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誰有資格接朱元璋的班(第3/5頁)

生性猜疑的朱元璋,從分封建藩開始,提防的目光始終對準兩個人:皇次子秦王朱樉,皇三子晉王朱綱。先說秦王朱樉,他的轄區包括今天陜西全省、甘肅東部、青海北部,正是史家常說的“擁之即坐天下”的“八百裏秦川”,論兵力雄厚,轄區幅員之廣,實為九邊諸王之最。朱元璋起初對他頗為器重,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就藩時曾專賜詔旨,命他要“與民休息”,就藩之後,朱樉屢次率兵出擊青藏部落和蒙古,斬獲甚多。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朱元璋令他為監督諸皇子行為的“宗人令”。因朱元璋多次暗示,南京無“王氣”,意圖遷都長安。得此暗示,朱樉賣力表現,大興土木,不法行為也很多,他在轄區內修築宮殿,勞苦民力,其兵士也時常勒索地方,欺辱朝廷官吏。鬥門知縣林雲因勸阻朱樉部將征用木材而被毆傷,陜西監察禦史安然上表揭發朱樉部將借軍屯為名濫征民田,被朱樉部將“打擊報復”,竟被亂兵燒了府邸,險些殞命。當時的禦史周觀政、韓宜可和曾任陜西參政的張來素等人皆曾上表彈劾,雖遭朱元璋嚴懲,但他對朱樉的厭惡之心也日生。尤其令朱元璋不滿的,是朱樉曾在青海、甘肅等地私自招募“番族壯勇”,不向朝廷上報,反編做自己親軍,此舉犯了朱元璋的“大忌”。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借“擅修宮室,濫用民力”之罪,朱樉被召還京城,隨即被關入宗人府看押。朱元璋令太子朱標巡視陜西,查訪朱樉的不法行為。好在朱標厚道,巡視回來後極力為弟弟開脫,終讓朱樉得到赦免,放歸陜西。經此大難,朱樉對太子感激不盡,從此小心做人。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樉病逝,臨終前叮囑世子朱尚炳道:“吾家受國恩深重,國家有事,汝要好生扶保社稷,勿生二心。”朱元璋和朱標父子的“紅臉白臉”,恩威相施,終令秦王一脈忠心耿耿。

相比之下,皇三子晉王朱綱的口碑更差,他坐鎮的太原,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精兵強將甚多。洪武二十三年,朱綱率軍與燕王朱棣一起北征蒙古,關鍵時刻臨陣退縮,深入大漠不足幾十裏就匆忙撤兵回師,不過也成就了朱棣燕兵孤軍深入大漠,大破蒙古騎兵的美名。同哥哥朱樉以及弟弟朱棣相比,他軍事才能相去甚遠,劣跡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史載他容貌“修目美鬢,顧盼有威”,行為卻是“敗絮其中”。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就藩太原的路上,因嫌飯菜太燙,竟當場鞭打曾侍候朱元璋20年的老廚師徐興祖,氣得朱元璋派快馬送書訓斥:“徐興祖跟隨我20年,從未受過責罰,你竟敢當眾侮辱他,若再有類似事情,定懲不饒。”朱綱不但不收斂,反而變本加厲。雖不像二哥朱樉那樣大興土木,卻在當地橫征暴斂,掠取民財。比如當時山西的農民,除交國家賦稅外,每年還要交晉王過生日的“禮敬”,數額是國家賦稅的3倍。過往的商旅,甚至朝廷的官方商隊,也要向他繳納“保護費”。他的日常花費也驚人,身為藩王每年朝廷雖有厚賜,但於他“僅供月余之用”。當然他也不是沒做“好事”,太原城即是他主持重修,今為“聯合國文化遺產”。對四弟朱棣,常年以來朱綱也百般提防,不但派特務潛入北平監視朱棣,更利用入京朝見朱元璋的機會大肆“打小報告”。但他的不法行為終瞞不過朱元璋,洪武二十三年,在秦王朱樉遭囚禁後不久,派駐山西的錦衣衛經歷楊贛揭發晉王朱綱九大罪,包括搜刮地方、敲詐官衙、驕奢淫逸、結黨擅權等,尤其是最後一條,幾與謀反無異,朱元璋大怒,要治其重罪。恰在此時巡視陜西的太子朱標路經太原,朱綱借機對朱標苦苦哀求,隨朱標一道入京朝見,在朱標的好言相勸下,終令朱元璋肝火平息。躲過一劫的朱綱如二哥朱樉一樣,此後小心做人,卻意志消沉,“購美眷日日飲宴為樂,終不問兵事”。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三月,朱標先於其父朱元璋撒手人寰,謚號“恭王”。

而從後來“靖難之役”裏發生的事情看,朱元璋對這兩個兒子做的一切還是有效果的。朱樉之子朱尚炳,朱綱之子朱濟喜,皆出兵勤王,與造反的“皇叔”朱棣血戰多年,雖未阻擊朱棣篡逆成功,卻可稱對“中央”忠心耿耿。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朱元璋對待藩王的學問,恰如著名明史學家孟森指出的:“中央朝廷與散布在邊關的地方藩王,是國家權力天平的兩端。雙方力量的平衡,就是國家政局的平衡。”終朱元璋一生,為維護這個平衡,他與朱標“分工合作”,恩威相濟,可謂是煞費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