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異教徒大軍(第3/4頁)

第二年春天,王國聯軍直接朝著諾丁漢進發,試圖通過閃電戰迅速將其攻克。對於盎格魯–撒克遜人而言,這是擊敗維京人的最佳時機。英格蘭的軍隊在人數上遠超伊瓦爾的軍隊,他們的作戰動機是守衛自己的家園,而維京人則是為了掠奪財富而戰,只有活著才能享受財富。因此,如果他們覺著自己無法戰勝對手,他們會在第一時間撤走,甚至不會做出任何象征性的抵抗。在英國人看來,更為有利的條件是,伊瓦爾做了一個非常愚蠢的決定,他離開了自己的船只,也就切斷了呼喚援軍或者與其他軍團取得聯系的可能。伊瓦爾的軍隊無法得到增援,每傷亡一名維京戰士,都會嚴重削弱其持續作戰的能力。

伊瓦爾如今面臨著艱難的選擇。如果他選擇主動出擊,風險是顯而易見的。盡管他的軍隊在數量上不占優勢,但是毫無疑問,其戰鬥力要遠高於英軍。然而,即便是大獲全勝,也無法避免傷亡。如果他選擇躲在城墻之內,便要忍受饑餓和疾病的折磨。

補給問題更是關系戰爭成敗的關鍵所在。正如拿破侖所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維持一支千人的軍隊,伊瓦爾每天至少需要2噸面粉,1000加侖的淡水。58動物的補給就更加困難了。伊瓦爾從英格蘭人那裏征用的500匹戰馬59,雖然與現代的騎兵團比起來規模相對較小,但是每匹戰馬每天至少需要吃掉12磅谷子和13磅甘草,加起來每天需要消耗超過6噸的糧草。如果馬匹的活動範圍被限制在營地之內,還會產生嚴重的衛生問題。馬雖然吃得很多,但是消化吸收得很少。如果飼養得當,伊瓦爾的馬匹每天至少會產生280加侖的尿和1噸糞便。

盡管困難重重,伊瓦爾仍然選擇駐守城內,這無疑是非常聰明的選擇。英軍同樣面臨著補給的問題,而且由於其人數更多,因此可能會更早出現補給上的困難。此外,盎格魯-撒克遜的軍隊由農民組成,他們只是在軍隊短期服役,無法完全離開他們的土地。如果伊瓦爾的物資能夠為他贏得足夠長的時間,英軍最終將會撤去。

伊瓦爾是幸運的,他的戰術取得了成功。威塞克斯方面的士兵需要回去收割莊稼,這件事顯然更加緊急。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士兵開始起程回家。伊瓦爾贏得了這場賭博的勝利,因為他相信他的戰士要比敵人的農民兵團更能忍饑挨餓。伊瓦爾也由此向人們展示了他卓越的管理才能,特別是在調配補給方面,他要比笨拙的盎格魯-撒克遜軍人優秀太多。

麥西亞方面的軍隊依然在堅持,但是軍隊中彌漫著消極怠戰的情緒,士氣相當低落。當其士氣低落到相當程度時,伊瓦爾提出了停戰的協定。協議的具體內容不得而知,但是維京人撤回了約克。也許英格蘭人向他們支付了一筆貢金,或者伯格雷德成了他們的代理國王。

伊瓦爾在都柏林似乎有什麽緊急的事情需要處理,因此把軍隊交給了他的弟弟烏比掌控,自己則越過愛爾蘭海,回到了都柏林。伊瓦爾走後,異教徒大軍把他們的注意力放在了加強對諾森布裏亞的控制之上。接下來的一年相對和平,人們甚至相信格局已經穩定下來了。英格蘭的一個王國被征服,另一個遭到嚴重破壞。但是,維京人的進攻也許終於遭到了阻擊。然而,869年,伊瓦爾又悄悄溜回英格蘭,帶著全新的計劃回歸到他的異教徒大軍。

在另外兩個完全保持獨立的王國中,東盎格利亞更加富裕,更具誘惑力。如果維京人能夠控制東盎格利亞的海岸,便能在北海區域為維京船只提供庇護。東盎格利亞境內的河流,尤其是著名的泰晤士河,連接著內河航運系統,直通英格蘭的中心地帶。伊瓦爾把麾下的軍隊分成兩撥,然後正式展開了自己的計劃。他的弟弟烏比率領其中一撥軍隊從約克出發,沿著羅馬古道南下;而他則從海上沿著海岸航行,沿途掠奪了大量的城鎮。他的計劃是與烏比在東盎格利亞的首府塞特福德(Thetford)會師,然後迫使國王交出王位。

多虧了這條羅馬古道,烏比才能及時趕到。盡管距離它修建之初已經過去了500年的時間,但是這條道路依然保存良好。烏比於初秋時節抵達彼得伯勒(Peterborough),放火燒了這座城市,還抓捕了所有的神職人員,將他們全部殺死。60接著他又率軍向芬斯(Fens)進發,這是一片面積龐大而且幾乎無法通行的沼澤地,把彼得伯勒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塞特福德和劍橋分離開來。

塞特福德既是政治首府,又是宗教中心,東盎格利亞的國王埃德蒙有座宮殿建在這兒。但是,毫無疑問,劍橋更加重要。早在1世紀時,劍橋的戰略地位就已確立:周圍都是沼澤,劍橋卻在其中拔地而起,要想渡過劍河,必須要經過此地。羅馬人看到了此地的重要意義,修建了南連倫敦、北通約克、途經劍橋的道路。劍橋不僅是陸上的貿易和軍事重鎮,還是一座重要的港口,因為從這裏直到北海,全是可通航河段。因此,劍橋可以說是連接邊境地區海陸交通的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