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嶄露頭角:一念之差走上了造反道路(第4/9頁)

從士兵到軍官

  雖然成了首領的幹女婿,但初入義軍的朱元璋當然只是一個小角色。不過這個小角色很快就發揮了大作用。

  至正十二年九月,原來占據著徐州的一支農民起義軍被元軍擊敗,在首領趙均用、彭大的率領下投奔濠州。名為投奔,這支隊伍的兵力卻遠超過郭子興部。而且趙彭二人起兵較郭子興他們為早,在白蓮教中的輩分更高,在教徒中的名氣也更大,所以“鳩占鵲巢”,郭子興等五人反倒成了配角。五位領袖之間的關系本來就一團亂麻,這又來了兩個外來者,而這兩個外來者本身也不團結,結果更是亂成了一鍋粥。

  在沒有用槍杆子一決高下之前,中國式的合作者只會在無窮無盡的猜忌、內鬥、糾纏中煎熬。每當元軍圍城緊急之際,城內諸支起義軍合成一氣,共同對敵。形勢稍一好轉,就展開水深火熱的殘酷鬥爭。五位元帥暗暗分成兩派,分別依附彭趙二人。郭子興對脾氣火爆的彭大比較服氣,對看上去木訥內向的趙均用不那麽看得起。不想趙均用面蔫心狠,懷恨在心,趁郭子興出門上街之時,派人把他綁架了,秘密關押在郭子興老對頭、五位節制元帥之一孫德崖的祖父家裏,準備好好收拾一頓。

  郭家一家上下聞聽這個消息,慌了手腳,他們不知道郭子興是被誰綁走了,也想不出到哪裏找。大家聚在一起商議了半天,仍然大眼瞪小眼,誰也拿不出什麽主意。

  朱元璋此時正率兵在城外打仗,聞聽郭子興失蹤,急忙連夜趕回城裏。

  郭家上下一見他,一個個牽衣痛哭。還是朱元璋頭腦清楚,聽他們說完情況後一下子判斷出是怎麽回事。

  朱元璋說:“我公素厚彭而薄趙,禍必趙發,此非彭不可解。”那意思是,郭子興平時親近彭大,疏遠趙均用,趙均用一定是綁架案背後的黑手。

  朱元璋說,只有利用彭與趙之間的矛盾,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天一大早,朱元璋帶上郭家人找到了彭大進行投訴,又找出例證對彭趙關系進行了一番挑撥。彭大果然大怒,說:“我在此,誰敢爾!”立刻呼喚左右,帶上親隨以及朱元璋等,四出尋找郭子興,最後找到了孫德崖祖父家裏。朱元璋率人爬上屋頂,揭瓦掀椽,下到屋裏,只見郭子興脖子上套著木枷,雙腳系著鐐銬,渾身已被打得皮開肉綻。幾個人七手八腳打開枷銬,把他背回家裏。

  就在城內幾方勢力面臨火拼之際,元中書左丞賈魯率領大軍包圍了濠州城,濠州危在旦夕。幾位領袖不得不同意講和,共同守衛城池。他們憑借城高濠深,糧食充足,堅守了七個月,元軍無計可施解圍而去。

  元軍撤圍後,由於死傷慘重,兵源緊張,郭子興遂命朱元璋回鄉招兵買馬。這一安排是由於在營救郭子興過程中出了大力,郭子興對朱元璋更加放手使用,有意提拔。

  至正十三年六月,朱元璋回到老家。此時離他當初投奔紅巾軍,不過一年三個月,然而當初的落魄小和尚,現在居然成了紅巾軍的軍官,騎著高頭大馬,身披綢緞衣服,出手大方,言談揮霍,迥非昔比,也算得上衣錦還鄉了,這個示範效應自然非同尋常。十天時間,就招了七百余人,把他們帶回濠州交給郭子興。郭子興十分高興,提升他為鎮撫,並把這七百人交給他統率。從此,朱元璋正式成為一名帶兵的小軍官。

  這次招兵在朱元璋的崛起史上十分重要。朱元璋從七百人中挑出了二十多人,做自己的親兵護衛。誰也不會想到,這次挑選後來成就了這二十多人在中國史上的鼎鼎大名:徐達、周德興、郭興、郭英、張龍、張溫、張興、顧時、陳德、王志、唐勝宗、吳良與吳禎兄弟、費聚、唐鐸、陸仲亨、鄭遇春、曹震、張翼、丁德興、孫興祖、陳桓、孫恪、謝成、李新、何福、邵榮、耿君用與耿炳文父子、李夢庚、郁新、郭景祥、胡泉、詹永新,這些大明開國元勛,都出自朱元璋的這批親兵之中。除了耿再成、花雲在開國前戰死外,這些當初走投無路的泥腿子後來都躋身公侯之列。

  有生以來,朱元璋第一次在社會地位上有了擢升,老朱家五代以來,也頭一次有人有了正式名字。因為重八這個名字實在是上不得台盤,所以改名德裕(元璋是後來再次改的),並起了個官號叫興宗,取字國瑞。從此大家改口稱他為“朱公子”,有生以來,他第一次有了地位,也有了可以看得見的前途。

  朱元璋發現自己喜歡上了軍人生活。朱元璋甚至發現自己原來天生就是一個軍人。軍人生涯固然風險最大,可是也收益最高。如果不是參加義軍,很難想象,以朱元璋的出身和素質,會如此迅速地出人頭地,在社會階層上獲得令人炫目的晉升。在參軍以前,朱元璋的全部人生資本不過是一身力氣,戰爭讓他第一次發現自己的另外兩項資本:頭腦和勇氣。