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十字軍國家

時隔462年,耶路撒冷回到了基督徒的手中。85十字軍的驚人壯舉阻擋了伊斯蘭世界的征服浪潮,收復了基督之城。萬裏征程收官了。

然而,這次成功也帶來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問題。大部分騎士離開親人,經歷了這些年的艱辛征程,如今迫切希望回到故鄉。他們通過在聖墓教堂祈禱或是在約旦河沐浴,完成了對誓言的履行,起程返回歐洲,留下了一座矗立於穆斯林海洋的基督徒前哨。如果想要維持這次奇跡般的勝利取得的成果,就需要成立穩定的政府,保障與歐洲的溝通往來。他們需要的是一名政治家,以最少的騎士建立一個能夠存續的王國。他們現有的人選則是布永的戈弗雷。

大部分東征者返回歐洲後都被視為英雄。為了信念,遍歷艱險,拯救基督之城,這既勇敢又浪漫,令一代代歐洲人心潮澎湃。遙遠的十字軍國家被統稱為“Outremer”86,在法語中意為“遙遠”或“海外”,乃是博取功名的異國他鄉。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領導者們成了傳奇人物,他們的壯舉被編成詩歌。在耶路撒冷占領之後一代人的時間裏,《安條克之歌》(Chanson d’Antioche)87等史詩在法國人中交口傳頌。

布永的戈弗雷則處於這群人的頂端,這位理想中的騎士謙遜穩重,拒絕了加冕。這種質樸的精神甚至讓國王都相形見絀。他完美詮釋了騎士精神,是朝聖者的保護人、聖地的捍衛者。在整個中世紀,他與查理曼和亞瑟王(King Arthur)並稱為基督教三大英雄,在但丁(Dante)和塞萬提斯(Cervantes)等人的作品中以英勇的形象登場。然而不幸的是,事實截然不同。盡管在征服耶路撒冷的過程中,戈弗雷的勇敢和機敏都毋庸置疑,但事實證明他是一個想法天真、效率低下的領袖,個人能力的不足放大了他所遭遇的麻煩。

十字軍國家最大的問題是人手的長期不足。聰明的領袖會精心利用自己的助力,但戈弗雷卻疏遠了為數不多還留在東方的貴族,同時過於信任那些沒有才能的顧問。從一開始,情況就很不樂觀。實際上,雷蒙德是留在耶路撒冷的唯一大貴族,但戈弗雷氣量狹小,容不下他。雷蒙德在東方成功包圍了兩座城鎮,但戈弗雷卻擔心雷蒙德提高威望,拒絕承認對方的投降。這種毫無理由的冷落讓幾乎所有留下的貴族心寒。他們全部回家了,除了試圖在巴勒斯坦找塊地方自己建國的坦克雷德。88

到1099年年底,戈弗雷只剩300名騎士和大約2 000名步兵來保衛領地,抵禦入侵。不過他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成功迫使附近的一些穆斯林村莊納貢。不過隨著比薩(Pisa)大主教戴姆伯特在12月底到來,一切都開始陷入停滯。

選派戴姆伯特填補勒皮的阿希馬爾所留下的空缺,是烏爾班二世臨終之前的一系列舉措之一。幾乎不會有比他更不合適的候選人了。烏爾班二世把這名意大利人異乎尋常的精力誤認為與眾不同的才能,將他派去西班牙協助阿方索六世(Alfonso Ⅵ)從穆斯林手中奪回卡斯蒂利亞(Castile)地區。任務很成功,但戴姆伯特也獲得了傲慢和貪婪的名聲,對於他貪汙的質疑聲從未止歇。然而烏爾班可能病得太重,或是消息太不靈通,並未糾正他的錯誤,反而任命戴姆伯特為教皇使節,致使他的惡行變本加厲。

這位大主教前往耶路撒冷,並不是為了鼓舞士氣。他帶著一群無法無天的比薩水手,沿途劫掠希臘諸島作為消遣,拜占庭皇帝不堪其擾,派出帝國海軍追擊。89而驚險逃脫的經歷只是讓戴姆伯特更加堅信自己的使命乃是神授。像許多十字軍戰士一樣,戴姆伯特認為耶路撒冷應由教會,而不是世俗權力所掌管。他的主要目標就是讓神職人員牢牢地控制城市,確保戈弗雷知道自己的地位。

教皇使節的第一站是安條克,他驚訝地發現博希蒙德竟是如此和藹可親。諾曼人如今自稱為“安條克親王”,對協助戴姆伯特樂意之至。博希蒙德宣布,他不僅會派部下確保戴姆伯特的安全,還會陪同他去耶路撒冷。

戴姆伯特很快就被奉承得飄飄然,不過博希蒙德之所以這麽慷慨,是因為有自己的算盤。眾所周知,他留在了安條克,沒有完成東征,尚未履行自己的誓言在聖墓教堂祈禱,這有損於他的聲譽。此外,他聽到傳聞稱沒有子嗣的戈弗雷身體不太好。戈弗雷即使在精力最旺盛的時候,也表現出了對教會的服從,現在他病了,要如何抗衡剛愎自用的戴姆伯特?即便戈弗雷有點兒骨氣,他死了後大主教自然也有權指定繼任者。戴姆伯特既然要成為耶路撒冷的新權力掮客,那博希蒙德當然希望在場分一杯羹。

有這種想法的東征者可不止安條克親王。在他們離開安條克之前,戈弗雷的弟弟埃德薩的鮑德溫也帶著護衛隊加入了。現在,戴姆伯特要帶著兩位最有實力的十字軍領主前去耶路撒冷,戈弗雷幾乎逃脫不了被支配的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