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史例述評(三)

在我們開始繼續探討黎塞留時期的法國如何與西班牙、奧地利作戰時,請你們先回想下我之前所談及的內容,即查理大公在多瑙河流域的戰爭。這些戰爭說明了集中、中央位置、內線的原理。法國與奧地利的戰爭卻提供了陸戰和海戰的實例。本章主要介紹英國海軍與荷蘭海軍的海戰實例。

我曾以法國的地理位置以及它與奧屬日耳曼和西班牙的戰爭為實例,說明了一些原理。這部分說明大致以1642年12月黎塞留離世為終點。以此為結束,是為了使用戰例推導出戰爭原理。請允許我在描述這些戰爭的時候,隨意引入其他的歷史實例。因為,我們必須從各種不同情況中去探索原理的共通性。我相信,如果一個人能領悟到集中原理也可以在海軍中運用,如設計艦船、組建艦隊、部署海軍、制訂作戰計劃,他將會受益頗深。

我接著從黎塞留離世開始寫起。黎塞留死後,他的繼任者馬紮然堅定地奉行黎塞留生前執行的總體對外政策。隨著時間的推移,錯綜復雜的歐洲局勢漸漸明朗起來。法國、荷蘭、瑞典、北日耳曼諸邦結成同盟,而其對手則是西班牙、奧地利、巴伐利亞、南日耳曼諸邦。一場始於宗教性質的戰爭,漸漸轉變成了以政治目的為主的戰爭。法國的力量越來越集中在敵人的右翼,而它的左翼的敵人則是日耳曼、比利時(即西屬尼德蘭)以及搖擺不定的意大利和加泰羅尼亞地區。法國內部穩定,國家的力量得到了集中和加強,它所培養出來的軍事將領們已經取得了多次勝利。相反,西班牙則國力衰落,加泰羅尼亞和葡萄牙的獨立運動使得西班牙焦頭爛額。1640年,葡萄牙再次獨立。

1646年,法國聯合瑞典侵入巴伐利亞,迫使巴伐利亞脫離奧地利的統治。之後,法國不顧正在與日耳曼作戰的瑞典,將重兵投入比利時。這時,它得到荷蘭的援助,可是好景不長,之後又被荷蘭拋棄。盟國所取得的成功引起了彼此的猜忌,內部開始分化。因為一個強大的鄰國是任何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荷蘭在這方面尤其顯著,因為條件所限,荷蘭無法在陸地上與法國抗衡,它無法容忍法國通過比利時將其邊界推向荷蘭一方。

1648年,荷蘭單獨與西班牙媾和,同年10月,日耳曼帝國和巴伐利亞撇下西班牙同法國、瑞典等國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合約》。這次和談,標志著三十年戰爭的結束。西班牙繼續和法國對抗。法國從日耳曼得到了阿爾薩斯地區,這樣,法國就將邊界推進了100英裏處的萊茵河,並依托得到的菲利普斯堡和布賴薩赫兩座要塞強化了對萊茵河的控制。這兩個要塞位於阿爾薩斯邊界的兩端。如果將伊比利亞半島戰爭的羅德裏戈城和巴達霍斯同這兩個要塞相對照,定會對你們有所啟發。利用羅德裏戈城和巴達霍斯可鞏固後方領土,並使其成為進攻的基地。1812年,威靈頓占領了這兩個地方,並以此為起點,向前進軍將法國逼出西班牙。

《威斯特伐利亞合約》簽訂後,法國和西班牙繼續交戰長達十年之久,而這時,歐洲舞台上出現了新的力量——英國。在克倫威爾的鐵腕和英國的軍事力量之下,英國的外交政策改變了,與之前斯圖亞特王朝時期的外交政策截然不同。因為,斯圖亞特王朝時期,國王與議會不合。克倫威爾作為英國絕對領袖的時期正值法國與西班牙繼續交戰的這十年。重建海軍成了英國新政府的首要工作,而這時的英國陸軍已經成為一支精銳。英國海軍的改革有兩個明顯特征:一是用專業的艦船和人員組成正規海軍,代替以往的商船和非正式兵力;二是由陸軍對海軍的紀律、戰術、戰略等方面進行訓練和管理,並組建一個高效的軍事組織。以往的傳統習慣使海員們無法適應新的變化,他們必須經受由陸軍組成的海軍戰士的嚴格訓練。一支具有獨特意義的全新的軍事化海軍出現了。

擁有了這麽一支強大的武裝,加上自己強大的陸軍,以及在六年戰爭中所獲得的鍛煉和昂揚的鬥志,英國完全有能力傲視歐洲。作為信奉新教的共和政體,英國冷眼旁觀了兩個天主教國家之間的戰爭。作為一個海洋和貿易國家,隔海的信奉新教的共和政體荷蘭成了英國的競爭對手。在共同的信仰下,兩國卻因為舊恨難消,加之在航海和貿易上存在的不平等而結下新仇。五十年前,英國支持荷蘭,使其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獲得自由,而這時,荷蘭以廉價的薪酬和運輸成本損害著英國的航運利益,搶到了英國大量的運輸業務。

至於克倫威爾的政策獲得支持的原因,一直存在爭議,因為他的政策難以看透,而且具有欺騙性。可我認為,其中的奧秘,在於他是一名虔誠的宗教信徒。他的理解是,世界的發展是上帝的旨意,他的政策是順應了上帝的旨意。克倫威爾認為,他手握著真理並得到上帝的指引。這種信念很危險,能導致國家政策的肆無忌憚和恣意妄為,這是一種為了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信念。但是,當時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包括政治家們,他們都認為,只要是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