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投身革命

1894年,宋查理結識了一個秘密會社的兄弟。此人後來成為他最親密的朋友,引導他走上革命道路,也一度使他流亡海外。他們的名字因為婚姻和共同參與了歷史上一次驚天動地的革命活動而永遠聯系到了一起。他們一起迷惑清政府,將這個帝國推到了覆滅的邊緣——只需最後一推,便會立即分崩離析。

這個人名叫孫文。因其四處煽動民眾而被清政府通緝,他用了很多的化名,但真正讓他聞名於世的是“孫中山”這個名字。孫文早年留學海外,年少時期就懷有不凡的抱負。

孫文的家鄉位於珠江三角洲地區靠近澳門的翠亨村,父親是村裏的更夫。19世紀70年代,他的哥哥孫眉加入了廣東移民大軍,坐船到了夏威夷,在那裏的稻田裏給人做工,後來他自己開了一家店鋪。他用經營所得的利潤在毛伊島購買土地,財富積累得越來越多,他還不斷往家裏寄錢。

孫眉是個恪守傳統的人,他於1878年返回中國,與父親給他選好的一個姑娘結了婚。這次回家,他還給弟弟講了很多毛伊島上的生活情況,講到了在卡拉卡瓦國王的領導下,那裏的人們享受著中國人聞所未聞的自由生活。同時,孫眉還勸說母親允許他把弟弟帶到夏威夷。幾個月後,12歲的孫文坐船橫穿太平洋,來到了檀香山。

孫文進了英國聖公會在檀香山開辦的一所學校,裏面的教師都是英國人。對一個農民出身的人來說,在封建時代的中國幾乎沒有任何出人頭地的機會,而西式教育卻在他的心裏孕育出了無法實現的抱負。後來孫文進了奧阿胡學院[1]學習,他開始對醫學、政治學和基督神學產生了興趣。哥哥孫眉卻不允許他接受外來宗教,在一番激烈的爭吵之後,他帶孫文離開了那所學校,把他送回了中國。

但是,一切為時已晚。有了在國外的經歷之後,孫文已經與那個世代居住的小山村裏的生活格格不入。為了表示抗議,他整天跟當地的一些地痞流氓混在一起,學習一種名為“形意拳”的武術,還加入了三合會在當地的分會。

又矮又瘦的孫文雖然拖著長辮,長著中國人的相貌,但骨子裏已經不再適應農村那種周而復始不斷輪轉的生活。為了表示對這種生活的輕蔑,一天晚上,他和一位朋友搗毀了村裏土地廟裏的木頭神像,結果被村裏人給趕了出去,孫文只好去在香港的朋友那裏避避風頭。在香港,他又繼續上學讀書。1884年,孫文在香港接受美國公理會傳教士喜嘉理的洗禮,入了基督教。喜嘉理給他起了一個正式的名字:日新,廣東話讀作“逸仙”。

不過搗毀本村土地廟的事情還沒有了結。孫眉聽說了這件事情後,命令他返回夏威夷,讓他在自己的店裏做夥計,決心讓他學會敬畏別人。然而,這種努力是徒勞的,接受哥哥的管教沒幾天,他就從朋友那裏弄了點錢,乘船回到了中國。最終,哥哥大度地原諒了他,接受了他這種特立獨行的性格,並同意繼續供他上大學。孫文進了廣東一家醫院的附屬醫科學校上學,隨後又轉至香港一所專為中國人新開的醫學院。在香港這片皇家殖民地,他接觸到了一些重要的中國自由派人士,其中就包括何啟博士。何啟曾留學英國,在香港做律師和醫生。他極力鼓吹議會政治,在當地有極高的威望。另一位是詹姆斯·康德黎博士,他是一位英國內科醫生,後來因在診治麻風病方面所做的開創性工作而聞名於世。康德黎是雅麗醫學院的教務長,聰明而又想象力豐富的孫文成了他最為喜愛的學生。

孫文的心中滿是狂熱的想法,行為舉止表現出來的熱忱具有超凡的吸引力,很多中國的激進分子都聚到了他的身邊。年輕人時間充裕,又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因此他們經常會連續數小時聽何啟博士抨擊清政府“道德淪喪,習俗乖謬”。何博士認為,中國需要改革,以便結束腐敗,重振綱紀。在巨大的傳統力量的熏陶下,孫文和朋友們開始以革命者自居,並著手在化學實驗室裏制造炸彈。

1892年,孫文以優異成績畢業。不過他的文憑在社會上毫無用處:醫科學校的課程設置沒有達到英國的法定標準。他在澳門開了一間中藥店,但遭到葡萄牙醫生們的舉報,當局便以其沒有葡萄牙護照為由,把他的藥店查封了。孫文又去了廣州,在那裏開了幾家中藥店,交由幾個朋友打理,他自己則配制西藥,專治外科疾病。與此同時,孫文繼續試驗制造炸彈,並開始有了成立反清地下組織的想法。不過,此時的孫文革命思想還不徹底,在開始反清活動之前,他為能擠進清政府的官僚機構做了最後一次努力。

憑著過人的膽識,他準備向當朝權臣、大學士李鴻章上書自薦。李鴻章是孫文曾就讀的那所香港醫科學校的贊助人之一。如果能得到這位大人物的青睞,他就能在政府中覓得一個要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