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德國的崛起(第5/7頁)

德國在毫不慌亂地組織國民行為方面有著天生的能力,這種天賦通過自身力量的協調一致而變得異常強大,這種無條件地服從就體現在德國陸軍身上。德國的陸軍所依賴的人口比包括俄國以西在內的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要高出許多,而且其增長率也比歐洲任何國家要高。自從1870年普法戰爭以來,德國的人口已經大幅度增加了,從4000萬人增長到了6000萬人,現在還在以每年80萬人的速度增長。從陸軍的規模和質量來看,德國的陸軍完全能夠保持它的領先地位。哪怕是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德國也能依靠自己獨特的地理地位在軍事上占據優勢。在不考慮其他軍事因素的前提下,假設諸歐洲強國如俄國、意大利、法國和英國,將德國和奧匈帝國緊緊包圍,德奧兩國就會受到各方面的連續打擊,就如同反對路易十四和拿破侖的聯盟那樣。但是德奧兩國的中心地位帶來的好處遠遠要比所經受多方面打擊的損失要大得多,它能夠同時應對多個方面的敵人連續的打擊。這樣一來,德奧兩國就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對付力量薄弱的敵人,將其各個擊破;而地理上的中心位置有利於它方便地在內線調動軍隊,內線的含義就是最短最直接的線路。這種距離上的優勢能夠讓它更迅速地展開行動,從而節省不必要的時間,就像一句非常著名的格言說的那樣:“勝負就在5分鐘之間”。

由於上述種種原因,處於一個圓圈中心位置的國家,遠遠比那些分布在圓周邊緣的國家更加方便采取軍事行動,現在這種優勢便集中在德奧同盟這一邊,還通過鐵路的連接使這種優勢得到了有力的增強。這個鐵路系統的大部分區域都處在德奧同盟的嚴密控制之下,可以根據商業或者戰略的需要而有組織地運送各種貨物。這些情況能夠有效地加強德奧同盟之間的相互支援,這種互利互惠的關系已經被歐洲各國默認。無論是對它們之間的任何一方而言,還是從總的國際關系來看,兩者的分裂都會給它們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還有,德國與奧匈帝國的領土緊緊相連,從北海和波羅的海貫穿歐洲直抵亞得裏亞海,這也給兩國的軍事和商品貿易帶來了便捷的條件。與此相關聯的是,由於土耳其自身難保,從愛琴海畔的薩洛尼卡向地中海出擊是德奧同盟一個呼之欲出的打算。

從上述的情況來看,奧地利在去年的吞並行動以及它建造4艘無畏艦的計劃或許是一種信號。如果奧地利得到了愛琴海邊上的軍事據點,或者借助海軍的力量有效控制住了亞得裏亞海,那它就可以借助自己強大的海軍力量將愛琴海和亞得裏亞海之間的地區據為己有。奧地利在這一地區的利益要求與意大利有沖突,也會激起歐洲國家的公憤。我們無法忘記,在半個世紀之前,想要向意大利半島擴張的奧地利還占有著意大利的大部分土地,包括威尼斯和米蘭,而在1718年到1733年之間,奧地利還有一段時間占據過那不勒斯和西西裏。在意大利的侵略遭受挫折後,奧地利將目光轉向了亞得裏亞海的另一側——巴爾幹半島。隨之意大利對奧地利的抵禦重點也轉向了這邊,因為對亞得裏亞海的控制關系到它的生死存亡。亞得裏亞海最寬的地方不超過150英裏,出口處的寬度不到40英裏,意大利不會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和它東部邊界相鄰的海域落到軍事強國奧地利手中,如果奧地利占據了這片海域,就會將整個海域作為它的基地,那樣一來意大利就面臨著滅頂之災。因此,種種不滿使得意大利從來沒有對奧地利產生過親近之情,雖然那裏是他們王後的祖國,不過,他們對生活在的裏雅斯特和特倫托的意大利人仍被奧地利統治深表不滿。上述種種原因表明,意大利同奧地利之間根本不會達成和平協議。人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認識到巴爾幹局勢的變幻以及這片地方對世界格局至關重要的影響。而巴爾幹半島的代表城市是以世界上最偉大的兩位政治家及征服者命名的君士坦丁堡和亞歷山德裏亞。

德國和奧匈帝國組成的強大同盟有著共同的軍事目標,這些都在德國海上力量的發展和奧地利在巴爾幹的兼並中得到了體現。德國是奧地利的忠實盟友,它的支持決定了奧地利的成功。奧地利采取這種行動一方面是出於眼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為了在國際上提高自己的威信。吞並波黑兩省後,奧地利首相曾經說:“一定要快刀斬亂麻,不然事態的發展會對我們不利。”這話實際上是在說,剛剛在君士坦丁堡取得成功的土耳其青年黨人在自己壯大以後,可能會反對將波黑並入奧地利,就像他們之前面臨著戰爭的威脅,卻依舊拒絕讓希臘獲得克裏特島一樣。奧地利還坦言自己要繼續執行對外擴張政策,讓奧匈帝國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除此之外,奧地利還有向愛琴海和地中海擴張的打算。如果奧地利全國上下都能支持這一目標的話,就不會顯得那麽畏首畏尾了。然而,組成奧地利的多個民族之間的爭端使得奧地利無法團結一致,而一項堅定宏偉的對外政策會將奧地利的全體國民都組織起來。雖然奧地利的財政不是很富裕,但擴張愛琴海所帶來的商業利益會讓它更加堅定地沿著既定目標前行,最近事態的發展已經顯示出對奧地利的抵禦軟弱無力。當然,奧地利也要考慮在歐洲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但當前的國際狀況是俄國奄奄一息,德奧兩國卻實力強大。德奧兩國的聯合行動向我們證明,它們兩國的關系是一塊鐵板,以其非常穩定的因素在當今國際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