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誰締造了『洪武盛世』(第2/4頁)

劉基的眼光沒有錯,歸附朱元璋的楊思義果然“大賢”。身為儒生,卻博學多才,天文地理無所不精,先是輔助徐達常遇春等人革新裝備,改良“火龍槍”,使之成為明軍初期騎兵的主戰火器,後協助劉伯溫修訂《大統歷》,使之成為大明開國後的通用歷法,閑暇之余順便研究數學問題,改良朱元璋軍中計算賬目用的算盤,更創“珠算新決”,很快推廣使用,計算效率加倍。在朱元璋草創時代的各位棟梁裏,這位身負“大賢”之名的“貳臣”,是塊放到哪都閃光的“好鋼”。

“好鋼”自然要用在刀刃上,不久楊思義被任命為司農卿,主管明軍征戰天下的後勤工作。屯田、生產、稅收、收支計算和分配,樣樣做得有條不紊,大明開國後,更搖身一變,成為“戶部尚書”。這一任戶部尚書,堪稱歷任大明尚書裏,最“難做”的一位。

難做,是因為從洪武元年至洪武五年,明軍正南北出擊,向北攻克元大都,進而乘勝追擊,追剿漠南以及大西北的元朝殘余勢力,向南則南進湖南、廣東、四川、廣西一帶,掃蕩南方割據勢力,力圖南北一統,這都是必須打的仗。可但凡戰爭都免不了開支巨大,彼時的明王朝,國家百廢待興,百姓疲敝,正是休養生息,人心思治之時,絕不能攤派加稅,用來滿足前線的錢糧用度,身為戶部尚書,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楊思義有辦法:不加稅,就推廣屯田,與民休息,大力鼓勵墾荒,盡量在不增加賦稅的情況下增加財源;前線用度龐大,就發揮“數學特長”,精打細算。尤其是對北方戰事,不顧前線將領反對,幾乎縮減各類開支達一半,更不辭勞苦,將各類開支的用法詳細開列清單,交前線諸將執行。財政實在吃緊的情況下,就減少宮室修建開支,“拆東墻補西墻”緩解燃眉之急。苦心終於沒有白費,至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徐達、李文忠的北路軍北逐蒙古,在定西和上都會戰裏接連消滅元朝的有生力量,雖有嶺北之敗,卻暫時解除了元朝殘余勢力對大明邊境的威脅。南征軍也捷報頻傳,攻克福建、廣東諸省,平滅四川明玉珍的割據政權,堪稱奇跡的是,這幾年間,明朝國內生產恢復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百姓未增加負擔,國家財政收入年年增長,既不過分勞苦百姓,又保證前線供應,完成一統江山的偉業。奇跡的背後,是楊思義嘔心瀝血的勞動。

戰爭結束了,而屬於楊思義的卻剛剛拉開帷幕。自擔任戶部尚書以來,始終兢兢業業,事事以安民為先,其建議的多項政策,都切中了大明朝經濟建設的脈搏。各省水旱災頻繁,楊思義建議國家設“預備倉”,以備水旱災害賑濟之用,此舉沿用整個明清兩朝,惠澤無數蒼生。屯墾大興,楊思義建議國家出台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種植桑麻,不幾年國家桑麻產業大興,更帶動絲綢紡織等手工業的發展。朱元璋為防備元朝殘余勢力入侵,在北方設“九邊”軍事重鎮,但九邊初設,邊關錢糧匱乏,國家用度也捉襟見肘,楊思義提議設“開中法”,即在國家經營食鹽貿易的前提下,允許商人以向“九邊”送糧的方式換取鹽引,獲得販賣食鹽的特權。此法一出,全國商人紛紛響應,爭相在“九邊”購地屯墾,招募流民耕種。結果就是“多米諾骨牌效應”,“九邊”從此錢糧充足,邊防大振,商人們換取鹽引,獲利頗豐,山東、陜西、山西、河北、遼東等飽受戰火荼毒的邊關地區,因商人競相屯墾,重現阡陌縱橫,經濟繁榮之相。在“開中法”中獲利頗豐的商人們,漸形成了兩個影響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商人集團——晉商集團和徽商集團。

身負大才的楊思義,卻從不恃才傲物,劉基的《誠意伯文集》裏稱他“寬宏容達”,特別是與朱元璋的相處中,楊思義性格寬厚,說話講究分寸,即使是與朱元璋相左的意見,也能以合理的說話方式獲得朱元璋認同。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對這位“大賢”始終器重有加,這不僅僅因為他會“做人”,更因為出身農民的朱元璋知道,這位思維縝密、眼光卓越的戶部尚書,從來都是位“急農民之所急”的幹才。《明史》上的評價雖簡略,卻客觀:“雖本帝意,而經畫詳密,時稱其能。”

北方屯墾迅速發展後,因陜西一帶勞動力匱乏,楊思義主動請纓去陜西,落實朱元璋移民實邊的國策。不久後擔任陜西參知政事(陜西省省長),在任期間嘔心瀝血,安撫移民,發展生產,令陜西在短期內經濟勃興,移民們安居樂業。做完這一切後,這位洪武朝時期最傑出的經濟學家積勞成疾,溘然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