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突 圍(第4/5頁)

淩十八比紫荊山區的其他太平軍領袖更早開始秘密制造、貯積火器、彈藥,還為部眾配備紅衣、紅腰帶。1850年夏天,他與洪秀全接觸,要求到金田入夥,洪秀全卻要他伺機而動。淩十八便趁這段期間驅逐當地團練,建立起自己的軍事基地,並攻占官倉,開倉賑糧,以得民意,他還在各村莊四處張貼布告,抨擊貪婪自私的地主和官吏。到了1851年年中,淩十八率三百余人占領郁林,準備北上與洪秀全會合。這個時機的確很合適。但官軍知道,淩十八若與洪秀全會師,事情就大大不妙了,於是傾全力攔截淩十八北上,截擊洪秀全的太平軍南下。這兩支拜上帝會軍隊反復攻擊官軍,但都未能突破。31

這次阻止洪秀全、淩十八合流的關鍵人物正是水賊頭領大頭羊,他的河盜不讓洪秀全強渡黔江。1851年6月,官軍與地方團練不斷攻擊淩十八,淩十八被迫放棄郁林,向東撤回廣東。太平天國諸首領經此失利,為了提高士氣,6月中呼籲信徒不要懷疑恐懼,不僅要保護新創建的“太平天國”,向往天父右手所賜的報償,還要注意即將到來的“人間天堂”或“小天堂”,所有的拜上帝教徒都會得到超乎欲想的封賞。這個心之所向的地方在哪裏,洪秀全並未明言,但這是他第一次向太平軍眾將士明示,不久將有永久基地,教眾將與家人過著平和幸福的生活。32

官軍持續向太平軍的基地施壓,而太平軍雖有在凡間建立“人間天堂”的遠景,但是士氣還是開始低落。太平軍首領選出女營加以表彰,女營在皇上帝的保佑下,擊退團練大舉進攻33。各部統領下達執行士卒點名的命令,則說明了兵員時有損耗:如今各部隊都備有花名冊,登錄營內士卒的姓名。接戰之後“升天”(即戰死)的士卒,便以紅點標記其姓名;生病者則以紅圈標記;傷員以紅三角標記;開小差者則以紅叉標記。如此,按花名冊點名便能即刻知曉兵士數目34。洪秀全不斷找太平軍中的叛徒,天兄多次及時下凡警告相助(由蕭朝貴代言),下令處決被抓到的叛逆,並在項頸掛上一木標牌,上面寫著“天兄基督反映出反草通妖之人”35

到了1851年8月中旬,洪秀全和太平軍眾首領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紫荊山對太平天國初創和發展雖是意義非凡,但眼下他們必須突圍而出。突圍要成功,需要計劃周詳,保密到家,故特別下令有關這個決定的討論皆不立文字。即便如此,還可明顯看出有過激烈的爭執,許多拜上帝會教徒因在突圍離開金田之際,表現出自私和卑鄙而遭到懲罰36。洪秀全必須向下屬解釋這個決定,他以宗教與戰略用語為之:

各軍各營眾兵將,放膽歡喜踴躍,同頂天父天兄綱常,總不用慌,萬事皆是天父天兄排定,萬難皆是天父天兄試心,各宜真草堅草耐草,對緊天父天兄也。天父前有言曰:越寒天,越退衣,各堅耐,萬不知。重兵將各宜醒醒。近據奏說現無鹽,移營是。又據奏說多病傷,護持緊,兄弟姐妹一個不保齊,辱及天父天兄也……
每行營紮營,各軍各營宜間勻連絡,首尾相應,努力護持老幼男女病傷,總要個個保齊,同見小天堂威風。37

這人間天堂到底在哪裏,還是聽不出來。不過因為要朝東北突圍,所以還是有個大致方向可循。就軍事角度來看,突圍極為成功:動作迅速,紀律嚴明,相互協調,官軍相形見絀。但突圍也很無情,拜上帝會教徒準備離開時,須將房舍燒掉,以證明他們對太平天國的忠心。因為每個村莊都得放棄,村落和附近山丘可食之物都被搜刮一空,以備征程所需38。太平軍前鋒由蕭朝貴和石達開率領,水軍則由羅大綱領軍,逆驥江而上,直撲距紫荊山東北方約六十英裏的永安城。官軍弄不清太平軍突圍是取哪條路線,兵分兩路追擊,一路偏西,一路偏東,結果都沒攔住太平軍。洪秀全及其家眷在楊秀清中路大軍的護衛下,尾隨水軍先遣部隊進發。殿後掩護大隊人馬的艱巨任務,則由馮雲山和韋昌輝負責。

永安城雖然城墻堅固,但太平軍猛撲而來,猝不及防。1851年9月24日,太平軍的先鋒部隊開到永安城下,故布疑陣,他們馬匹不多,於是讓馬拖著裝有石頭的籃子,繞城飛奔,發出巨大聲響,以誇大來犯人數;他們又在附近找來許多煙花爆竹,徹夜燃放並擲進城去。城中居民被爆炸聲和火光弄得徹夜未眠,暈頭轉向,第二天,太平軍將大炮拖至永安城東門外,派兵攀上城墻——有些人以竹竿架著棺木,舉在頭上,以防備城上守兵擲下火把,有些人從城墻邊未被官軍拆毀的房屋屋頂爬上城墻。到了晚間,已有八百余名官軍被殲,將領或是被殺,或是自殺。1851年9月25日,在洪秀全第一次夢見天戰之後十四年,太平軍攻占了一座實實在在的凡間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