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瞻前與顧後:現代化與戰略發展(第3/4頁)

清代科舉考試的內容是八股文和試貼詩。童試首場、鄉試首場、會試首場的八股文都是在四書中抽取詞句為題,鄉試和會試第二場的八股文則以五經的詞句為題。考生必須順著兩千多年之前講這些話的人的思路,模仿他們的語氣寫作,這就是所謂“代聖賢立言”。既然是代古人說話,就只能講些古人知道的事,八股文不能涉及孔孟以後的情況。這就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後果:考生只要八股清通,楷法圓美,就可以成為巍科進士、翰苑清才;但他們可以不知司馬遷、範仲淹為何代人,漢祖、唐宗為何朝帝者。對於亞非地理、歐美的風情,則更是一無所知,閉目塞聽。

在政教合一的科舉教育體制之下,塾師所能做的,不過是機械地傳授規定的知識。既然科舉杠杆限制了教育的獨立性,教育者的獨立性和創造性也不可能獲得發展。即使偶爾有些萌芽,其思想成果也不可能得到傳播。在這種情況下,真正的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是難以誕生的。顯然,這種考試雖然有利於培養思想僵化的衛道官員,卻不可能培養出現代意義上的治國安邦之才。

廢除科舉制本是戊戌維新運動的重要議題,但這一議題並未因戊戌變法的失敗而被長期拖延。

就在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1月清政府宣布新政並且號召臣僚提出建議時,湖廣總督張之洞就會同兩江總督劉坤一連上奏章,建議重新推行戊戌變法時期興辦新學和改革考試的措施,要求逐漸廢除科舉。於是8月,朝廷諭令廢除八股,科舉基本按戊戌變法時頒布的制度進行。9月,朝廷又命令切實整頓京師大學堂,並按戊戌變法時的規定將書院改為學堂。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面對嚴重的民族危機,張之洞、袁世凱等深感逐步廢除科舉的方案為時已晚,因而強烈要求立即停止科舉考試,清政府接受他們的意見,宣布所有鄉試、會試、歲試和科試一律停止。這樣,在中國歷史上已經積累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終於壽終正寢。

科舉制的廢除對現代知識分子的成長與國家政治的重建可謂意義重大。

首先,它切斷了讀書人與“八股—經典—國家體制”之間的必然聯系,使讀書人的前途不再系於經書和官場。當然,一些讀書人的確為此後的道路選擇感到茫然,為十年寒窗的奮鬥目標突然消失而感到無比痛苦。但是,失落和痛苦卻伴隨著某種解放。他們不必再進行八股文枯燥無味的訓練,不必再死守儒家經典,不必再為做官而擁擠在科舉這座獨木橋上。

其次,它改變了中國教育制度,使中國教育開始向現代轉化。在科舉時代,即使是“私塾”,也只具有一個私人性的辦學形式,而教學內容是國家指定的。四書五經是固定的教材,教師的講解不能離經叛道,因而不可能通過教學培養出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科舉制度除之後,情形就不同了;學校的培養目標不再只是官員預備隊,而是各方面的人才;教學內容自然不再只是經書,而是包括了來自西方的許多學科。辦學堂以西方為榜樣,而西方的教育是獨立的,教學內容豐富而自由。中國的學堂雖然不可能一下子獲得這種獨立,但它畢竟不同於以往的科舉,因而使教育者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了獨立創造和傳播新思想的空間,國民的價值觀也根據時代的變化進行重新定位。

但是,廢除科舉制度,對清王朝的統治者來說,卻不能視為一件喜事,實際上是雪上加霜之舉。當執政者為科舉制度劃上句號的時候,傳統教育遺留下來的問題並沒有因為科舉制度的廢除而告終。當清政府甩掉舊包袱的時候,很快就發現又增加了一個更大的新包袱。結果非常明顯,科舉制度的廢除,破壞了國家吸收和壟斷精英士子的正常渠道,造成了傳統人才資源的大面積流失和政府對讀書人的失控。大批士紳知識分子突然失去了通過科舉取得功名的指望,多年奮鬥的道路被突然打斷,一時想不出別的出路,擺在他們面前的是非常陌生的新道路,因而,他們對現實產生了嚴重不滿。從這個意義上說,科舉制的廢除不僅使清王朝失掉了本來的支持者,還把這個知識群體轉化成了社會上的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科舉制度廢除後,舊的人才選拔制度雖然可以在一夜之間取消,然而新的選拔人才的制度卻又無法在短時間內相應配套地建立起來,辦理新式學堂的條件遠遠不會因為單獨廢除科舉制度而相應地自然成熟。人們觀念的轉化、師資、教材、經費、校舍、畢業出路等等問題都難以在短期內得到妥善的解決。應該看到,廢除科舉制度是一柄雙刃的利劍,它對清政府統治帶來的弊端,很快就顯示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