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從世變陵谷新(第5/6頁)

在這座黃冊庫裏,記錄著整整一個王朝的田土盈縮、民生消長。你可以拉遠視角,注視大明王朝跌宕起伏的一生;你也可以拉近視角,看到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家庭的生老病死。其存儲之巨、信息之豐、分列之細,是全世界档案史上從未有過的一個奇跡。

其實嚴格來說,死去的只是黃冊庫這個功能,實體依然還在。弘光朝廷太過倉促,只來得及消耗掉庫存黃冊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冊籍還好好地擱在庫房裏。

清軍進入南京之後,第一時間控制住了黃冊庫。順治皇帝還特意提醒主帥多鐸:“南京各衙門圖書史冊……地理戶口版籍、應用典故文字……用心收掌,不許乘機抽毀,致難稽考。”

清軍一時半會兒還不知道拿這地方幹嗎用,便暫時擱著。一直到天下安定之後,清廷才想起來還有這麽一個後湖黃冊庫等著處理。

順治皇帝原本指望能從中拿到一些有用的档案,用來重括天下戶籍,就像朱元璋當年做的那樣。可清點一番之後,順治君臣失望地發現:天啟、崇禎兩朝的黃冊形同廢紙,毫無參考價值,至於再往前的冊籍數據,更是朽爛不堪用了。

既然沒什麽用,這麽多紙放在那裏也是浪費,不如重新利用一下。很快工部先跑過來,從黃冊庫裏取出五十五萬五千五百三十斤冊籍變賣了——你沒看錯,是論斤賣的,得銀一萬六千六百六十五兩。

黃冊每冊約重四斤,也就是說,工部一次就處理掉了十三萬八千冊。平均下來,一本黃冊能折不到一錢的銀子。比起造價,這可真是賤賣了。

當然,工部是無所謂,反正這是前朝的存貨,沒成本的。

吃到甜頭之後,大清臣工把黃冊庫當成了一座予取予求的寶山。很快靖南王耿繼茂請求提供軍備,朝廷大手一揮,給他送去了七十二萬八千五百斤,折銀二萬一千八百五十五兩。緊接著,江南總督馬國柱申請要造火藥、火箭,又討走了五十四萬五千四百九十五斤。操江巡撫陳錦看著眼紅,也偷偷摸摸弄走了四千兩百四十八斤黃冊。戶部聞之大怒,揪住陳錦要求賠償,而且不許賠黃冊,得賠折銀一百二十七兩四錢四分……

就這麽東家要西家要的,偌大的後湖黃冊庫終於被搬了個精光。

這還只是大數。南京當地的居民也趁著兵荒馬亂之際,偷偷潛入後湖,零零碎碎地盜取黃冊出來。這些冊子被公然堆放在大街上,被人隨意叫賣。

當時南京城裏有一位遺民文人叫方文,桐城人,他看到昔日國家重典竟淪為街頭垃圾,心中沉痛,忍不住寫下了一首《負版行》:

數年不到三山街,今春偶到多感懷。

不知是何大書冊,路旁堆積如蘆柴。

行人紛紛來買此,不論何書只秤紙。

官價每斤錢七十,多買少買隨人耳。

借問此是何版圖,答雲出自玄武湖。

天下戶口田畝籍,十年一造貢皇都。

玄武湖心絕炊爨,永無火患及鼠患。

洪武至今三百年,收藏不知幾千萬。

一從世變陵谷新,此圖廢閣空埃塵。

……

這首詩,可以算作後湖黃冊庫最後的挽歌吧。

清廷對南京沒有興趣,更不會把自家档案庫建在這裏。後湖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普通的湖罷了,不需要去特別對待。黃冊被搬空之後,往日鱗次櫛比的冊庫架閣,也被逐一拆光燒盡,毛老人廟和諸多附屬設施慢慢荒棄坍塌。就連後湖這個名字,也變成了玄武湖。後來為了避玄燁的諱,又改稱元武湖。

就這樣,在經歷了二百六十四年與世隔絕的日子之後,玄武湖重新成為一處遊人如織的風雅景點,仿佛做了一場漫長的奇夢。

黃冊庫就這樣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裏,可黃冊的故事,還有那麽一點點余緒。

絕大部分後湖庫存黃冊,在順治初年便因為種種原因而湮滅,但也有極少數幸運的冊籍逃過一劫,流散到了民間。

康熙登基之後,籌修明史,向民間征集前明的各種資料,很快搜羅到了一大批包括戶口冊籍、奏疏題本、邸報塘報在內的明代文書。據當時的記載,這批資料中包括了萬歷至崇禎期間攢造的一千本黃冊,這是黃冊庫碩果僅存的孑遺了。

這些資料在修完明史之後,燒的燒,毀的毀,殘存的被送入北京的內閣大庫。這個大庫坐落於紫禁城內,裏面除了存放明末文獻之外,還有清代的諸多詔令、奏章、朱諭、外國表章、歷科殿試卷子、盛京老档等等。這個大庫的收藏十分豐富,戒備也異常森嚴,王國維曾經評價說:“三百年來,除舍人、省吏循例編目外,學士大夫,罕有窺其美富者。”

轉眼到了宣統元年(1909年),大清國眼看要完。這個內閣大庫年久失修,收藏急需清理。但主事人不知怎麽想的,覺得最沒用的就是那些年代久遠的档案,把它們都挑出來要統一焚毀。幸虧在學者羅振玉的堅持下,這個計劃沒得到執行。羅振玉親自下場,將這些價值千金的舊档裝了八千個麻袋,轉移到了國子監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