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誰有資格接朱元璋的班

談歷史,歷朝歷代的皇子“奪嫡之爭”無不吸引眼球。時至今日,在琳瑯滿目的各類或“正史”或“戲說”的歷史劇中,從來都是“永恒的主題”,很精彩,卻多是戲說演義。

朱元璋時代,諸皇子的奪嫡之爭,更為後世人所觀注。因為這場勾心鬥角數十年的權力遊戲,最終演變成一場席卷中國北方,兵連禍結達3年的內戰——靖難之役。因之被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尤其多:造反自立,歷經苦戰最終篡位成功,坐擁天下的皇四子——後來的永樂皇帝朱棣;龍禦天下,卻昏招頻出,最終以全國之地敗於地方諸侯,兵敗如山倒,失去龍位並至今下落不明的皇太孫——建文皇帝朱允炆。相形之下,在洪武朝時代最早被立為“接班人”,擔任儲君數十年卻最終英年早逝的朱元璋長子——大明懿文太子朱標,長久以來是一個被關注不多的人物。

拋卻“戲說”的虛構,解讀洪武時代諸王奪嫡的來龍去脈,必須從這位皇太子開始。

朱標,朱元璋長子,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生人,元至正二十七(公元1367年)年被立為世子,次年大明開國,年號洪武,“順理成章”地成為皇太子,從此開始了長達24年的儲君生涯,洪武二十五年病逝,年僅37歲。洪武三十一年,其子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尊奉其為明興宗,陪葬於南京明孝陵。

這位英年早逝的皇儲,一生有太多引起後人爭論的話題,比如他的出身問題,《明史》記載其為馬皇後親生,從清末開始,以潘檉章為代表的學者提出異議,認定其生母為朱元璋側室李淑妃,時至今日,依舊各執一詞。

未引起世人太多爭論的,是這位儲君的形象,在大多數有關他的評價裏,朱標是一位體弱多病,怯懦膽小,知書達理,優柔寡斷,在朱元璋的陰影下戰戰兢兢一生的可憐太子。這個形象,一方面來自朱棣篡位登基後,“禦用文人”們在史書上對其的刻意“抹黑”,另一方面也拜他那位“合法”登基卻痛失天下的兒子——建文帝所賜,後人總結建文帝失敗的教訓,也就自然而然把身為其父的朱標看成一類。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還是讓我們仔細梳理一下朱標的儲君生涯吧。

朱標初立世子,是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親手選定了劉基、章溢、葉琛、宋濂4位當時名儒為其老師。同年冬天,令朱標以長子身份,回鳳陽老家祭祀祖先,行前諄諄教誨,要朱標“訪求父老,知我創業之不易”。可見,早在大明開國前,眼光長遠的朱元璋便利用各種機會,對其悉心培養,寄托厚望。

而從朱元璋的“培養”方式看,我們不難了解朱元璋期待的是一個怎樣的繼承人。台灣學者李光濤對此的評價最為到位:朱元璋對於繼承人的期待,與他自比“漢高祖”分不開,在他打天下的每個步驟上,都事事以漢高祖為師,對於儲君的培養更不例外,戎馬一生的他,希望能培養出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開創屬於大明朝的承平盛世。

而從實際情況看,確實如此。朱元璋為朱標禮聘的先生,多為當時的“大儒”,後來大明開國後,朱元璋更是費盡心思,在內宮設“大本堂”,苦心搜羅各類圖書,並招攬天下名儒為朱標授課,選拔青年才俊與之伴讀。他還制定嚴格的太子行為章程,讓太子舉手投足,待人接物,都要按照儒家禮法行事。但朱元璋並不想把兒子培養成“酸腐文人”,多次訓誡宋濂等人要“用實學導之”,又選拔一批頗有政望的能臣幹吏,擔任太子賓客,定期講解治國之道,其中就有我們前文提到的韓宜可。平日裏“憶苦思甜”教育也抓得緊,經常借用一切機會向兒子回憶創業時期的艱難,而擔任太子東宮官僚的,是大明王朝開國時期的文武兩大支柱:文官之首李善長,武將之首徐達。

由此我們也可總結出朱元璋對“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寬宏仁德,禮敬賢臣,卻要治國有方,睿智通達,更要行為正派,體察下情,深味民生,與民休息。縱覽之下,這實在是一個儒家思想裏“仁君”的範本。

而朱標又做得如何呢,自被立為太子以來,他對宋濂等授業恩師始終禮敬有加,公開場合,常恭敬以“宋師”相稱,年節朱元璋給他的賞賜,必分出一份贈予宋濂,後來宋濂的孫子宋慎被揭發為“胡黨”,朱標更是傾力相救,“郭恒案”“空印案”等明初貪汙大案株連甚重,朱標主張從輕,並為此和朱元璋爭執。戶部尚書茹太素因奏章行文啰嗦,遭朱元璋責打,朱標為其說情,並連夜送金瘡藥和補品,寬慰道“此事乃卿之舊習,非卿之錯”。連弟弟秦王和晉王被控告“橫行不法”“圖謀不軌”,引得朱元璋大怒,還是朱標出面說情,幫兩個弟弟脫罪。甚至隨朱元璋外出巡視時,也時常將自己的食物分發給沿途缺衣少食的百姓,可謂深得民心。後來建文帝重臣方孝孺贊他“孝友仁慈,出於至性”“為人友愛,仁孝感嬰孩”,誠非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