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七國之亂,大亂有大治(第4/6頁)

對於有可能發生的變亂,漢景帝劉啟也做出了應對,一是往各路諸侯國派駐中央官員以及巡查禦使,這些人的存在,使中央可以及時掌握諸侯國的動向;另一個重要動作,就是加緊分化拉攏諸侯國。在當時的各路諸侯國中,還有8個諸侯國是堅決站在漢帝國中央一邊的,包括梁王、代王、河間王、臨江王、淮陽王、汝南王、廣川王和長沙國。這8個諸侯國之所以支持中央,不是因為他們支持中央的削藩政策,而是他們的血緣與漢景帝劉啟太近,其中梁王劉武是漢景帝的親弟弟,代王是漢景帝的親侄,其余的六個王爺,都是漢景帝的兒子。對於他們來說,削藩固然損害自己的利益,但是一旦吳王劉濞奪權,那麽等待他們的,將是滅頂之災。所以“兩害相較取其輕”,他們也只有把自己捆綁在漢帝國中央政府的戰車上。這8個諸侯國數目雖然多,實力卻極其有限,除了梁王劉武之外,其他人實力都很弱小,根本無力和吳王、楚王、膠西王這樣的豪強抗衡。所以漢景帝劉啟著力拉攏的就是梁王劉武,他給予了劉武大量經濟和武力支持,並且幫助他重新修繕梁國重鎮睢陽的城池。這一步十分重要,梁國的邊境和吳楚接壤,一旦戰爭爆發,吳楚聯軍的主力勢必會集中攻打梁王的屬地,一旦梁國淪陷,那麽長安的門戶函谷關就將直接暴露在叛軍的眼皮子底下,到時候局面就非常糟糕了。

公元前154年正月,劉啟發布削藩令,詔書送到吳國,吳王劉濞隨即決定造反。這場造反他已經準備了幾十年,此時水到渠成。劉濞立刻誅殺境內所有的漢帝國高官,下令全國動員,其境內15歲以上,62歲以下的所有男子,都必須應征從軍。與此同時,楚王也起兵響應,殺掉境內的漢朝官員,在廣陵與劉濞會師,當時的吳楚聯軍,其總數已經超過了50萬人。而且在實力強大的同時,劉濞的宣傳工作做得也好,他把造反的口號定為“清君側,誅晁錯”,即宣布自己並不是要奪皇位,而是要誅殺力主削藩的“奸臣”晁錯。一時之間,全國上下沸反盈天。

當時的局面,對於漢帝國是非常不利的。暴亂發生後,早就與劉濞串通的膠西王劉卯也起兵作亂,加上齊地當地的淄川王、濟南王、膠東王,以及北方的趙王,一共有7個諸侯國參與叛亂,史稱“七國之亂”。這七個叛亂的國家,都是諸侯中實力非常強大者,戰略位置也極其重要。比如趙王,他的位置地處防禦匈奴的要沖,更和匈奴掛上了聯系,齊地三王的叛亂,也讓西漢帝國失去了平叛所需要的錢糧賦稅。這樣一來,漢帝國是既失去了戰略優勢,更失去了財政優勢,中央的名義,只有一個空架子。就在漢帝國準備平叛戰爭的時候,和漢帝國一直有“和親”關系的匈奴也頻頻動作,他們頻繁的集結大軍侵擾漢帝國北方邊境,所以漢帝國最精銳的邊防騎兵部隊,一時難以調集南下平叛。在叛亂的初期,漢帝國可以投入平叛戰爭的機動軍隊,竟然只有不到10萬人,這個數量,比起聲勢浩大的吳楚50萬叛軍,自然是大為不如。

所以在叛亂發生後,西漢帝國敗績連連。在南線上,吳楚聯軍長驅直入,西漢帝國本來在梁國設立的防線,才打了沒幾天就土崩瓦解。雙方在赤壁交兵,梁國軍隊被殺傷數萬人,主力一戰盡失,無奈之下,梁國只能退守睢陽城堅守。這已經是到了絕路上,一旦睢陽被叛軍攻破,那麽函谷關以南將再無險要位置可守,叛軍完全可以長驅直入,一舉拿下函谷關。在齊地方面,倒是傳來了對西漢帝國有利的消息:齊王在本來參與叛亂的情況下,因為擔心事情不成而反悔,反而和膠西王等人打了起來,這樣齊地叛軍之間首先陷入了內戰,暫時無暇東進。齊王之所以變卦,關鍵在於此時的齊王劉將閭原本是齊王劉肥的正宗,早就不甘心居於膠西王之下,也不願意受其節制,而且齊王的屬下,多為主張“大一統”的儒生,他們的拼命阻撓,也讓齊王最終變卦。之後,齊王死守臨淄城,與齊地叛軍相持,使山東的戰火,暫時沒有蔓延到漢帝國直屬區域內。與此同時,劉濞所串聯的13個諸侯王裏,淮南王和濟北王的臣下主要都是親漢勢力,拒絕執行王命,因此無法參與;燕王和城陽王屬於首鼠兩端的角色,在沒有弄清楚力量對比前,他們也選擇了按兵不動;廬江王和衡山王,則是因為和吳王劉濞有矛盾,不甘心居於劉濞之下,因此最後也沒有買賬,這些臨陣變卦的諸侯,雖然在叛亂勢力中處於弱勢,但是他們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因為他們的倒戈,漢帝國可以放心大膽地執行平叛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