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回光返照的勝利——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及占領蘇常地區的“復興”

繼洪楊內鬥後,石達開“負氣出走”,“太平天國”再也不“太平”了。

清軍抓住時機,於1857年6月重新攻克溧水,接著,直下句容,江南大營的旗幟再次高高飄揚起來。

再接再厲之下,當年年底,清軍張國梁部與和春部共同配合,一舉攻下被太平軍統占了四年多的鎮江。

德興阿部清軍借勢,一鼓而下瓜洲。

如此一來,“天京”又入窮蹙之境,秣陵關、大勝關失陷後,太平軍龜縮城裏,清軍在城西、城南、城東挖掘一條深寬大濠,從水西門向東沿伸,經通濟門、太平門,向北一直延至七裏洲,有一百多裏長,時人稱為“萬裏長濠”。

這條大濠,巨蟒一樣橫纏於天京城,箍得太平軍喘不過氣來。

江西方面,太平軍形勢也一片大壞。武昌失守後,清朝的湘軍大將李續賓等人率軍直殺九江。

九江守將是楊秀清老部下,乃是官居“殿右十二檢點”的林啟容。此人籍貫廣西,屬於“老賊”悍將,不僅在九江殺死過湘軍勇將童添雲,還把塔齊布活活氣死。所以,清軍猛攻六天六夜,由於林啟容早有防備,一直未下。為此,林啟容獲封“貞天侯”(也是對他的安撫,天京方面怕他因楊秀清之死而動搖)。

見硬攻不行,李續賓等人就以長塹圍困之法來對付,在九江周圍開掘長濠,歷時五日乃成,把九江團團圍起。

接著,清軍攻破林啟容在江北岸小池口修建的“新城縣”,又破湖口,九江完全成為一座孤城。太平軍彈盡糧絕之下,清軍最終用地雷崩城,其間自己人也炸死數千。

城垮後,清軍揮刀殺入,與太平軍展開血戰。最終,近兩萬名太平軍皆在城內戰死。林啟容本人在巷戰中戰死。事後,清軍剖屍驗腹,發現許多太平軍腹內粒米皆無,全是野草和青菜。為此,胡林翼曾感嘆:“九江之賊,剖腹皆菜色。三日無米,究能坐困。兵不如賊,其理難通。”太平軍的悍將悍兵有勇有謀,這些堅守九江的英雄,都真是有骨氣的錚錚鐵漢!

作為徽贛門戶的九江堅城一失,太平軍的重鎮安慶暴露於外,岌岌可危。

1857年,“出走”的石達開本人率大軍正在安慶,但他對江西太平軍節節敗退的局勢置之不理。自顧自率大軍進入浙江往福建方向移動,以至於瑞州、臨江、撫州、吉安等戰略要地皆為清軍所克,太平天國在江西的失敗成為定局。

那時候,洪秀全腸子都悔青了,忙把兩個哥哥削去王爵,派人送“義王”金牌於石達開營中,乞求他回援。石達開已經寒心,置之不理。

大失望之余,洪秀全矬子中拔將軍,只得提拔蒙得恩為“正掌率”。這位蒙得恩乃廣西平南縣人,本來是富農,因家中多人是鴉片鬼,把家敗光,他也就自然成為貧農了。他原名蒙上升,入拜上帝教後為避諱,改名“得恩”。此人在金田起義時小有戰功,屬於“開國元勛”系列,日後政績武功平平。提拔蒙得恩的同時,洪秀全升陳玉成為“又正掌率”(原官是“成天豫”),升李秀成為“副掌率”(原官為合天侯)。由於有了陳玉成、李秀成二人加入執政,太平天國總算有了起色。

大亂之時,洪秀全只有病急亂投醫,壓下個人好惡,把楊秀清之族弟楊輔清(在福建)以及韋昌輝親弟韋志俊(與陳玉成在一起)統統任用,大有“不計前嫌”之意。為重整旗鼓,洪教主恢復了早期“五軍主將”制度,在1858年封蒙得恩為中軍主將,陳玉成前軍主將,李秀成後軍主將,李世賢左軍主將,韋志俊右軍主將。

亂麻麻的局勢,由於“人事改變”見成效,太平天國似乎走出了谷底。

新人新面貌——浦口之戰與三河之戰的大勝

太平天國領導層補充新鮮血液有好轉,大形勢卻很不妙。安慶、天京兩大重鎮,清軍將已兵臨城下,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好在洪秀全也有稍可喘口氣的地方,安徽無為、巢縣、蕪湖皆在掌握中,和州方面糧食屯積奇多,天京城內存糧尚多,兩浦道路可通,堅城厚積,自可持之待變。

陳玉成首先發力。他在1858年春天與韋志俊一起在湖北攻占麻城,直逼武昌。李秀成方面,提軍出南京後,拼死搶回為清軍占領的和州,並乘勝攻克全椒、滁州等地。1858年8月,陳玉成自安徽潛山出發,李秀成從全椒出發,二人於9月17日在烏衣會師,一起合擊德興阿所部清軍,殺清軍數千人,得勝而前。

太平軍乘勝進至江浦縣西北的小店,陳、李二人迎面擊敗清軍來自江南大營方面的總兵馮子材部(馮子材與張國梁一樣,廣西天地會出身,受朝廷招安後,在向榮帳下出力)五千精騎,打得這位日後中法戰爭中的老英雄僅率二百多殘兵狼狽而逃。一鼓而下浦口。九洑州方向的太平軍借勢渡水來幫戰,三方合力,在浦口殺掉清軍兵將約一萬多人,二破江北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