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從世變陵谷新(第4/6頁)

可見黃冊的執行機構,基本上已經癱瘓了。沒人把它當回事,除了會用駁費創收之外,已經沒有任何用處。

張居正雖然倒台,可他留下的政治遺產,讓大明結結實實地續了幾十年命。在萬歷後期、天啟和崇禎三朝,後湖黃冊庫一如既往,時時上疏,呼籲嚴查黃冊弊端,朝廷也煞有介事地下文訓誡。不過無論皇上還是滿朝臣工,包括黃冊庫自己,都明白這只是刷刷存在感,並沒有什麽人當真。

黃冊地位跌落至此,地方上攢造時的態度自然更加虛應故事,胡亂敷衍。

明清鼎革,到了順治十三年(1656年),戶部尚書孫廷銓向順治皇帝匯報天下戶籍情況。順治問他,是否搜集到了前明黃冊戶籍文件?孫廷銓苦笑著回答說,他搜羅到一些府縣在崇禎十五年攢造的黃冊,裏面的戶口和數字,居然是原樣照抄洪武年的冊籍,一模一樣。

這些官員連基本的戶籍調查都不做了,隨便復印了幾份老档去應付差事。敷衍至此,可以想見崇禎後期,地方管理混亂已到了什麽地步。

更有趣的是,孫廷銓還找到一本黃冊,上面赫然寫著“崇禎二十四年”字樣。這說明地方官府已經懶得每十年造一次了,索性一次把未來幾期的都造完擱著,到了時間再交。

孫將這種做法幽默地稱為“遙度”。可惜那些官員“遙度”得還不夠長遠,大明到了崇禎十七年(1644年)就亡了,這本崇禎二十四年造黃冊,變成了一件充滿諷刺意味的死亡物證。

大明就好像是一個動脈硬化的病人,因為長期貪婪地吃油膩食物加酗酒,身體各處血管已變得狹窄無比。血液壅積於中途,無法送至中樞。張居正的改革,是在血管裏做了一連串支架,暫時保證心臟獲得足夠供血。可是他沒辦法改變大明暴飲暴食的習慣,也無法逆轉血管劣化的趨勢。

時間一長,血液越發油膩,血管越發脆弱,梗塞點越來越多。到最後,就連支架也沒什麽效果了,只能靠“三餉”之類的舉措像打嗎啡一樣瘋狂透支殘存的生命力。

到了這個時候,無論閹黨還是東林黨,誰當權都無關大局。禍因早種,積重難返,大明的覆亡實際上是一次系統性的崩塌。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久病的大明王朝突發心肌梗死,死於煤山之上。這是一個意料之中的悲劇。

北方的天子已經自縊而死,而後湖黃冊庫的命運還沒徹底終結。

在崇禎縊死的這一年,後湖黃冊庫的規模已經達到了冊庫七百間,遍布於後湖諸島之上。從洪武十四年至崇禎十五年,一共攢造了二十七期,歷代累積黃冊一百七十九萬七千冊,達到了歷史巔峰。

可惜的是,它與大明命運糾葛太過深切,注定要和王朝一起承受毀滅的宿命。

崇禎十七年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次年改元弘光。清兵洶洶南下,旦夕可至,弘光小朝廷手忙腳亂地開始了備戰工作。

位於北城墻之外的後湖黃冊庫,在此時已經毫無用處。有人提議,不如把那些黃冊拿出來廢物利用一下。於是禁絕了二百多年的後湖黃冊庫,終於撤去了封鎖,向世人露出真容。

大批士兵跳上湖中五島,踹開庫房大門。他們顧不上感嘆卷帙浩繁,把那些曾經悉心晾曬的黃冊一摞一摞地搬了出去,粗暴地扔上小船運走。

中國古代有造紙甲之法,把軟紙一層層相疊捶實,剪裁成甲,防禦效果不錯。黃冊都是上好綿紙所制,正是做紙甲的好材料。另外明軍裝備了大量火器、火箭,將綿紙搓成細條蘸上火藥,即是上好的藥撚和引火折。

這是一幕極具象征意味的畫面。曾令大明江山永固的黃冊,在風雨飄搖中被一一扯碎。漫天的紙屑飛舞於後湖之上,萬億大明子民的戶籍化為甲胄和火器,以毀滅自己的方式,試圖成為挽救這個王朝的最後希望。

可惜這一切努力,終究只是徒勞。弘光元年(1645年)——恰好是弘光登基一周年——五月十五日,南京城落入清軍之手。在彌漫的硝煙裏,黃冊庫和它所忠心侍奉的政權一起滅亡了。

從洪武十四年至弘光元年,後湖黃冊庫一共存在了二百六十四年,幾於大明二百七十六年國祚等同。

這是大明保留下來的最後記憶。在這個王朝治下的每一個人——你能想象嗎,幾乎每一個人——後湖黃冊庫都記得,大明都記得。

洪武初年在浙西耕作的農夫、永樂時遷至北京附近的軍戶、正統朝遠在雲南深山打獵的土司、正德朝在淮西燒鹽的灶戶、嘉靖朝山東進學的士子、萬歷朝建陽的書商子弟……幾乎所有曾在這片土地生活過的大明子民,都在這座庫房裏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們的身軀早已化為一抔黃土,名字卻永遠凝固在了這裏,並和他們所效忠的朝廷再一次化為飛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