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半明半滅大明朝崇禎帝的自殺和鳳子龍孫的下場(第4/29頁)

當時,幾乎陜西境內所有的農民軍首領,包括“點燈子”、“滿天星”這樣的“老革命”,無一不受撫,得到相應官職。但是,得官後的農民軍頭頭有的也留有後手,他們各自私留武器,占據要地,不時派人四處劫掠富戶,號稱“打糧”。另一方面,由於明政府只撥十萬兩白銀賑濟,杯水車薪,仍舊有大多數農民窮餓至極,這些人自然也不願意就這樣回鄉等著餓死,仍舊團結在頭頭們身邊,戀戀不去。

在此種情況下,朝內“主剿派”群攻楊鶴一方的“主撫派”,指斥他浪費了大筆國帑,最終造成“屢撫屢叛”的局面。崇禎帝是個急性子,見花了銀子不見立馬成效,大怒之下罷去楊鶴官職,重新確定剿殺方針。

剿殺之下,稍稍平息的民亂趁勢又起。“神一魁”再次造反,攻占寧塞縣城。不久,農民軍頭領們互攻,“神一魁”被殺。

由於膽識過人的洪承疇被委任為總督,陜西農民軍相繼被鎮壓,郝林庵、“可天飛”等人逐一被殺。這位洪總督愛使招降和收買的手段,“以賊殺賊”,鐵角城、錐子山等叛民大本營一一被端掉,明軍斬獲數萬級,陜西境內,一時間基本看不見大股農民軍。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農民軍不是被殺光了,而是不少人遁至山西,在那裏轟轟烈烈幹了起來。

當崇禎朝臣盡力鎮壓陜西饑民暴動的同時,皇太極在東北地區發動進攻,摧毀了大淩河城。

大淩河之戰,明軍精銳數萬被殲,大量先進火器喪失,損失不可謂不大。最重要的是,皇太極粉碎了明軍步步為營東進的戰略,迫使明朝往後退縮。

崇禎七年(1634年),皇太極發兵二次入關打擊明朝,總共進行三個多月,在宣府、大同一帶大肆殺劫,擄搶百姓、牲畜不計其數,揚長而去。

狂龍入海不回頭——崇禎帝輕信農民軍“投降”的後患

見陜西境內消停一些,明廷便下令給臨洮總兵曹文詔,讓他帶統陜西、山西諸將,去山西剿農民軍。曹文詔手下兵不多,只有近四千人,立刻從甘肅慶陽開拔,經潼關、過黃河,率先擊殺蒲州、河津一帶的農民軍。

到崇禎六年冬,從各地調至山西、河南、河北一帶的圍剿官軍人數,已達三萬多。一直號稱“英明”的崇禎帝,此時也走他前任的老路,派出不少沒老二的太監公公到各部隊當監軍。

明末農民軍之所以被蔑稱為“流賊”,就是因為這些人善於四處遊走,東打一下西殺一下,讓官軍四顧不暇。但華北地區多為大平原,叛亂者們無險可據,無山可藏。官軍勢大,進攻不懈。最後,大部分農民軍被壓迫於河南界內的黃河以北地區不能動彈。

見突圍無望,年底隆冬時分,“闖塌天”、“滿天飛”、張妙手以及李自成等人,佯稱要投降,向京營總兵王樸遞信。王樸和監軍太監楊進朝大喜,立刻制止各部官軍的圍剿,向朝廷上報了六十多名即將接受“招安”的“降賊”名單,自認為兵不血刃,已經立下奇功。

“投降”名單上人名很有意思,有的像是《水滸傳》裏梁山好漢的諢名,有的像是《智取威虎山》裏匪徒的綽號:賀雙全、新虎、九條龍、闖王(高迎祥)、領兵山、勇將、滿天飛、一條龍、一丈青、哄天星(當為混天星)、三只手、一字王、闖將(李自成)、蠍子塊、滿天星、七條龍、關鎖(當為關索)、八大王、皂鶯、張妙手、西營八大王(張獻忠)、老張飛、詐手、邢紅狼、闖塌天(劉國能)、馬鷂子、南營八大王、胡爪、哄世王(當作混世王)、一塊雲、亂世王、大將軍、過天星(惠登相)、二將、哄天王(當作混天王)、猛虎、獨虎、老回回(馬光玉)、高小溪、掃地王、整齊王、五條龍、五閻王、邢闖王、曹操(羅汝才)、稻黍杆、逼上路、四虎、黃龍、大天王、皮裏針、張飛、石塌天(當系射塌天李萬慶)、薛仁貴、金翅鵬、八金龍、鞋底光、瓦背兒、劉備、鉆天鷂、上天龍千奇百怪的人名,共計六十一名。

明軍放松警惕後,不少兵卒還與即將“投降”的農民軍做起買賣來,偷出軍營裏軍靴、棉衣、兵器等物賣與對方。

數名農民軍頭領暗中早有串聯,趁詐降機會大大地休整一番。然後,他們吃飽喝足,趁山西垣曲到河南濟源之間黃河封凍之機,縱馬狂奔,整部整部地突破黃河天險,沖出明軍包圍圈,忽喇喇出現在中原大地。

由於河南地方官員沒有鎮壓的經驗,中原平地又便於馳騁,農民軍猶如水銀瀉地一樣,四處竄擊,不僅席卷河南全境,而且在周遭的安徽、四川、湖廣等地均處處開花。由此,局部農民戰爭,一下子變成了明朝政府全面的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