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誰為『土木堡慘案』負責(第3/5頁)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一日,蒙古瓦剌部首領,執掌蒙古三部大權的“太師”也先,率三路大軍悍然發動了對明王朝的戰爭,這場戰場與其說是“明朝與瓦剌的戰爭”,不如說是明王朝與“蒙古部落聯盟”的戰爭。瓦剌的南侵大軍共分三部,一部是由蒙古“傀儡可汗”脫脫不花率領,主要是被瓦剌征服的韃靼兵馬,東攻明朝遼東地區;一部由瓦剌“知院”阿刺率領,主要包括瓦剌軍一部以及兀良哈軍,南攻明朝軍事重鎮宣府;最精銳的一路是也先親自統領的中路軍,是集中了瓦剌部精銳的王牌,攻擊明朝的軍事重鎮大同。戰端一開,九邊重鎮自朱棣去世後20多年的“和平”被徹底打破,長城沿線烽火綿延,炮聲連天。

說到這場戰爭的原因,許多史料都說是由於“明朝削減蒙古馬價,拒絕蒙古和親”,至於失敗的原因,也往往歸結到王振攛掇朱祁鎮擅自出兵上。其實,問題不是這麽簡單的。先說原因,瓦剌首領也先並非蒙古“黃金家族”出身,能夠征服韃靼並掌控蒙古三部,“反明復元”一直是其拉攏蒙古各部的招牌,之前對明王朝的“恭順”,以及絡繹不絕的“朝貢貿易”“馬市”,皆是政治上的“權宜之計”。在也先征服了韃靼部且常年出兵中亞地區“練兵”後,對明朝的戰爭,早已是箭在弦上,所謂“削減馬價”“不嫁公主”,只是為開戰找的借口而已。之所以會選在正統十四年動手,根據蒙古國有關史料記載,長年以來也先重金賄賂明朝在朝貢貿易中負責接待的“通事”,探聽明王朝的虛實,在得知明王朝主力精銳多南調福建和雲南後,終下了動兵的決心。至於失敗的原因,一個讓後來文臣們回避不提的事情是:戰爭爆發以後,明王朝邊關重臣,諸如鎮守宣府的總兵楊洪,大同總督軍務宋英,西寧侯朱英,皆在奏章上建議明軍應以“防守反擊”為主,如楊洪在奏報上所說,明軍應“依堅城憑硬弩火器,避敵鋒芒,以收挫敵之效”。但朝中文臣的看法截然相反,不只是和王振勾連一氣的“奸臣們”,就是內閣裏曹鼎、張繼,吏部尚書王直,兵部尚書鄺焚、於謙,皆建議主動出擊,比如鄺焚的奏折裏建議朝廷“速派大軍征剿”。之後明廷也依其所議,先期派遣駙馬井源率領4萬明軍增援大同。文臣們和王振唯一的區別是:王振主張禦駕親征,文臣們主張派能將進剿。“主動出擊”的戰術思路,大家並無分歧。

但事與願違,蒙古三路大軍,阿刺知院連克馬營堡和延慶,逼近宣府,宣府總兵楊洪兵力不足,只能憑城堅守。大同更慘,先派軍在貓兒莊(內蒙古察哈爾旗)阻擊瓦剌,幾乎全軍覆沒,明將吳浩戰死,接著大同總督軍務宋英率大軍與瓦剌戰於山西陽高,再次被擊敗,宋英戰死。大同軍之所以主動出擊,一是朝廷連發嚴旨,二是監軍太監郭敬的催促。唯獨遼東明軍爭氣,明將趙忠率軍在黑山設伏,大破“可汗”脫脫不花的韃靼軍,為明軍穩住了防線。

前線敗報頻傳,不但震撼了明廷,也牽出了一個在土木堡事變前,明王朝君臣們都未意識到的問題:以明王朝當時的軍事力量,是很難戰勝瓦剌的。

瓦剌首領也先之前驕人的戰史,前文已經說過,可稱是打遍蒙古高原以及中亞無敵手。另外一個被人忽略的事情是:明朝北部面對的對手,不僅僅是瓦剌一部,而是瓦剌、韃靼、兀良哈三部聯合的“蒙古部落聯盟”,即使是在朱棣橫掃天下的時代,對蒙古部落也只是拉一支打一支,五次北征或打韃靼或打瓦剌,從未與整個蒙古部落作戰。此時明英宗君臣面對的也先,是明王朝自北元滅亡後最強大對手。從明朝方面來說,幾十年“天下承平”,軍隊戰鬥力退化不可避免,而且明王朝正進行著南平鄧茂七以及掃蕩麓川殘余叛亂勢力的戰鬥,北方精銳大多被抽調,依托長城穩守才是最明智的選擇。但七月十四日,明英宗突然宣布“親征”,僅經3天時間,七月十七日即率領號稱50萬的大軍向大同進發。消息傳來舉朝皆驚,吏部尚書王直率百官阻攔,遭明英宗呵斥,最終,這支帶著幾十萬大軍,和明王朝整個內閣以及六部大多數官員的“北伐軍”,走上了北征的不歸路。

王振攛掇明英宗親征的原因,當然如史料普遍所說,是想“立功”,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時王振雖然已經“專權”,但是朝中依然有很多“反對派”,比如兵部尚書鄺焚,侍郎於謙,吏部尚書王直,這些六部裏的重要部門,都不是王振的“自己人”,借一場北征的勝利鞏固自己的權勢才是主要目的。明英宗朱祁鎮之所以同意北征,一面是他年僅23歲,年少氣盛且從小王振就帶他看“禁軍操練”,早就是一個軍事愛好者。此外作為一個剛過弱冠之年的皇帝,要壓服朝中老臣,也自然需要一場對外戰爭的勝利,於是和王振“不謀而合”。至於百官的態度,雖然極力反對,但當朱祁鎮下令“反對出征者論罪後”,除了鐵骨錚錚的於謙外,也大都緘默不語了。之後僅準備3天就出征,如此“犯軍事大忌”的行為,竟無人阻止,除了明哲保身外,也有輕視瓦剌的意思。比如徐有貞在“觀天象”後曾言“北征必敗”,遭到諸多大臣的嘲笑,禦史王立右就曾笑他“危言聳聽”,可見在諸大臣心裏,雖反對北征,但對於勝利,大多數人是不懷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