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陳白沙與明朝『思想解放』(第2/4頁)

這段“文化專制”,後世史家褒貶不一,比如明朝正德年間名臣楊廷和就曾贊嘆道“倘太祖(朱元璋)在位,豈容時下妖言禍國”?萬歷時期工部尚書朱衡稱贊朱元璋此舉“正人心,明綱常,天下從此大安”。說“天下大安”的確不假,在明初內憂外患,“物質文明”極度落後的“爛攤子”下,朱元璋的“高度專制”,著實起到了“團結全國人民”的作用。洪武、永樂時代“府庫充盈,官民皆富”的盛景,確與之大有關聯,但“消極影響”同樣流毒深遠。明初思想家方孝孺就曾抨擊道“因言論罪,人人自危,非盛世之相也”,明末思想家顧炎武更直言不諱,認為八股文“敗壞人才”“禁錮思想”,近代學者康有為更是“一棍子打死”,痛斥“我中華之保守衰敗,起於明初也”。而縱覽歷史,我們會發現,從朱元璋建立明朝至明宣德年間,半個多世紀裏,明王朝雖有《永樂大典》《皇明祖訓》等“文化建設成果”,卻未有一位石破天驚的思想家,未有一部足可流芳百世的“文化作品”,引領詩詞潮流的,竟然是教條死板的“閣體詩”,足見“文化禁錮”之深。

這樣的“死氣沉沉”中,新思想也在“悄悄萌芽”。即使在“主體思想”全面確立的永樂時代,重臣夏元吉率先提出“不因文殺人”,為安撫“靖難之役”後舉國知識分子的抵觸情緒,永樂皇帝朱棣采納其言,並補充入“祖訓”。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全面復興,至明朝中葉,秉承理學思想卻帶有獨立觀點的思想家陸續出現,代表人物為薛瑄的“河東學派”和吳與弼的“崇仁學派”。先說薛瑄,字德溫,山西河津人,天順朝時一度入閣為相。他曾在朱熹講學的白鹿洞講學,核心思想只在一句話:“實理,皆在萬事萬物,聖人之言不過摹寫其理耳。”即中國儒家思想中有名的“唯物主義”思想,在當時影響深遠,被稱為“北儒”。與之呼應的正是“南儒”吳與弼和他的“崇仁學派”。吳與弼,字子傅,江西臨川人,核心思想為“靜時涵養,動時省察”,雖承襲自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欲”,卻否定掉了其中的“滅”字。明英宗天順時代,這“南北兩大儒”皆退職還鄉,開壇授徒,成化至弘治朝諸多英傑都出自其門下,而吳與弼的門徒中,正有明王朝思想史的“旗幟”——陳獻章。

明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陳獻章出生於廣東新會北都峰山下會村,相傳其出生時“啼聲嘹亮,日夜不絕,卻聞誦讀之聲,即止啼靜聽,諸鄉鄰大奇之”。雖是傳言,但陳獻章少時就博聞強記,3歲即能識字,5歲便能熟背《論語》,可稱是當地“神童”。7歲那年,陳獻章隨祖父舉家遷往廣東江門白沙鄉,故後人尊他為“白沙先生”,他所創立的學派,被稱為“江門學派”。

身為“神童”,陳獻章少年成名,史載他“年少敏警”,讀書“一覽成誦”。19歲那年,陳白沙參加廣東鄉試,一舉考取第九名。21歲那年,陳獻章赴京參加會試,卻只考取了“副進士”,只得入國子監繼續深造。比起命運相似的丘浚等人,陳獻章的運氣“背”得很,此後兩次參加會試,皆名落孫山。“閱卷”之時,主考蕭滋(即丘浚的恩公)認定陳獻章行文“不遵聖人之教,雖才思敏捷,卻必為離經叛道之徒”,大筆一揮將其“掃地出門”。3年後再考,副考陳循對陳獻章賞識不已,“贊其才思縝密,欲顯之”。但主考江淵惱陳獻章“行文狂妄”,再次將其“淘汰”。兩度受挫下,陳獻章決定離開國子監,遍訪天下名師,以“悟通聖人之道”。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陳獻章南下臨川,被“南儒”吳與弼收入門下,成為“崇仁學派”的嫡傳弟子。這吳與弼在當時可稱“奇人”,少年時,他也是江西神童,6歲入學,7歲即“精於對句”,16歲“詩賦之名遠傳”,天生的“狀元苗子”。19歲那年偶讀到大儒朱熹所做的《河洛伊淵錄》,大為神往,從此立志以研習傳播理學思想為己任,竟“棄應試之學”,此後精心研讀理學經典,整整兩年足不出戶。21歲後歸鄉辦學,從此“四方來學者,誨教不斷”,開創“崇仁學派”。雖然“名滿天下”,但“教書匠”的日子確實清苦,中年以後,吳與弼家道中落,生活困頓,自述“貧病交攻”“舊債未去,新債又來”,窮日子裏,吳與弼半耕半讀,更常在農活時與諸學生研讀學問,夜晚讀書燈油用盡,竟“燒薪為充,誦讀甚好”,如此“樂觀主義精神”,自然感染了他的弟子,其學生胡九韶就曾感嘆“唯先生遇患難仍能學習進益”。晚年的陳獻章也回憶說:“每遇艱難困苦,遂憶先生之安貧樂道,彌足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