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金色的耶路撒冷(第2/4頁)

在耶路撒冷的控制權問題上,爭論更加激烈。親王們認為,他們當中的某一個人屆時應該成為國王,但這個人究竟是誰,顯然不可能達成共識。神職人員和軍隊則反對國王這個概念,因為沒有任何基督徒有權在王中之王生活過的城市加冕。

到了7月初,領導者的糾紛、持續不斷的危險和枯燥乏味的工作,讓很多人的鬥志消磨殆盡。終點就近在眼前,逃跑本是不可想象的,但現在又有士兵試圖沿著海岸尋找返回歐洲的船只。情況實在糟糕,又需要神明的介入了。

7月6日,一名神父聲稱阿希馬爾的靈魂在夢裏找到了他。這位飽受尊敬的主教讓親王們停止爭吵,稱勝利觸手可及。按照主教的指引,他們需要齋戒,並赤足繞著耶路撒冷走一圈。如果懺悔之心足夠真誠,城市就將在9天之內陷落。於是親王們立刻下令全軍絕食3天。

7月8日星期五,城墻上的穆斯林守軍驚訝地發現十字軍組成單列縱隊,開始進軍了。神職人員捧著聖物,後面跟著親王、騎兵和步兵,最後是非戰鬥人員。75所有人都赤著腳,身著簡樸的朝聖者服裝,城墻上的大聲嘲笑也被他們刻意忽略。

繞城一周後,十字軍的領導者來到橄欖山,隱士彼得在這裏展開了一次慷慨激昂的布道。他的演說天賦絲毫沒有因為連年遠征而減弱,與當年煽動法國農民時一樣令人熱血沸騰。所有的親王都深受感動,尤其是雷蒙德和坦克雷德,他們發誓要為了東征拋開成見,傾力合作。

之後的5天中,十字軍有條不紊地做著最後的準備。兩座強大的攻城塔開始了收尾工作,大量土塊被盡可能運到了靠近城墻的位置。7月14日,總攻開始了。

親王們一致決定,兩座攻城塔由雷蒙德和戈弗雷分別指揮。兩人各花了一天時間,試圖讓塔樓就位。雷蒙德的那座率先靠近,但守軍的激烈抵抗讓它無法搭上城墻。戈弗雷的那座在15日清晨搭上了城墻,但是士兵也無法前進一步。

現在雙方都開始了殊死一搏。十字軍的人數已經不足1.5萬,還不到當初抵達小亞細亞時的一半。為了推動攻城塔,騎士們不得不暴露在守軍的弓箭、落石和希臘火76之下。士兵傷亡慘重,戰死的人數高達四分之一。如果再不拿下城池,所有的希望就要破滅了。

7月15日中午,在戈弗雷的攻城塔上,兩位佛蘭德斯騎士成功翻越了耶路撒冷的壁壘。坦克雷德緊隨其後,77並在城頭殺出了一片空地。十字軍立刻架起了雲梯,騎士們奮勇爬了上來。穆斯林守軍有些猶豫,因為還有一些抵抗的時間,但隨後大門打開了,所有軍隊都湧進了城裏。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很難評價。可以肯定的是,城裏沒有什麽抵抗。雙方都知道征服者有權殺戮。但在中世紀,投降的人一般都能活下來,而抵抗的會被殺死。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軍隊當日便遵循了這一原則。接下來就是常見的野蠻場景:成年男子被推下城墻,砍掉頭顱,其他人則被亂箭射死,或是推進城裏隨處可見的大火之中。

一片混亂之中,指望有人維持秩序是不現實的。坦克雷德是第一個登上聖殿山的東征者。在他劫掠圓頂清真寺時,一些穆斯林幸存者躲在了附近的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避難。為了靠這群人勒索豐厚的贖金,諾曼人沒有加害他們,還把自己的旗幟給他們作為庇護的標志。不過在狂熱的氣氛下,這沒有任何用處。第二天上午,一群東征者闖了進來,殺掉了所有人。

殺戮還在接下來的兩天裏繼續,城中的貴重物品、建築和食物被陸續瓜分。屍體則隨處棄置。由於正是盛夏,屍體很快開始腐爛,整座城市彌漫著濃重的屍臭味。基督徒為了誇大勝果,在記敘時借鑒了《聖經》的語言。隨軍的編年史作者阿吉萊爾的雷蒙德(Raymond of Aguilers)在描寫他前往聖殿山的景象時,便化用了《啟示錄》的描述:血從街上湧來,高到馬的嚼環。78

雖然此舉完全違背了十字軍聲稱的基督教原則,但按照當時殘酷的標準,屠殺平民也是他們的慣例。身處異國,物資緊缺,人員不足,敵援將至,這樣的做法甚至稱得上一種理智的選擇。然而,盡管關於暴行有許多駭人聽聞的說法,有一些還出自十字軍之口,但他們似乎沒有做過一些傳聞中的事情。

逃走的居民數量應該有不少。十字軍的數量不足以包圍城市,所以東邊和西邊的城墻都未設防。耶路撒冷的堡壘守軍意識到城市已被攻破,就向雷蒙德投降了,之後被押送到附近的阿斯卡隆(Ascalon)。另一些人付出了昂貴的贖金,或是被迫交出傳家寶以換取自由。

士兵們采取了很多辦法來迅速致富。距離十字軍進城的地點最近的猶太人居住地被洗劫一空。不過拉比只要交錢就可以贖回被掠走的《摩西五經》。那些看起來很富有的居民,無論人種和信仰,都需要交出大筆贖金才能確保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