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抗英戰爭(第2/6頁)

由於在與波斯的戰爭中取勝,獲得了對中亞地區競爭優勢的先手,俄國實質上是率先開始了征服阿富汗的第一步——操縱波斯國王穆罕默德入侵阿富汗的赫拉特。外高加索領土淪喪於俄國之手後,波斯一直企圖占領赫拉特以彌補損失。彼時的赫拉特歸杜蘭尼王朝殘余勢力統治,卡木倫尚在王位之上。俄國支持波斯的行動,勸多斯特·穆罕默德不要幹涉波斯對獨立於巴拉克紮伊王朝統治之外的赫拉特用兵。1837年11月,由俄國教官訓練的波斯軍隊3萬余人包圍赫拉特。波斯的行動和俄國的態度,使以印度為根據地向中亞擴張勢力的英國感到震驚。英國外交官亞歷山大·伯恩斯隨即被英屬印度政府任命為駐阿富汗的使節,企圖促使多斯特·穆罕默德同英國人建立反對波斯及俄國的同盟。

伯恩斯受到了盛大的歡迎,騎在一頭大象上和多斯特·穆罕默德之子阿克巴汗並肩進入喀布爾。談判過程中,阿富汗方面要求英國人承認自己有收復白沙瓦的權利,英國人予以拒絕,談判無法取得進展。多斯特·穆罕默德轉向俄國,接見俄國特使維特凱維奇。多斯特·穆罕默德在給俄國沙皇的信中寫道:“假使證明我不能抵抗那個惡魔般的部族(指錫克人),我自己必須同英國人聯合。這樣,他們將取得統治整個阿富汗的權利。”

與此同時,波斯軍隊困坐赫拉特城下,久攻不克。早在波斯軍隊入侵之前,赫拉特人已經得到消息,波斯人對“中亞的谷倉”的侵略已經迫在眉睫。赫拉特人將城外12裏以內的村莊全部燒毀,所有大麥、小麥連同飼料和牲畜都集中到城裏。城外的防禦工事經過了加固,護城壕也進行了清掃和加深。英國方面為探察阿富汗局勢,從英屬印度向赫拉特城內派來一名年輕中尉做觀察員。這個英軍中尉名叫埃爾德雷德·璞鼎查,他在英屬印度任職的叔叔是一個中國人都很熟悉的角色——參與負責印度殖民事務達40年之久的亨利·璞鼎查。幾年後,亨利·璞鼎查受命全權指揮第一次中英鴉片戰爭,代表英國在中英《南京條約》上簽字,成為首任英國駐香港總督。

波斯軍隊有3萬多人,擁有強大的火炮,於1837年11月開始圍城。波斯國王穆罕默德為了鼓舞士氣,下令將抓到的第一名阿富汗俘虜在自己面前用刺刀戳死。波斯火炮設在城西一片坍塌的房屋廢墟上,大肆轟擊倒塌的胸墻。意志堅決的阿富汗人不僅修好被毀的工事,並且還在後方修築了新的防禦工事。圍城戰第一個月結束後,璞鼎查在日記中寫道:“波斯人已經消耗了幾千發炮彈,但與開火時相比,無甚進展。”

嚴冬季節裏,圍城之戰一直拖延下去,勝負難分。波斯軍隊的將領們彼此不合,相互拆台,幸災樂禍。阿富汗人則常在夜間沖殺出來,襲擊崗哨,搗毀正在修建的波斯工事,殺死波斯士兵和民夫。璞鼎查一定程度上充當了軍事顧問的角色,為赫拉特守軍出謀劃策。1838年2月,璞鼎查甚至作為卡木倫的使節,出城訪問了波斯軍營。波斯國王穆罕默德對璞鼎查以禮相待,但是告之他:直到自己有一支軍隊駐紮經赫拉特的城堡,否則自己是不會感到滿足的。4月,英國公使麥克尼爾來到赫拉特,在赫拉特城和圍城的波斯軍營中展開斡旋。俄國公使西蒙尼奇伯爵也加緊活動,鼓勵波斯國王穆罕默德堅持攻城。麥克尼爾與西蒙尼奇由此發生沖突,波斯國王選擇站在俄國人一邊。麥克尼爾隨即與波斯斷絕外交關系,離開波斯軍營。他代表英國政府向波斯表示最強烈的不滿,聲明英國認為,波斯占領赫拉特是一種“敵對行為”。

6月24日,俄國軍事顧問團團長比洛夫斯基將軍組織總攻,波斯軍隊從赫拉特五個不同的地點同時發動攻擊。波斯人在四個地點被擊退,但其敢死隊在第五個地點拼死前進,攻占了城壕和其他工事,赫拉特城防終於被圍攻者突破。據英國人的資料記載,接下來的事情,璞鼎查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沮喪的阿富汗人三五成群地往後撤退,指揮守城的宰相雅爾·穆罕默德也灰心喪氣,正在飛奔逃跑。璞鼎查抓住這位宰相的手臂,罵他是怕死鬼,把他拖到被打開的城防缺口處。最後,璞鼎查終於如願以償地看到,這位發了狂的宰相痛打那些退卻中的阿富汗人。阿富汗人為了逃避雅爾·穆罕默德的拳打腳踢,掉過頭來沖向破城的波斯敢死隊。這下反過來輪到波斯人驚慌失措,丟下打開的缺口,撤了下去。赫拉特守住了,雙方都死傷慘重。比洛夫斯基在戰鬥中被打死,多名俄國顧問負傷。

危機依然嚴重,雅爾·穆罕默德無法恢復阿富汗人的士氣。圍城的波斯軍隊也失去了鬥志。雙方供應匱乏,赫拉特城中發生了饑荒,連圍攻一方的軍營裏也被可怕的饑餓籠罩。1838年8月,英國人的外交照會送到波斯軍營。赫拉特久攻不下,又有英國入侵的傳聞,波斯國王穆罕默德只能答復道:“我們同意英國政府的全部要求。我們不願打仗了。假若不是為了友誼的關系,我們不會放棄對赫拉特的圍攻。”就這樣,9月8日,垂頭喪氣的穆罕默德跨上自己的坐騎,波斯軍隊以維持英波友誼為遁詞,全部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