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4/5頁)

李志平說完,兩個人耷拉下了腦袋。

走到米文和面前,李志平同樣笑著說:“你這個人更特殊,你的手和他們兩個不一樣!”

米文和聽到這句話,渾身打了個冷戰。

“第一,你的左右手不一樣,左手綿軟,幾乎沒什麽繭子,但右手粗糙,老繭密布,莊戶人幹活不可能只用右手,所以你不是農民;第二,你的右手和別人又有不同,你不光食指有繭,手掌上也有繭。有經驗的人一看,這是長期使用手槍,準確地說是使用勃朗寧手槍留下的印跡。在部隊裏能用上這種手槍的可不是一般人,最起碼也是旅長以上的官,不知我說的對不對?”

聽完李志平的話,久經沙場的米文和滿臉虛汗,杵在原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見紙裏包不住火,三人只得交代了各自的身份——一八一師中將師長米文和、少將師參謀長董汝桂和少將參議張述文。

上午十一時,總攻開始後,一旅李志平指揮一團主力由西向東,二團主力迂回到小學南側,由南向北,七團三營在一、二團之間的東南側攻入,先集中炮火向敵師部轟炸,槍炮聲震天,喊殺聲不斷;二團用炸藥包炸開院墻,首先突入院內,接著一團、七團等也陸續突入,手榴彈的爆炸聲、槍聲嚇得敵人不知所措,他們大喊著“不要開槍,我們投降”。在“繳槍不殺”“解放軍優待俘虜”的呐喊聲中,一八一師殘余人員高舉雙手從墻角、從掩體中慢慢地走了出來。其余向張閣莊逃竄的殘敵在一旅三團、二旅四團等截擊下,於張公店與張閣莊之間的野地裏悉數被殲。

國軍一八一師部與五四一團被殲後,駐守在張閣莊的五四三團也預感到了末日即將來臨,惶惶不可終日。一旅二團已經把他們圍了個結結實實。打也打不過,逃也逃不走,只有投降一條路,可又不甘心,五四三團便提出有條件投降。

五四三團團長胡樹基派老鄉送出一封信來,說:“我們準備投降,望貴軍停止攻擊……請求保證官兵生命安全,不侮辱人格,掩埋死者,醫治傷員。”李志平看過後答復:“命令你們迅速繳槍,不得拖延時間。”“必須保證不破壞任何武器。”

下午四點多,胡樹基又派兩個傳令兵向李志平提出想法:把槍放在村內,隊伍成兩路縱隊,高舉雙手走到村外集合。並要求中共部隊後撤五十米。李志平同意了他們的投降方式,但對部隊後撤五十米的要求嚴詞拒絕。

時間過去一個多小時,村口仍然沒有動靜。

李志平見五四三團遲遲不肯投降,估計還有拖延待援的幻想,於是立即報告了司令員楊勇。楊勇立即找到米文和,說明我黨的政策,讓他給胡樹基寫信,敦促五四三團立即投降,否則,將就地殲滅。

到了這個時候,米文和知道五四三團繼續抵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所以乖乖地寫好信讓自己的副官送過去,李志平派團長晉士林陪同前往。晉士林進入五四三團陣地後,向他們闡明解放軍部隊政策,一貫優待俘虜,尊重人格,不打不罵,希望他們盡快放下武器,不要再與人民為敵。同時,嚴正聲明,解放軍已經把這裏重重包圍,攻陷張閣莊是易如反掌,勸誡他們不要自取滅亡。

心存一絲幻想的胡樹基仍然猶豫不定。

“我說胡兄,你是團長,我也是團長,團長幹啥的?帶兵打仗的。打仗靠個啥?一要有上峰指揮,二要有友軍幫襯支援,可你們現在呢?上面指揮的米文和、董汝桂和張述文被我們抓住了,左右幫襯支援的五十一團被一個不留地殲滅了,這仗還能打嗎?識時務者為俊傑,你不能榆木腦袋一個呀!”

晉士林入情入理的勸說終於起了作用。當天下午五點,五四三團全體官兵在團長胡樹基帶領下繳械投降。

新華社11月11日發布了“淮海地區戰役開始,全殲商丘逃敵一個師”的消息,公布全殲敵五千六百余人,其中斃敵一千六百余人,俘敵師長米文和及部下四千余人,繳輕重機槍一百六十挺,炮三十七門,長短槍一千八百七十余支,子彈三十余萬發及其他大批軍用物資。

看到這些消息,劉峙氣得拍著桌子大罵了十幾分鐘,司令部內的大小軍官個個嚇得魂不附體。罵完之後,劉峙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不祥之兆啊,“徐蚌會戰”剛剛開始幾天,何基灃、張克俠臨陣倒戈不說,北面黃百韜兵團就損失了王洪九部,西面邱清泉兵團損失了一八一師,這仗怎麽打啊!此時,他唯一期盼的就是杜聿明趕快從東北回來,把擔子一交,就沒他劉峙什麽事了。

楊勇一縱取得勝利的消息傳到了華野司令部,得知自己的老同學李志平在這場戰鬥中拔得頭籌,智捕米文和後,楊雲楓興奮不已。他告訴粟裕代司令員說:“我這位老同學李志平雖然籃球打得不怎麽樣,但現在看來,這家夥擅長識手掌看面相,等今後淮海戰役勝利了,說不定戴個‘二餅’,舉個白旗,到大同街或者二馬路去當半仙掙大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