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帝國的輝煌(第2/6頁)

帖木兒無久居之地,他保持著遊牧軍事貴族的習俗,在馬背上度過了一生。凡敢於抵抗他的軍隊,不論城鎮鄉村,均被化為廢墟。帖木兒的武士們會用戰敗者的顱骨堆起高高聳立的尖塔,做成盛放美酒的酒杯。征服波斯時,由於橫征暴斂,伊斯法罕爆發起義,殺死了帖木兒的稅吏;帖木兒隨即下令大屠殺,將成千上萬死者的顱骨築起尖塔。攻克薩布紮法爾時,他更用活的俘虜、石塊和泥土壘成尖塔。在設拉子城外,帖木兒遭到穆紮法爾王朝猛將滿速兒王子的猛攻。滿速兒率數千重裝騎兵發起沖鋒,兩度擊中帖木兒的頭盔。滿速兒最後被帖木兒的兒子沙魯哈殺死,沙魯哈將滿速兒的頭顱扔在自己父親腳下,高聲道:“願您所有敵人的頭顱,都像這個驕傲的滿速兒的頭顱一樣,放在您的腳跟前!”穆紮法爾王朝的諸王子,除了兩個在從前的宮廷傾軋中被自己的親人弄瞎眼睛之外,余者都被帖木兒處死。正如史學家吉本所說:“帖木兒就這樣滅絕了這剛毅勇猛的民族中所有的男子,聲稱這是他對一個敵人的英勇深表敬意。”

遠征印度,則是帖木兒內心積蓄已久的復仇之戰。當年察合台汗國的東、北、西三面都是其他蒙古汗國,要擴張領土只能南下印度。從13世紀下半葉開始,察合台汗國軍隊連年進攻旁遮普,屢遭慘敗。數千名被俘的蒙古士兵,連同他們的指揮官——察合台的王子們被縛送到大象的巨足下被踏死。史家有言:“蒙古人對印度,對它的氣候和對這裏的大象,留下了痛苦的記憶。”百年之後,帖木兒與他的將軍們商討有關入侵印度的問題,後者鑒於事關重大,且與印度相距遙遠,一致反對這個計劃。誰知帖木兒居然從《古蘭經》中找到了真主的啟示:“先知啊!同那些異教徒和不信教者作戰吧!”帖木兒吟誦了這句詩後,各種反對意見都鴉雀無聲。

1398年,帖木兒繼承察合台諸汗的傳統南侵印度,而當年的對手德裏蘇丹國已不復先前的強盛。帖木兒渡過印度河,一路勢如破竹,在朱木拿河畔擊潰印度軍隊。帖木兒下令四周挖掘深溝,將大批水牛拴在一起,系在釘有鐵鉤的三叉樁子上,組成障礙物。然後,曾令察合台王子們喪膽的印度戰象在火攻下逃散了,人們形容“那些龐然大物的戰象就如黃牛一般被趕走”。帖木兒的軍隊開進了德裏,跟著便是大屠殺和洗劫。史家記載:“有些士兵得到了一百五十名奴隸、男人、婦女和兒童,便把這些人帶出城去;而一些娃娃兵每人也分到二十個奴隸。其他擄獲品,諸如寶石、珍珠、紅寶石、鉆石、紡織品、帶子、金銀器皿、錢幣、盤子以及種種古玩珍奇,真是不計其數。”帖木兒勝利進軍一直推進到恒河,最後重新渡過印度河,經阿富汗北返,身後留下一片饑荒和混亂。

1399年,帖木兒再次出征格魯吉亞,一路攻入小亞細亞。西瓦思(即今土耳其錫瓦斯)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最後投降時,帖木兒下令將四千名阿爾明尼亞(即今亞美尼亞)士兵活埋,據說他還“讓他的騎兵在婦女和兒童身上踩踏”。帖木兒此次出兵的直接目的是驅趕自己的宿敵、劄剌亦兒王朝君主艾哈邁德,埃及的馬木路克王朝卻為艾哈邁德提供避難。1400年,帖木兒率大軍橫掃敘利亞,年底在大馬士革城外擊潰埃及軍隊;1401年初,帖木兒飽掠之後退出了大馬士革。

這時,堪與帖木兒匹敵的對手終於出現,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從小亞細亞迷漫的硝煙中現身。他是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的征服者,1396年9月25日,他在尼科波利斯(今保加利亞北部洛維奇大區的尼科波爾)附近一舉擊歐洲各國十字軍騎士組成的聯軍,獲得了“耶利迪裏姆”(Yildirim),意即“閃電”的稱號。他統治的奧斯曼帝國向東推進,吞並了安納托利亞的一系列小邦,丟失了領地的酋長們紛紛去投靠帖木兒,招請這位同是突厥人的帖木兒大帝來幹涉小亞細亞局勢。自負的巴耶塞特一世有勇力挑戰帖木兒的尊嚴,他收留了帖木兒的敵人——土庫曼黑羊王朝的國王卡拉·優素福。帖木兒寫信要求巴耶塞特一世交出艾哈邁德,這種違反穆斯林傳統的行為遭到斷然拒絕。巴耶塞特一世回信開頭即罵道“讓那頭名叫帖木兒的貪狗知道”,這徹底激怒了帖木兒,兩強之間的一場惡戰不可避免。

1402年7月20日,帖木兒與巴耶塞特一世在安卡拉東北的奇布卡巴德爆發會戰。雙方參戰兵力達100萬人,帖木兒大軍約60萬人,人數占優勢,還配有32頭印度戰象。早晨6時,雙方列陣完畢。帖木兒大軍有14萬名輕重騎兵;重騎兵是主力,人馬皆披鎧甲,配備弓、戰斧、長矛、彎刀;輕騎兵人馬都沒有甲胄,攜帶2—3張弓、3個巨大的箭袋和1把短彎刀。帖木兒把主力擺在兩翼,布置了預備隊。按照奧斯曼土耳其軍隊的習慣,巴耶塞特一世把軍隊分成三個部分,即左、中、右三個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