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2/5頁)

“劉總司令,我是黃百韜,郯城從傍晚起受到共軍猛烈攻擊。”

……

防守各地的國民黨部隊在解放軍出其不意的攻勢面前,紛紛向徐州“剿總”報告,都說遭到共軍主力攻擊,請求救援。劉峙驚得滿頭大汗,自言自語道:“我分析得沒錯吧,殺豬進城,殺豬進城,他們果然沖著徐州來了。”

解放軍制造的假象是全力圍攻徐州,蠢笨的劉峙果然中計,篤信華野和中野兩大主力必然會聯合攻擊他的老窩,因此在部下面前常常自詡前期對情報把握準確,分析到位。其實解放軍分路進攻的消息都是真的,但打仗虛實結合,真真假假,郯城之戰是真打,為了清除挺進徐州地區的障礙,解放軍對郯城是志在必得,而其他方面的進攻其實是佯攻。就像人在遭受攻擊之時,最自然的反應是收縮兩臂,護頭防胸,部隊打仗也一樣。為加強徐州護衛,劉峙一方面向南京國防部報告,聲稱“徐州告急”,一面急令離徐州最近、集結於曹八集地區的李彌兵團迅速向徐州收縮,已向蒙城地區開拔的孫元良兵團中途折返,其余各兵團也都根據命令盡快向徐州靠攏。

蔣介石和國防參謀部作戰廳面對共軍“全面開花”的攻勢,不能確定共軍主力到底指向何方,因此在部隊調度上遲疑不決,這為華野和中野實現作戰意圖提供了機會。

中計上當的不僅僅是劉峙,蔣介石、何應欽、顧祝同等發現華野、中野重兵“圍攻”徐州的企圖時,同樣決定放棄徐州以西防區,緊縮防線,把邱清泉二兵團、劉汝明第四“綏靖區”和孫元良的十六兵團東調,鞏固徐蚌防線以確保徐州安全。

面對解放軍的突然大規模進攻,國民黨部隊各兵團也是洋相百出。邱清泉第二兵團原來駐防在徐州以西,山東河南交界的菏澤、開封、商丘一帶。邱清泉此人身為兵團司令,卻守舊迷信,從心裏一直不願在那一帶駐防,因為商丘的“丘”與他的姓“邱”諧音,商丘就是“傷邱”,弄不好還會“喪邱”,為此曾多次找理由要求換防別地,終沒能如願。這次解放軍采取佯攻策略,邱清泉正好找到了借口,他立即命令部隊向徐州收縮。

抗戰結束後,邱清泉為博得蔣介石寵信,不但對蔣言聽計從,打起仗來更是像個“瘋子”一樣不要命,對解放區瘋狂噬咬,解放軍對其深惡痛絕、恨之入骨。這次終於等來了機會,中野豈能善罷甘休,誓言要好好教訓一下不可一世的“邱瘋子”。在撤退的隊伍裏,邱清泉第二兵團第五十五軍的一八一師落在了後面,11月6日,當他們逃到馬牧集、牛王崮之東南十余裏張公店時,被中野一縱和華野三縱從西北兩面追了上來。楊勇一縱和孫繼先三縱實行迂回穿插戰術,截斷了他們逃跑的路線,7日拂曉前將一八一師部及五四一團、五四三團圍在了張公店、張閣莊一帶。

一八一師師長米文和被圍後,率部龜縮在張公店及以東的胡樓,東北的馬莊、寺前頭、東魏莊,南邊及東南的張閣、時莊、小張莊、胡莊等方圓幾公裏的八九個村莊裏。米文和把他的指揮所臨時安置在張公店小學,隨即命令就地深挖戰壕,構築工事,意圖負隅頑抗。7日上午當米文和發現被解放軍重重包圍突圍無望後,立即發電報向邱清泉求救。發出去的兩封電報均泥牛入海,米文和惱羞成怒,氣急敗壞地邊罵邊對發報員吼道:“繼續發,直到‘邱瘋子’回復為止!”又連發兩封加急電報後,終於盼來了邱清泉的回復。但他怎麽都沒有想到,電報只有四個字——“固守待援!”看到置一八一師於死地而不顧的四字電報,米文和絕望地拍桌子摔茶杯,破口大罵邱清泉不但是個“瘋子”,更是個“騙子”。

米文和罵邱清泉是“騙子”,絕非空穴來風,裏面還有故事。一八一師原屬於劉汝明第四“綏靖區”序列,因劉汝明與第三“綏靖區”司令官馮治安暗中勾結,想據守徐州保存實力,此事被保密局特務暗中獲悉,立即上報南京保密局和國防部,蔣介石知道後大發雷霆,立即將劉汝明部調離徐州,前往蚌埠一帶待命。為了削弱劉汝明兵團的兵力,蔣介石還暗地裏指示邱清泉拉攏賄賂一八一師師長米文和,讓他“自願”留在商丘一帶駐防,歸邱清泉節制。倒黴的一八一師,在寡頭大佬們手中無非就是一顆可以隨意擺布的棋子。

米文和事先不清楚的是,一八一師之所以陷入困境,完全是中了邱清泉的圈套。在作戰會議上,邱清泉再三贊許一八一師“作戰勇猛,善於防衛”,實際上是有意讓他們殿後掩護自己的直屬部隊撤退。等到米文和明白了這一點,為時已晚,他也只能捶胸頓足,狂罵“邱瘋子”陰險狡詐,讓一八一師做了冤大頭。其實邱清泉有一點說的還是實情,即一八一師的確是支戰鬥力較強的部隊,尤其善於陣地防禦,長於在平原地帶構築工事,憑借陣地火力防守並實施反沖鋒。以前,米文和帶領一八一師曾經兩次與解放軍遭遇過,雖被重創,但他都在關鍵時刻得以僥幸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