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蒙古和明朝是啥關系

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六月九日,新疆伊犁河察林河畔,離鄉背井飄零一個多世紀的蒙古土爾扈特部,從伏爾加河流域出發,沖破沙皇俄國層層阻擊經行萬裏,終在清軍的接應下,成功返歸中華懷抱。當年十月,清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接見了被譽為“東歸英雄”的土爾扈特首領渥巴錫,冊封其為“卓理克圖汗”,其部落各大小首領也分別按照“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國公”等爵位一一冊封。其部落全族分六路,分別被安置在今新疆阿爾泰山、伊犁尤都勒斯草原以及博斯騰湖等地,繁衍生息至今。這就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壯懷激烈的“土爾扈特萬裏東歸”。

這壯懷激烈的故事中,有一個今人已然忽略的細節:乾隆於承德避暑山莊接見渥巴錫時,渥巴錫先後送上兩件禮品,一是其隨身腰刀,表達土爾扈特部永不反叛之意,此事亦成為千古美談;第二件禮品格外特殊——明永樂七年,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冊封前土爾扈特部首領太平為賢義王的“永樂印”。送上此物,即表達歸附中華之意。

這個不為人所注意的情節,既意味著清朝從此繼承了明朝對土爾扈特的統治,也同樣揭開了素來為人關注不多的,明朝初期蒙古諸部落的變遷情況。

明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發動北伐,一舉攻克元大都,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倉皇北逃,明朝統一中原。但元王朝依然作為一個“國家政權”,占據著新疆東部、甘肅西部、青海北部、內蒙古、外蒙古、東北三省以及今天俄羅斯阿穆爾省的廣大地區,並在元順帝過世後,歷經元昭宗臘哈失裏、元益宗脫古思帖木兒兩代君主,史稱“北元”。這期間,明朝曾於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發動三路北征,傅友德的西路軍五戰五捷,連克甘肅、內蒙西部、新疆東部大片土地,驅逐北元在這一地的勢力範圍,中路軍徐達部和東路軍李文忠部在進兵北元國都和林(今蒙古國杭愛山)時受挫,但也殺傷北元軍甚多。其後十多年,明朝設九邊,廣置衛所,以守為攻步步進逼。洪武二十年,明軍再舉大兵,以15萬兵攻遼東,迫降駐守遼東的北元太尉納哈出,招降20萬人,並令北元“盟友”朝鮮改轅易轍,成為明朝附屬國,一舉“斷北元之左臂”。一年後,明軍命藍玉統15萬大軍北征,在捕魚兒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大破北元“中央軍”,俘虜北元皇室宗族及軍隊8萬7千人,獲得元王朝的“傳國玉璽”。只身逃亡的元益宗脫古思帖木兒在土刺河被北元宗親也速叠兒殺死。洪武二十六年,也速叠兒正式成為“北元可汗”,但沒多久就病逝,隨後,“黃金家族”(成吉思汗後人)爭奪可汗的內戰持續數年,到明建文四年,非“黃金家族”的鬼力赤奪取了可汗位,取消了“元”的稱號,恢復了“韃靼”的古稱,至此,“元”作為一個政權,成為歷史概念。在連年的內戰中,蒙古分裂成三大部,即明朝史書中所謂的韃靼、瓦剌、兀良哈。

先說韃靼,即由“黃金家族”統帥的蒙古部落聯盟,其勢力範圍主要包括今天鄂嫩河、克魯倫河和貝加爾湖以南。永樂元年,韃靼“太保”阿魯台殺鬼力赤後,於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擁立從帖木兒帝國“政治避難”回來的忽必烈後裔本雅失裏為可汗,此後阿魯台“挾可汗以令諸侯”,自任“太師”執掌大權,一面頻繁騷擾明朝邊境,一面與西部的瓦剌相互攻殺。從洪武末期的朱元璋到永樂初年的朱棣,皆曾多次派使者赴韃靼處招撫,卻被置之不理。

瓦剌,又稱“衛拉特蒙古”,元朝時稱翰亦刺,最初居住於俄羅斯葉塞尼河流域,元朝時逐漸南遷,定居在今阿爾泰山山麓至色愣格河一帶,共分為三大部,分別是輝特部及其首領禿孛羅,綽羅斯部及其首領馬哈木,客列亦錫部及其首領太平。其中的客列亦錫部,即是後來土爾扈特的前身。深通“遠交近攻”的明王朝,自洪武末年開始便頻頻向瓦剌三部派遣使節,永樂七年,明朝冊封輝特部首領孛羅為“太平王”,綽羅斯部首領脫歡為“順寧王”,客列亦錫部首領太平為“賢義王”,渥巴錫歸還給乾隆的“永樂印”,即是由此而來。其後,“順寧王”馬哈木漸成其中最強一支,逐漸掌握了瓦剌大權,並與東部的韃靼長期內戰,兩家相互攻殺不休的同時,也意圖借助明朝的力量。永樂元年朱棣登基後不久,韃靼、瓦剌同時遣使入貢,朱棣熱情接待,其後又利用經濟手段大力拉攏蒙古各部,永樂六年朱棣下令在西北設置多處“馬市”,用以招募蒙古部落,他還在邊境劃撥土地,招撫歸降的蒙古人。永樂七年,先是韃靼“國公”阿灘布花率部歸降,繼而韃靼“丞相”暫蔔率眾3萬歸附寧夏,朱棣皆“宴厚勞之”。明軍還時不時在邊地招募蒙古人從軍,授予官職且賜予漢名,即使偶爾出現歸附後叛亂的情況,朱棣的態度也相當寬容。永樂八年,蒙古歸附首領虎保誤信流言,率部叛逃,朱棣禁止明邊軍追殺,並派使者騎快馬追上虎保,宣布赦免其罪過,並表示“來去自由”,感動得虎保最後率部南歸,後被安置在甘肅臨洮一帶定居,此後為保衛邊疆出生入死,終生對大明忠心耿耿。懷柔之下,終明一世,蒙古人南下歸附的事件史不絕書,朱棣的永樂時代尤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