隊陷入混亂時,大家都清楚當時情況是如何危急。

在日本海海戰中,也恰恰如此。這是否是出自日本人的預定目的,還是出自當時的實際情況,我不得而知,但其攻擊意圖無疑是為了引發混亂。我不想在這裏論證戰術問題。我要講的是戰略,我引用戰術僅僅是為了舉例證明一個問題:無論居於何處,在任何條件下,從事物本質出發,都必須突出集中原理,在部署兵力時也要在一個地區對敵形成優勢,在另一地區要盡量長時間地牽制敵人,從而使主攻獲得戰果,而戰爭所需要的時間,在某一處戰場上可能是半個小時,在一次戰役中可能就是天、周或者更長的時間。

現在,我想進一步舉例證明同樣的原理和方法同樣適用於海岸的防禦和進攻。當一個國家處於戰爭之中,它與敵國的邊境都將成為被攻擊的對象。這就構成了邊境的防守問題。邊境所及的範圍又可用作進攻的起點,就構成了邊境的進攻問題。1870年法德兩國在陸地上的爭奪,以及前文所述的黎塞留所指揮的歷次戰爭,其共同點就是交戰雙方毗鄰,兩國擁有同一條邊界線。在戰爭史上,這種共同擁有邊界線的情況並非總是如此。日俄戰爭中,其戰場主要在中國國土上進行的;比利時曾是著名的戰場,而這些爭端都與比利時毫無利害關系。無論如何兩條正面戰線之間的這條界線,即所謂的軍事邊境,實際是交戰雙方所共有的。海戰則大相徑庭。在海上,海洋就成了政治邊境,盡管海洋是共有的,雙方中間間隔的海洋與其說是一條線,不如說就是一個處於二者中央將其分隔開來的位置,其作用相當於多瑙河。這就不難看出海洋的作用,一個國家真正控制了海洋,就能擁有相當於多瑙河的有利條件,英國就以其四面臨海的有利位置,可將優勢兵力任意投入防禦或者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