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康時代五代賢君李嗣源(第6/9頁)

李從榮在權力高層中的人緣非常差,他不僅得罪了接替安重誨在朝中主事的範延光、趙延壽,而且他和同母弟弟李從厚、姐夫石敬瑭、幹兄長李從珂等人的關系勢同水火。李從榮的政治智慧確實差的驚人,他也不想想,即使以後當了皇帝,得罪了那些實權派,能有自己的好日子過嗎?

這些被李從榮得罪的達官顯貴自然不願意李從榮得勢,便經常在李嗣源面前煽點陰火。李嗣雖然疼愛兒子,但畢竟他現在還是皇帝,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接受被取代的命運,哪怕取代自己的人是親生兒子。太仆卿何澤上書請立李從榮為皇太子(估計是李從榮唆使),李嗣源果然立刻沉下臉來,說“沒問題,不過朕馬上就回河東養老去。”

不過,畢竟李嗣源畢竟已經六十六歲了,年老體衰,經常鬧個小病小災,大家知道老皇帝撐不了多長時間了,而且李從榮的地位也沒有真正的動搖過。這些人都知道一旦李從榮繼位,立刻會拿他們開刀。所以都想離開洛陽這個事非之地,做個地方軍閥,以保日後有本錢和李從榮對抗。

石敬瑭是個聰明人,與其在朝中等死,不如逃出去。便借著契丹南侵的機會,請求李嗣源讓他去太原抵禦契丹,李嗣源哪知道石敬瑭的心思,就封石敬瑭為河東節度使。河東是五代第一號軍事重鎮,五代中有三個出自河東,還不算十國中的北漢,所以石敬瑭是很有戰略眼光的。李從珂也照葫蘆畫瓢,謀得了河中節度使的位子,逃了。範延光和趙延壽見二位皇親得了好差使,羨慕不已,也都外調了出來。

李嗣源近來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一次咯血昏厥,宮人哭號不已。李從榮以為老爹已經做古,心中暗喜:“機會可來了。”大步趨出,準備兵馬進宮強行繼位。可沒想到李嗣源昏死半天,又醒了過來。如果李從榮在宮中人緣好的話,肯定會有人迅速報告李從榮,還來得及改變計劃。可宮中的那些人都討厭李從榮,根本沒人去找李從榮。李從榮率軍攻打宮城,李嗣源一聽兒子反了,氣的渾身發抖,大呼造孽。這時也顧不得父子情誼了,父子再親,能親得過權力?要不朱友珪又何必手刃生父朱溫?李嗣源讓李從珂的兒子李重吉率衛士去剿滅李從榮。

李從榮正在做著白日皇帝夢時,突然內廷下詔說皇帝復蘇,聲討反賊李從榮,嚇的差得從馬上掉下來,他身邊的那幫狗黨一聽皇帝沒死,誰還敢跟李從榮作亂,一轟而散。李從榮逃回府中,和老婆劉氏藏在床下,被官軍揪了出來,亂刀砍死。

李嗣源經過這一場骨肉相殘的悲劇,精神崩潰,號哭不止。李從榮死後,最年長的兒子要算三子宋王李從厚,李從珂雖然時年五十歲,但畢竟不是親生的,不算數。李嗣源知道自己不行了,速命人把李從厚從汴州召回繼位。李從厚得到詔書連夜趕回洛陽,這時,李嗣源已經死去三天了。李從厚在靈前繼位,追謚李嗣源為明宗皇帝。李嗣源死於長興四年(公元 933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享壽六十七歲。

五代五十三年間共走馬燈似的換了八姓十三個皇帝,平均在位不足四年,這段並不算著名的亂世留給後人深刻的印象不多。最讓人稱道的只有兩個時期:周世宗柴榮的統一大業和唐明宗李嗣源的守成時期。五代皇帝多殘忍好殺,李嗣源殺人也不算少,動輒毀人家族。但這些多是上層建築中的權力鬥爭的結果,對於廣大社會底層的百姓來說,李嗣源還算是一個不錯的皇帝。在封建社會裏,老百姓無權選擇最高統治者,所謂明君的標準也不可能脫離階級性的範疇。老百姓的要求往往很低,只希望最高統治者能讓老百姓的日子過的好一些,這個要求並不高,但並非人人都能做到。李嗣源做的很出色,雖然他在軍事外交上的成績不是很突出,但做為一個亂世皇帝,他所能夠做到的些,已經讓老百姓很滿意了。

宋王李從厚從來就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他能成為九五之尊,君臨天下。李從厚是個很老實聽話的孩子,和他的哥哥李從榮完全不同。象李從厚以及陳廢帝陳伯宗這樣的“懦弱無能”的皇帝,如果放在承平時代,大的成績做不出來,但兢兢業業的守住家業還是可能的,唐高宗李治就是這樣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當然,李治並非“無能”,只是他夾在中國歷史上兩個極著名的皇帝:他的父親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老婆大周皇帝武則天中間,便顯得李治有些“無能”。

在五代這個以軍功奪天下的混亂時代,沒有軍隊的支持是根本撐不了幾天的,李從厚沒有主持過軍務,在軍隊中的威望更是一片空白,許多地方上的實力派都對李從厚頗為不屑。李嗣源活著的時候,這些人還不敢有什麽想法,但李嗣源這時已經不在了,所以有些人便按耐不住性子,想要“有所做為”,趁著亂世大撈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