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丈夫死則死耳,何饒舌也!——太平軍二次“西征”的失敗與陳玉成之死

1862年6月4日,河南延津一片開闊地氣氛肅穆。清軍辟出一塊行刑場,近三千兵馬把場地團團圍住,如臨大敵。

時為鑲黃旗滿洲都統兼正藍旗護軍統領加兵部尚書銜的滿清貴臣勝保,懷摟一個絕色女子,四仰八叉地半躺半坐在兵士們不知從哪裏找來的一個雕花坐床上面,滿懷惡意地望著刑場上被捆縛住的受刑人。

即將受刑的男子非常年青,二十五六歲的年紀,長身玉立,一頭黑發散披,神色勃勃不屈。這位好漢不是別人,乃太平天國鼎鼎大名的英王陳玉成!

軍中師爺趨前,低聲喝問:“陳逆臨死之前,有何話要說?”

陳玉成微微一笑:“大丈夫死則死耳,何饒舌也!”

在此清朝將士以及行刑士兵,聞言均凜然為之動容。

勝保鴉片癮上來,鼻涕眼淚齊流,呵欠連連。同時,他懷中被嚇得面無人色的美人,也令他欲火中起。這位絕色女子,正是刑場上陳玉成之妻。勝保本人乃舉人出身,滿洲鑲白旗人,曾在宮內作過侍講、內閣學士。雖是文士底子,此人人品極差,粗蠢刁蠻,行為舉止遠遠不如草寇出身的滿清大將張國梁、馮子材等人。

見劊子手開始動手淩遲陳玉成,勝保獰笑,睜大眼睛仔細看。看了片刻,由於抵抗不了鴉片煙癮,他搖晃起身,拎小雞一樣把身邊美人掖起,臨行時擱下一句話:

“慢慢割這個逆賊,讓他多受些苦!”

言畢,勝保離去。

行刑兩位士兵見勝大帥走遠,又見監刑官朝他們使眼色,心領神會地互相點點頭,低聲對身上已被割數十刀血流遍體的陳玉成說了聲:“英王好走!”

然後,劊子手一刀直捅其心,給了這位英雄一個痛快死。

自古英雄出少年

陳玉成,廣西藤縣人,父母早亡,出身貧苦。“金田起義”時,他年僅14歲,就與叔父陳承瑢參加了太平軍,絕對的“童子兵”。

12年中,他從普通士兵成長為力撐太平天國半壁江山的“英王”,真可謂是一部傳奇故事。

從軍後,陳玉成只是隨營移動而已。最初的兩年,他並未參加過真正的戰鬥。太平軍定都天京後,他在左四軍當“正典聖糧”,也就是高級司務長。真正加入行軍打仗行列,始於1854年的太平軍第一次西征。當時,陳玉成在韋昌輝之弟韋志俊手下做事。

武昌圍攻戰中,十六七歲的小將陳玉成率五百多太平軍攀城而上,奮勇先登,第一個殺上武昌城頭,首建頭功,一下子就被升為“殿右三十檢點”。而後,九江戰役中,他引軍趨至九江,配合林啟容苦守九江,牽制了湘軍很大的軍力,終於使得石達開在鄱陽湖全殲曾國藩水師。

1856年,清軍江北大營、江南大營向南京緊緊施壓,時為冬官正丞相的陳玉成受秦日綱統領,與李秀成一起赴援鎮江。陳玉成置自己安危於不顧,乘飛舟在江上冒死揚帆飛駛,冒著槍林彈雨,抵至鎮江城中,把進攻計劃盡告守將吳如孝。結果,太平軍最終內外夾擊,成功解掉清軍對鎮江的包圍。

而後,他與李秀成等人聯手,在攻破江北大營後,力克揚州,把清軍大將吉爾杭阿打得潰不成軍,迫使這位清將不得不拔槍抵胸自殺。

再接再厲之下,江南大營也被太平軍攻占,陳玉成率軍猛追清帥向榮,並把他包圍於丹陽城內。幾年來一直和太平軍苦鬥的向榮受不住如此打擊和羞辱,上吊自殺。

天京事變後,名王良將死掉好幾個,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國的征殺重任忽然落到陳玉成身上。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陳玉成乃天京事變中北王韋昌輝殺東王楊秀清時最得力的助手陳承瑢的親侄子。洪教主凡事都陰壞,唯獨不怎麽搞誅殺九族那一套。無論秦日綱的幾個兄弟,還是韋昌輝之弟韋志俊,在天京事變後並未被逮誅,這是太平天國與“封建王朝”唯一的最大的區別。當然,這並非說明洪教主本人多麽寬厚容人。當時形勢緊逼,用人要緊,洪秀全不可能再殺自己人,而被誅諸人的親屬深知自己與清廷不共戴天,也只好硬著頭皮硬挺下去。這些人,搞好變成陳玉成,搞不好只能當韋志俊(最後向清軍投降並充當急先鋒)。

他不負重望,與李秀成一起,在1858年秋天二破江北大營,打通了浦口與南京之間的交通線,攻克清軍一直堅守的重鎮六合。

緊接著,陳玉成與撚軍聯手,於1858年年底取得三河大捷,一舉消滅了湘軍悍勇的李續賓及其部下六千多人,名揚海內。

1859年2月,陳玉成破廬州,生俘清朝巡撫級大員李孟群。

勞苦功高之下,他受封為“英王”。這位英王果然英勇不凡,在李秀成協同下,陳玉成率領太平軍二破清軍的江南大營,逼得清朝在江南的統帥和春服鴉片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