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南京,總統府。

蔣介石身著戎裝,握著手杖站在地圖前沉思。

參謀總長顧祝同走進蔣介石辦公室。

兩人在沙發上坐定,蔣介石先是長嘆一聲,然後說道:“‘共匪’兵臨城下,咄咄逼人,關鍵時刻,健生堅決不肯到徐州去,而經扶又沒有能力指揮這麽大規模的徐蚌會戰,真是令人頭疼啊!”

稍做停頓,蔣介石接著又說:“今天都11月3號了,我本來打算4號親自去趟徐州,見見部隊的主要將領,希望大家在關鍵時期能夠齊心協力。但是,4號又臨時有事,走不開了。這樣吧,墨三,你代我去趟徐州,與他們見見面,把作戰計劃部署一下,同時也給他們鼓鼓勁。”

委員長說話看似商量的口吻,顧祝同知道,越是這樣的口氣越不能拒絕。他站起身來,打了個立正,“卑職即刻飛赴徐州部署‘徐蚌會戰’事宜!”

4日一大早,顧祝同帶著作戰廳廳長郭如桂乘專機飛往徐州。

顧祝同和郭如桂雖然第一次來到位於文亭街上的徐州“剿總”司令部——徐州道台衙門,但兩人都知道,這個地方過去曾是抗戰時期第五戰區長官司令部的舊址,李宗仁將軍在這裏組織了規模空前的徐州會戰,取得了名揚中外的台兒莊大捷。兩人於道台衙門前佇立許久,擡頭仰望三十米寬、六米高的巨大照壁,感慨萬千,恍如隔世。院子是同一個院子,照壁還是同一塊照壁,但風雲變幻,物是人非,主人變了,歷史還會重演嗎?劉峙能重續李宗仁昔日的輝煌,統領八十萬大軍取得扭轉乾坤的大捷嗎?

想到這些,兩人心裏空落落的,同時嘆了一口氣,走進了辦公樓。

當日上午,在徐州“剿總”司令部辦公樓裏,正在召開一次重要的戰前軍事部署會議。顧祝同坐在首位,一邊是“剿總”司令部高官劉峙、李樹正、李延年、馮治安、劉汝明,還有郭如桂,副司令杜聿明被蔣介石派到東北“救火”還沒有回來;另一邊依次坐著邱清泉、黃百韜、李彌、孫元良等兵團司令,一批軍師長們齊刷刷地坐在後排。除了這些高官,李婉麗也在會場內,一邊做著會議記錄,一邊調度勤務兵端茶倒水。

會議開始後,顧祝同先讓郭如桂把全國的形勢以及東北戰場作戰的情況向大家做了通報,接著介紹了幾天前國防部會議上確定的以“守江必先守淮”為主旨的作戰計劃。

大家聽完國防部制定的作戰計劃,個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鑒於是委員長蔣介石親自審定的方案,誰也不敢站出來說三道四。當顧祝同讓大家發表意見時,各兵團司令才紛紛大倒苦水,似乎四面八方都能感受到來自共軍的壓力。

第二兵團司令邱清泉,性格特立獨行,性情暴躁狂妄,打起仗來不要命,人稱“邱瘋子”。他一如既往地率先發言,說:“共軍華東野戰軍第三、八、十、十一縱隊及兩廣縱隊都在魯西南,先頭部隊已經到了曹縣、成武,離我部所在的商丘路程不遠,第二兵團的壓力不輕啊!”

第七兵團司令黃百韜不是黃埔嫡系,也沒有過硬後台,說話做事向來謹慎,外加患瘧疾尚未痊愈,身體虛弱,此時苦著一張憔悴的臉說:“郯城以北地區發現大規模共軍主力,七、十、十三縱、魯中南縱隊等都有集結的跡象,恐怕不日就將攻擊我七兵團。”

第十三兵團司令、黃埔四期生李彌,向來以避重就輕、明哲保身出名,當時他的部隊固守在碾莊圩、曹八集等區域;黃埔一期生孫元良雖資歷深厚,儀表堂堂,但一遇硬仗就開溜,亦有“飛將軍”之名,當時他的部隊駐紮在宿州一帶。在會上,李彌和孫元良兩人如事先商量好似的,如出一轍地報告所部周邊發現大量共軍部隊集結的情況,令會場的氣氛更加緊張壓抑。

第三“綏靖區”司令馮治安常年帶兵作戰,在抗戰中更是有不俗表現,遇有戰事向來不退卻,但礙於自己是馮玉祥西北軍出身,並非國民黨中央軍嫡系,在這樣的會議上不敢直白說出自己的想法,只能拿杜聿明的觀點說話:“杜副司令還是希望以攻為守,向北進發奪回濟南,我也認為切實可行,可現在……”

大家各自發表見解,討論異常激烈,絕大部分人覺得不論華東野戰軍的主力在哪,徐州“剿總”各兵團在徐蚌之間一字排開,非常不利。

到了顧祝同說話的時候了。只見他沉下面孔,一字一句地說道:“各位說的都有道理,但從長遠看,我們還是要收縮兵力,固守徐州,將部隊集結於津浦路兩側地區,以便加強徐蚌之間的防禦,阻止共匪繼續南下,禍及首都南京。我看,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把徐州‘剿總’司令部移到蚌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