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統治風格劇變——孝賢皇後之殤(第3/11頁)

  登基之後,進入後宮的年輕妃子越來越多。在皇後容貌褪色的同時,她們如同一朵朵含露的花朵,競相綻放。然而皇後卻依然深深地吸引著皇帝。皇後的魅力,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日益增加,就像一壇芬芳的酒,歲月越老,就越醇香。富察氏是他永遠的大後方、大本營,永遠的溫柔港灣。隨著歲月流逝,皇帝日漸覺得皇後的嫻靜、溫柔、持重,不急不躁不妒,像一塊貼身的玉石,時刻調適著他的政治體溫。共同生活的時間越久,他們相處得越諧和,相互能讀懂對方每一個細微的表情和動作,知道彼此的內心需要。正是因為有她在,他才能精力充沛地處理國務,把大清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盛時期。

  然而,“天道忌全”,特別完美的事物,總有特別不完美的一面相隨。

  傳統社會中,女人幸福與否,一半決定於她有沒有兒子。

  有人說,一個男人真愛一個女人的標志,是特別想和她生一個孩子。

  弘歷就是這樣,從結婚的第一天起,他就盼著富察氏能給他生一個兒子。一方面,他深知只有兒子才是女人根本的依靠;另一方面,他堅信他和她的結晶一定是天底下最完美、最聰慧、最有福氣的孩子。

  結婚一年又三個月後,富察氏順利地生育了長女。雖然是女兒,皇室上下也興奮異常,因為這證明富察氏生育能力正常。

  可惜的是,這個女孩只活了十四個月。雖然那是一個嬰兒死亡率極高的時代,此事還是給了弘歷夫婦十分沉重的打擊。令人感到安慰的是,此時富察氏已經再次懷孕,對下一個孩子的期盼沖淡了人們的悲傷。

  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弘歷的嫡長子出生。這是一件特大喜事,連雍正皇帝都為之喜形於色,親自為之命名為永璉。璉者,宗廟之器也。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璉”。敏感的弘歷看來,這顯然暗寓承繼宗廟之意。

  更何況這個孩子太惹人喜愛了。他正如人們所期望的,綜合了父親和母親的優點:臉形輪廓和嘴巴像父親,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和秀挺的鼻子則像母親。隨著一天天長大,這個孩子的聰明可愛也越來越引人注目,才三四歲,弘歷就開始教他讀書識字,他居然過目不忘,不到五歲,就認識了數百個字。乾隆後來說,這個孩子“為人聰明貴重,氣宇不凡”。

  也許是永璉這個名字帶來的運氣,僅僅十個月後,皇後又生下了第二個女兒。兒女雙全。

  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初二,剛剛即位不久的皇帝迫不及待地辦理了立儲大事。他召集重臣,宣布仿照皇考成式,秘密建儲,將皇儲之名親手密書,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

  斯時皇帝年紀不過二十又六,這樣早就建儲,顯然是因為太鐘愛某個兒子了。雖說是秘密建儲,儲君為誰,卻是個公開的秘密。

  一旦一個人感覺自己太幸福了,那麽滅頂之災就可能從天而降。就在初登皇位的乾隆躊躇滿志,覺得一切都在掌握之際,乾隆三年(1738年)九月月底,九歲的嫡子永璉患上了感冒。一開始誰也沒有注意,孰料幾天之後病情轉重,高燒不退,竟於十月二日死去。

  這完全是一個晴天霹靂。

  第一個女兒去世,乾隆和富察氏雖然悲痛,卻並不致命。這個兒子的去世,卻幾乎摧垮了富察氏。她大病一場,體重驟減,幾天之內,形銷骨立。皇帝十分擔心,天天過來探視。然而富察氏的與眾不同就在此時顯露出來,在皇帝面前,她從不流露內心的悲傷,反而沒話找話,和皇帝聊東聊西,以減輕皇帝內心的痛苦。為了不讓婆婆擔心,剛剛能下床,她就一如往日,日日到婆婆處問安。體力剛剛恢復,她又擔當起管理後宮的大任。

  皇帝只能通過辦好孩子後事的方式,給自己和皇後以安慰。他宣布,這個孩子的喪事,要按皇太子之禮,高規格辦理。他傳諭大臣們說:二阿哥永璉乃是皇後所生的嫡子,為人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當日有幸蒙我父皇親自命名為永璉,已經暗示他將來會繼承宗器,接續大統。我登基之後,已經密立為太子。如今喪可,著俱照皇太子儀注進行。(《清高宗實錄》)

  永璉去世後,皇帝和皇後同寢的次數比以前更加稠密了。皇帝很清楚,只有讓皇後再生一個兒子,才是對她的最大安慰。然而,由於生了一場大病,體氣變更,一轉眼七年過去了,皇後仍然沒能懷孕。皇帝、皇後百般許願祈禱,仍是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