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黃冊攻防戰(第3/13頁)

國子監的學生非要請假,沒問題,您得自個兒去跟皇上或者太子說去——皇上日理萬機,脾氣還不好,你的請假理由是否充足,自己掂量吧。

環境差,工作多,假難請,按道理薪酬應該少不了吧?

對不起,沒有,純屬義務勞動。你們這些大學生在國子監裏求學,已經享受國家補貼了,每個月有廩米養活,憑什麽還要錢?

那沒有酬勞,總有功勞吧?

對不起,功勞也沒有。

當年朱元璋為了鍛煉監生,定下規矩,要求他們在各衙門實習歷事,“實歷”至少要做滿一年。監生歷事考核裏明確規定,一年期滿,考官要根據監生的實習表現,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可以委以重任,補授實缺;中等可以隨材任用;下等要回校重學。

對監生來說,這一年的實習履歷非常重要,決定了他未來在官場的位置。

這個“實歷一年”的時間,絕不是你隨便混混日子就能攢滿的。首先,你得在朝廷指定的部門幹活,比如六部、通政司、都察院、大理寺、五軍都督府,甚至錦衣衛;其次你得負責具體實務,比如抄錄文書、查核倉儲、清丈土地、監修工程、隨禦史出巡觀風等等。你只有滿足這兩個條件,工作時間才能折算進“實歷”。可惜的是,駁查黃冊這項任務,卻不能折算“實歷”。

這事可以理解。你想,駁查黃冊十年才一次,一次才三個月,而且每次活動要動員一千兩百個監生。如果這也能折算實歷的話,一次駁查,差不多整個國子監的學生都漲了三個月“實歷”,考核制度還有什麽意義?

但對監生個人來說,可就慘了。你忙活的這三個月,是沒法寫入實歷履歷的,還得去別的地方幹滿一年,才能授官。

因此後湖駁查這件差事,對監生們來說,只有苦勞——事實上,官府正是把駁查歸為一種特殊的徭役。徭役,不就是白幹嘛。

好在從洪武到永樂這段時間,皇帝對國子監很重視,很多官員從這裏直接選拔。監生們有上升渠道,朝氣蓬勃、前程遠大,駁查這點辛苦活,忍忍也就過去了。

可隨著時間推移,形勢越發不妙起來,因為大明遷都了。

永樂帝把首都遷到了北京以後,國子監本部也隨之北上,稱北雍,南京國子監淪落為陪都分校,稱南雍,影響力大幅降低。而後湖的駁查工作,總不能讓北京學生千裏迢迢南下吧?還得南京國子監出人,這就有點入不敷出了。

更麻煩的是,在永樂之後,明代科舉制度日漸成熟,成為官員來源的主要渠道,從國子監選走的官員越來越少,監生地位一落千丈。監生們別說得不到好的官職,甚至連“歷事”都很難獲得機會,只能年復一年地滯留在國子監裏,看不到未來。

宣德年間,國子監淹滯人數將近五千人,年紀最大的甚至超過五十歲——距離永樂北遷這才多少年?

駁查條件惡劣一如既往,大環境和政治待遇卻每況愈下。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監生參與的積極性大幅下降。

洪武、永樂以及後面的洪、宣兩代,駁查監生基本能保持一千兩百名。在此之後,監生數量一路驟減。正統七年(1442年),降到八百名。景泰二年(1451年),降至六百零八名。到了成化十一年(1475年),南京戶部上書抱怨,說他們征招八百名監生查理黃冊,過湖的居然只有兩百余名,其他的全跑光了。

這可奇怪了。國子監的管束那麽嚴格,上課遲到都得挨板子,監生們怎麽逃呢?

千萬不要低估人類逃避勞動的主觀能動性。

南京國子監為了節約成本,少發點廩米,曾經想出一個奇葩政策,叫“依親讀書”,讓學生們回自己家去讀書,學業時間照算——可以理解為函授課程。

監生們腦子轉得快,算算快到駁查之年了,紛紛提出申請,主動回鄉依親讀書。等到國子監要調人過湖駁查的時候,傻眼了,兔崽子們全回去“依親”了,還得一個一個往回拽。

放出去容易,拽回來就難了。監生們賴在家裏,什麽理由皆有,什麽生病啊,奉親啊,遷葬啊,送幼子啊,這裏面最好的借口,就是至親病故。大明以孝治天下,趕上父母亡故,以首輔之尊都得丁憂歸鄉,守制三年,我們這些窮學生更得遵從禮法對不對?

就算父母健在,祖父母萬一有亡故的,我也得一體孝順不是?七大姑八大姨有一個沒了,考慮小時候人家還給過我糖吃,我傷心過甚,自願守制,弘揚大明孝治精神文明,國子監你好意思學聖上奪情嗎?

就算是在國子監上學的學生,也可以裝病,裝病不行的就花錢請人冒名頂替,沒錢的就幹脆逃跑。最終留下來等著應役的,都是必須靠每月發放廩米過活的赤貧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