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3/5頁)

陷入中共部隊包圍圈中的米文和依然相信自己吉人天相,能逢兇化吉。他在動員會上用《孫子兵法》中的“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的名句鼓勵部下,決心利用村莊圍擋優勢與共軍決一死戰。

兩軍對壘,相對來說解放軍方面處於劣勢。張公店一帶是平原,除了村莊,村外都是大片的莊稼地,連個山丘土堆樣的掩體都沒有。指揮戰鬥的中原野戰軍一縱司令員楊勇經過考慮,命令部隊白天挖戰壕,圍而不打,養精蓄銳。7日晚九點半,楊勇一聲令下,一縱從東、南、西三面向一八一師發起了攻擊。

戰鬥打響後,一縱一旅在張公店西北方向,旅長李志平下令一團向小李莊攻擊,二團向付堂村攻擊,三團在南面進行阻援,防止張閣村之敵前來增援。一團組織了幾次沖鋒,一八一師憑借戰壕優勢,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幾次進攻都不見成效。於是李志平調集火力,朝著一個方向猛轟,趁硝煙彌漫之際突破了幾米寬的壕溝,終於打開了一個缺口,半夜時分一團率先突破小李莊,殲滅敵人一個連的兵力,突擊到張公店附近。

李志平和劉占理是昕昕中學三班的同班同學,也是楊雲楓籃球場上的對手。當年畢業之後,回到老家蕭縣不久,昕昕中學的宋老師就把他的材料通過地下組織傳給了蕭縣中共組織,把他作為進步青年列為中共地下黨爭取的對象。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和培養,李志平被吸收入黨,並逐步成長為當地地下組織領導的抗日武裝的領導人。抗日戰爭結束後,李志平率領的地方武裝被編入正規部隊,經過幾年出生入死的磨煉,他本人成長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的一名旅長。

一團團長把兩個看起來像軍官模樣的俘虜拉到了李志平的跟前,經過突審,兩個俘虜交代了一八一師師部、炮兵營和五四一團駐紮在張公店,五四三團駐紮張閣莊、時莊。李志平如獲至寶,立即將此消息報告給司令員楊勇。擒賊先擒王,楊勇下令集中精銳兵力進攻張公店,拿下一八一師師部。

一旅主力攻擊張公店西門至北門之敵,以一部分兵力監視張閣莊之敵,防止他們前來增援;以二旅主力攻擊張公店南門至東門之敵,以一部分兵力包圍時莊、小張莊之敵。在華野孫繼先三縱、中野陳錫聯三縱等配合下,一旅一團從西寨門北側,二團從西寨門南側,二旅四團從北寨門同時發起了攻擊。

一、二旅奮勇突進,在付出極大傷亡後,攻入了寨墻。米文和指揮部隊一次次進行反撲,企圖把突入的解放軍趕出去,一縱戰士誓與陣地共存亡,接連打退了敵人的四五次反撲,戰鬥進入白熱化狀態。8日晨,增援部隊抵達後,終於把敵人壓縮到了村子的東南角。

8日上午十一時,司令員楊勇下令發起總攻。米文和孤軍死守,部隊傷亡慘重,自知無法堅持,決定采用過去的一貫伎倆,趁最後防線沒有被對手攻破之前,悄悄逃離。米文和化裝成拾糞的老農,左胳膊挎個筐子,右手拿把鐵鍁,和兩個同樣裝扮的人一道不慌不忙地向村外田野裏走去。他們剛出村沒走多遠,被守點的一縱士兵們發現。巧合的是,這幾位士兵都是從農村出來的,看到眼前的景象感到很是奇怪,農村老漢外出拾糞,為了多搶一泡屎,一般都是一個人悄悄出村,不可能幾個人一道去找活。況且附近幾個村莊都在打仗,槍炮聲不絕於耳,老百姓早都躲起來了,哪有這個時候還冒死去拾糞的。

“站住!”一旅陣地上,戰士們大聲喊道。

米文和隨從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企圖蒙混過關:“長官,俺老漢出來拾糞也不行啊?”

“行是行,但是我們要例行檢查一下。”幾名戰士提槍一起圍了過來。

“把你們的右手伸出來給我們看看!”

無奈之下,米文和與兩個隨從極不情願地伸出了手。其他兩人伸出的是右手,只有米文和伸出的是左手。一旅戰士挨個檢查,輪到米文和時,見他伸出的是左手,一下把他的左手打了回去,大聲說道:“你分不清左右手啊?”檢查完米文和的右手,一名戰士看出了端倪。

“你們三個不是拾糞的,統統給我舉起手來!”一名戰士大喊一聲,幾支槍同時對準了米文和三人。

“共軍兄弟,行個方便吧,放我們一條生路!”見偽裝被識破,其中一個“老漢”從糞筐中掏出三條“小黃魚”遞了過來。

“收起來,解放軍不吃這一套!”

幾個人被帶到臨時指揮所後,李志平挨個看了看三人的手,然後笑著對米文和的兩個隨從說:“你倆知道為啥會暴露嗎?聽我給你們嘮叨兩句,咱們都是抱槍打仗的,軍人的手和老百姓的手不一樣。你們兩個右手食指上有老繭,這是長期扣扳機磨出來的,說明你們過去當過兵,但你們手上的老繭現在不硬了,說明你們好幾年沒再摸過槍了!不摸槍幹啥去了?當官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