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細解台灣鄭氏小朝廷

明末清初,以“大明台灣府延平郡王”的身份割據台灣自立,高舉“反清”大旗,與占有中國大陸的大清王朝隔海對立整整22年的台灣鄭氏王朝,對於今人來說,可謂是既熟悉又陌生。

說熟悉,全是因《鹿鼎記》等武俠小說的流傳,這個王朝在各類“戲說”電視劇以及武俠小說中出鏡甚高,諸如明王朝的末代郡王鄭克爽,股肱重臣馮錫範,老太妃董氏,是許多觀眾耳熟能詳的“奸角”。而有關這個王朝的印象,也因之打上了許多不光彩的符號:荒淫、無道、貪婪、奸詐,狼子野心卻保守怯懦不思進取……

然而“戲說”終究是“戲說”,鄭氏王朝的真實風貌,在明末清初的各類國內史料中,從來都仿佛一團模糊的迷影。一則是20多年隔海相望,中國大陸本土文人,對這個有些神秘的政權知之甚少。平定台灣後,鄭氏家族全體歸降,出於天下一統的需要,大清王朝當然要對這個曾經的割據政權“選擇性失明”。有關這個家族過往的各類記錄,也當然因此而被埋沒。後來乾隆皇帝編纂《四庫全書》時,許多珍貴的資料更被銷毀。鄙薄,於是有了今人的“陌生”。

與中國大陸對此的“陌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海外甚至西方持續數百年的“台灣鄭氏熱”。日本方面尤其積極,現存最完整記錄台灣鄭氏政權的著作,是日本人川口長孺的《台灣鄭氏記事》。日本近代歷史學家內藤湖南也對其評價頗高,稱贊鄭氏政權為“亞洲走向世界的先驅人物”。明治維新時代的著名政治家伊藤博文曾4次在日本長崎、廣島等地舉行大型的紀念鄭成功的活動,並贊揚說“其奮鬥之足跡,為今日日本崛起之精神”。甲午戰爭後日本盤踞中國台灣半個世紀,其間大行“去中國化”運動,拆毀島內漢人宗廟無數,唯獨對台灣鄭氏宗廟禮敬有加,至今保存完好。即使在今天的日本,鄭氏家族宗廟神社多達240處,遠多於上杉謙信、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等日本“傑出人物”。西方也不甘落後,與鄭氏政權打了一輩子仗的原荷蘭台灣總督揆一(Frederick Coyett)在其著作《被貽誤的台灣》裏稱贊鄭成功為“東方最傑出海戰英雄”。荷蘭歷史學家菲克梅傑評價鄭氏家族為“航海時代第一批走向世界的中國人”。西方啟蒙運動的泰鬥人物伏爾泰給予鄭氏家族至高無上的評語——“中國文化精髓的最後守護者”……

歪曲、戲說、失明、陌生、贊嘆、崇仰……海內外評價涇渭分明的台灣鄭氏朝廷,真實的容貌究竟是怎樣?還是讓我們抽絲剝繭,細細地梳理一番吧。

台灣鄭氏家族的建立,當然要追溯到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十二月十三日,福建抗清領袖、大明“國姓爺”鄭成功率2萬水師渡海遠征,歷經8個月苦戰,擊敗盤踞台灣的荷蘭殖民者,令淪陷38年的台灣島重歸中華懷抱。其後建“大明台灣承天府”,建都台南,繼續高舉“反清復明”旗幟,接明朝宗室入住台灣,沿用永歷皇帝年號,與清朝統治者周旋22年。這段不世之功,至今令國人耳熟能詳。

耳熟能詳的史實,卻深藏著今天的我們或許已不熟悉的細節。

一個細節就是鄭氏家族的“名分問題”。早在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故主南明隆武皇帝殉難後,誓師起兵的鄭成功接受了南明另一個皇帝永歷皇帝賜的“威遠侯”封號,以“永歷”為年號,奉南明永歷政權為正朔,成為鄭氏家族恪守到底的選擇。建制台灣後,即使永歷皇帝業已殉難於雲南,鄭氏家族始終奉永歷帝為正朔不變,清政府最終平定台灣的“清康熙二十一年”,也實為台灣鄭氏政權的“大明永歷三十七年”。所以,金庸小說《鹿鼎記》裏所謂鄭氏家族為是否尊奉永歷帝而與沐王府鬥得你死我活的情節,純屬子虛烏有。

所謂“台灣鄭氏政權”,實為南明政權治下的“大明台灣省”,雖未再立明氏宗室為尊,卻依然是大明王朝留在中華大地的最後一條血脈。其性質,實與南宋滅亡時期,殘留在福建、廣東一帶的南宋小朝廷無二。世人總把南宋王朝崖山兵敗,陸秀夫攜南宋末帝跳海殉難的公元1279年,看做宋朝滅亡的句號。而論及明朝,卻把公元1644年崇禎殉難煤山作為終結點,至於南明小朝廷,乃至台灣鄭氏政權,皆劃於明朝歷史之外,時至今日,這般的“雙重標準”,是否也該公正客觀?

拋卻“雙重標準”,正視“名分”,所謂鄭成功驅荷復台,既非抗擊外來侵略這般簡單,更非“割據自立”乃至“分裂祖國”。這是大明王朝大廈將傾之際,最後的一塊“復國根據地”,更是心懷故國的萬千明室遺民,最後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