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誰締造了『洪武盛世』

說起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洪武朝時期(公元1368年—1399年),今人的印象多是屠戮功臣,北征蒙古,金戈鐵馬,權謀厚黑。但有一件不容回避的史實,卻在歷史長河裏被忽略了。

這個史實,是一組數字——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天下田8577623頃,戶10652804家,人口60545812人。國家歲入米麥合計32789800石,官倉儲糧71800000石,不計民間百姓儲量,亦可供全國官民支用3年。全國棉花總產量11803000余斤,果木種植總量10億株。全國各府縣共開塘堰4000987處,疏通河道4162處,修築堤岸5048處。《明史•食貨志》如此評價這一時期:宇內富庶,賦入盈羨,府縣倉儲甚豐,至紅腐不可食……

把眼光轉向中國封建社會前朝後世,縱向對比:300年後的清朝“康雍乾盛世”,耕地總數最高未超過600萬頃。前代被稱為“富宋”的北宋王朝,最高人口數字不過4500萬。大詩人杜甫無比追憶的“稻米流脂粟米白”的盛唐時代,國家糧稅總收入不過此時的三分之一……再橫向對比同時代的世界:根據英國學者李約瑟的記錄,14世紀歐洲人口的最高水平,僅為此時中國的四分之一,西歐列國的政府農業稅總和,為此時中國的三十二分之一……

這樣的數字,只能用一個詞形容——國富民強。可以用這個詞形容的時代,是盛世——洪武盛世。

說洪武盛世,論權謀,解厚黑,總不計國計民生來得近,不妨細解下,如此驕人的“GDP”成就,究竟是如何締造。

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曾在一部劇作中如此形容盛世:“盛世是一座瑰麗的宮殿,偉大的君王在頂端指引我們,沉默的柱石,托起他的高高在上。”

說起洪武盛世這座“瑰麗的宮殿”,自然首推朱元璋。眾所周知的是他開國後推行的“休養生息”政策:輕徭薄賦,官田稅五升三合,民田稅三升三合,為中國歷代田賦之最低;(江南地區除外)獎勵墾荒,無主荒地一經耕種即為田主所有,新墾田地免徭役3年;厲行節儉,禁鋪張奢華……

還有今天已鮮為人知的“宏觀調控”:一是大規模移民屯墾,數次遷移南方無地農民及世家豪門往山東、山西、遼東等省墾荒定居,既解決北方勞動力不足問題,又打擊“江南豪強”。出台政策鼓勵“多種經營”,規定有地5畝至10畝的農民,必須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否則增收稅賦。10畝以上加倍,每百戶農戶必須種棗樹200株,違者充軍,政府選派大量“技術員”下鄉,推廣先進農業生產技術,花大力興修水利工程。商業方面也不放松,全國厲行海禁,“片板不得入海”,禁止私販鹽,食鹽、外貿等高收入行業一律“國營”。當然也沒忘了適當照顧,工商業減免稅收,僅為三十稅一,不到元朝的一半,全國官民登記入籍,分民戶、軍戶、匠戶三類,嚴禁人口隨意流動,制《黃冊》《魚鱗圖冊》,登記全國土地戶口……

廉政工作也不放松,以“農績”為考核官員的第一標準,嚴查貪官汙吏,甚至屢次以“懲貪”為名興起大獄,地方官要帶頭種田,名為“責任田”……

處心積慮,費盡心機,一個延續整個大明王朝的經濟體系建立起來,這是一個高度集中,權責分明,律令嚴苛,法網嚴密,層次分明,壁壘森嚴的封建農業國經濟體系。以後世的眼光看,或許死板僵化,卻在當時元末明初百業凋敝的大背景下,迸發出無比的生命力。驕人的經濟成就,便是結晶。

在這驕人的成就下,功勛卓著的人物——洪武時代的能臣們,他們以默默無聞的行動,縝密無漏的心思,嘔心瀝血的勞苦,似沉默的柱石,托起“洪武盛世”的金碧輝煌。其中最重要的,是3個人。說這3個人是“無名英雄”,是因為在群英薈萃的洪武朝,他們的身份、職業、受關注程度,較之諸多功臣名宿,實在只能算是籍籍無名的“小角色”,他們擔負起治理天下的大責任,不夠“高光”,卻足夠“舉足輕重”。

第一個人,便是我們上一章中曾略帶提及的,大明朝首任戶部尚書——楊思義。

在二十四史中堪稱編修最為完整齊全的《明史》中,對楊思義的介紹只有數百字的簡短幾筆,且就在這寥寥幾筆中,生卒年不祥,籍貫不詳,字號不詳,實在是惜墨如金,但惜墨如金的背後,是他金子一般的貢獻。如果說洪武朝時代大明王朝建立的經濟體系,來自朱元璋的鐵腕手段,那麽身為大明朝開國首任戶部尚書的楊思義,就是這個經濟體系的設計者。

楊思義是個“貳臣”,原為元朝中書省平章行走,雖“賢名”在外,在元朝廷卻常年得不到重用。直到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51年),奉命出使朱元璋處,急需人才的朱元璋從劉基口中得知楊思義乃“元廷大賢”,欣喜非常,楊思義一到即熱情招待,繼而“策反”成功。從此,行將覆滅的元王朝少了一個跑腿的“小秘書”,孕育而生的大明朝,多了一個14世紀中國最傑出的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