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突 圍(第2/5頁)

13。至少有兩路盜匪是由女人帶頭,有一路則由大頭羊統領;當年在廣西作亂的就是這個混血的澳門海盜,拜上帝會之所以在1840年代中期壯大,還拜這次亂事所賜14

1850年12月初,朝廷官軍會同當地團練在坐鎮桂平縣城的統領協調下,開始大舉進攻拜上帝會四處基地中最東北的一處,花州村胡以晃為洪秀全家眷提供的住所就在此地。此時朝廷還沒把洪秀全當成拜上帝會的當家,只得到含糊消息,說鬧事者在此。不過他們險些抓到洪秀全。官軍渡過流經桂平的寬闊河面,自南而北繞過金田,取道思旺村向花州集結。這一帶地形險峻,道路崎嶇——山徑狹窄,一側是懸崖,一側是峭壁,極適合設伏。官軍為了顯露本事,切斷了思旺村的對外聯系,在小徑和旁邊的斜坡釘了數百根帶刺的尖竹樁。洪秀全察覺不妙,派人走山道由西北方突出,然後轉回金田村向其他拜上帝會首領報信。太平軍立即出發,從背後襲擊官軍並將之擊潰,拆掉尖竹樁,將洪秀全一家安全帶回金田村。這次短兵相接相當慘烈,至少五十多名官軍和團練被殺,包括清軍巡檢張鏞。太平軍以天父皇上帝之名,殺了代表統治者的“妖魔”。15

金田村湧入大批客家流民、幫匪及當地拜上帝會眾,加上最近才到的新教眾,顯得越發擁擠而混亂。新來的人太多了,就算有白沙村等會眾屯聚的糧源,到了12月初,金田村已近饑荒,會眾與盟友每日只能配些稀粥。有些盜匪出身的隊部碰到這種局面就打了退堂鼓,而太平天國的首領則想方設法保持所屬的士氣,他們說匱乏乃是天父天兄的考驗,以“試其心”。16

朝廷在損失了一名校尉之後,也難怪要發動第二次進攻,而這次更徹底、規模也更大。1850年12月31日,一支人數更多的官軍在十幾名作戰經驗豐富的校將率領下,連同當地的團練,分三隊從桂平縣出發,向東北大舉進發,穿過潯江的支流,在距金田村僅五英裏的地方安營。此時太平軍有新成員和幫匪加入,人數也在一萬人以上,隊伍移到金田以東約一英裏處,在官軍營地與金田之間分作三路設防,楊秀清統兵左翼,前出至橫跨紫荊江的蔡村江橋;蕭朝貴率右翼軍,駐於盤古山;洪秀全、馮雲山則統中路。17

太平軍采這種防禦態勢,表示他們對自己的備戰和通訊有信心。太平軍的大營都各有標志旗,顏色由其戰略位置而定:南方豎紅旗,北方豎黑旗,東方豎藍旗,西方豎白旗。大黃旗居中,亦有紅黑藍白四色旗幟。這些大旗為主要的標志旗,另有較小的三角旗為輔,用以請求增援,即使是激戰正酣、距離遙遠,這些小三角旗也能傳達復雜的命令。太平天國的一本軍冊如此解釋:

如東方妖魔作怪,要點西方之兵,即在大青旗之上加一條小三角白旗,傳至中央,中央即傳至西方,西方之官統帶士兵飛赴東方殺妖:或要點南方之兵,即在大青旗上加一條小紅旗,一路傳至南方,南方之官統帶兵士飛赴東方殺妖。18

如果清妖從兩線夾擊,這套系統稍作調整,照樣能派上用場。如東方有妖來,南方有妖來,則中央出大青旗一條、大紅旗一條,使西、北兩方俱知東、南方有妖來,各備槍炮,站在營前聽令。19

戰鬥次日(1851年1月1日)即展開。官軍清江協副將伊克坦布欲率七營之兵,突破太平軍的中央陣地,楊秀清、蕭朝貴互相配合,從兩翼包抄,斷了伊克坦布的後路,將官軍圍於鰲嶺。官軍隨即四散逃遁,大敗而去。官軍有將弁十余名被斬,三百余士卒被殲。伊克坦布策馬奔逃,馬匹滑入蔡村江橋下,被太平軍俘獲並處死。次日,桂平總兵所派增援也被擊敗,余下官軍渡江撤回。20

1851年1月11日是洪秀全三十七周歲生日,但沒什麽時間祝壽;太平軍雖然取得大勝,但部隊卻再度陷入混亂。各路天地會的新成員與太平軍多有沖突,太平軍的紀律過於嚴格,他們不願受其拘束,或許也是覺得無望再行搶劫擄掠之勾當。天王洪秀全為了表明態度,金田之戰一打勝,就將之前頒布的軍紀條令歸納為五條:

一、遵條命;
二、別男行女行;
三、秋毫莫犯;
四、公心和儺,各遵頭目約束;
五、同心合力,不得臨陣退縮。21

惱人的消息傳來:大頭羊、女首領邱二嫂和一些秘密會黨的頭目不僅棄太平軍而去,還投了官府,以換取官位和赦免。加上物資不斷減少,於是洪秀全和諸位首領決定放棄金田,將部隊轉移到更易防守的地方去。他們選擇了東邊十五英裏的富庶集鎮大湟江口,位在兩河交匯的江汊上,既可控制商貿又便於糧草供應。由於江口是叛匪大頭羊選定的巢穴,又是過去經常騷擾、搗亂拜上帝會的鄉紳團練頭目王作新的家鄉,以此鎮進行報復甚為合適。到了1月中旬,太平軍已撤離金田村,未遇官軍反擊,1月底已占領江口,整理隊伍。太平軍這次得到一位沒有叛逃的天地會大頭目羅大綱之助,他也是虔誠的拜上帝會教徒。此後,羅大綱便成了洪秀全的重要策士之一,太平軍在水戰、航運及補給方面的竅門,獲益於此人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